楊丹
時評 優(yōu)選
人無德不立,道德之于個人、之于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道德模范評選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式。通過評選表彰道德模范,發(fā)掘和褒獎在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中事跡突出的先進典型,有利于以榜樣力量感召越來越多的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對形成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社會風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凡人善舉,最為動人。捐款千萬資助貧困學子的“鋼鐵院士”崔崑,生活節(jié)儉卻將畢生積蓄捐獻公益事業(yè)的女空降兵馬旭,詮釋著克己奉公的人生價值;三闖火海的李道洲,踏入冰湖救人的拉齊尼·巴依卡,展現著舍己為人的人間大義……細數歷屆全國道德模范,他們奮斗在各行各業(yè),用日復一日的堅持詮釋道德真諦,以凡人善舉筑起精神高地。這些“平凡英雄”,把嘉言懿行融入日常生活,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道德模范來自人民群眾,也感動著人民群眾。道德模范由大眾推薦評選而來,是可歌可泣的時代楷模,也是可信可學的身邊榜樣。先后獲得“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范”等多個榮譽稱號的肖玉玲在采訪中說,自己一直將“老阿姨”龔全珍(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視為指路明燈和學習榜樣,18歲時和她一起去北京領獎,再次被她的精神力量深深感染。一顆顆小石子投入湖面,必將激起一片片漣漪。道德模范的事跡充滿感召力,具有滋潤人心的力量,能夠激勵更多人起而行之,引領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
公民道德建設是長期而持久的工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是其重要抓手之一。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開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和道德實踐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覆蓋面不斷擴大,道德模范評選表彰、弘揚時代新風行動、誠信建設、學雷鋒志愿服務、移風易俗行動等持續(xù)發(fā)力,我國公民道德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
見賢思齊、挺膺擔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做好道德模范評選表彰,讓美德的“種子”在每一個普通人心中抽穗拔節(jié),以善意善舉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必將帶動更多人向上向善,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激蕩起更加奮進昂揚的精神力量。
(摘編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