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權啟
課標導覽
知道抗美援朝,理解其對鞏固人民民主政權的意義。
參考答案
1950 保家衛國
彭德懷 停戰協定
新中國 國際地位
上甘嶺戰役
中國人民志愿軍
重難突破
1. 中國為什么出兵抗美援朝?
(1)政治因素。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人民政府面臨著國家統一、政權鞏固、經濟重建等諸多問題。如果中國政府不出兵,讓美帝國主義的軍事力量壓至中朝邊界的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高漲,對新政權的鞏固十分不利。
(2)經濟因素。新中國經濟建設中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東北。如果美帝國主義的陰謀得逞,東北工業基地將面臨著嚴重的戰爭威脅,東北的物資、能源也將遭到控制。中國將難以安定地從事經濟建設。
(3)軍事因素。朝鮮是中國鄰邦,如果這個與我國友好、同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被消滅,建立一個敵對的、受制于美帝國主義的資本主義國家,將使我國整個東北被牽制住,對國家的國防安全形成巨大的軍事威脅。
(4)國際因素。弱小鄰國受到強敵大國欺凌,再三請求友鄰的幫助,以保全國家和民族不受侵犯,這也是中國政府不能推辭的原因。
(5)歷史因素。中朝兩國唇齒相依,歷史上曾有過日本侵略者以朝鮮為跳板,入侵我國的深刻教訓?,F在又有美帝國主義公然干涉我國內政,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同時入侵朝鮮,進而覬覦中國。這樣的歷史悲劇不能讓它重演。
2.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原因
(1)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正義的戰爭必勝?!翱姑涝?,保家衛國”,這一崇高的戰爭目的,集中體現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保衛和平的堅強意志。
(2)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
(3)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全國各民族、各階層、各黨派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節衣縮食,全力以赴支援前線,支援戰爭。
(4)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斗。中朝人民在戰爭中用鮮血凝成了偉大的戰斗友誼,這是我們能夠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政治基礎。
3. 抗美援朝精神
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溫故知新
甲午中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之比較
知識延伸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的國際國內形勢
(1)國際形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立;新中國成立后,美帝國主義不甘心在中國的失敗,妄圖將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中,對中國采取了封鎖包圍的政策。1950年,美國入侵朝鮮后,一直打到中國邊境鴨綠江邊,美軍飛機入侵中國領空,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美國第七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阻止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2)國內形勢: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面對的是一個歷經西方列強百年侵略和國內各種封建勢力剝削與壓迫的爛攤子,一窮二白,但是面對西方侵略勢力的囂張氣焰,出于保家衛國的目的,我國毅然出兵,用革命大無畏的精神,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易錯提示
1. 提示:中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兩個目的:抗美援朝與保家衛國。
2. 提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射口的是黃繼光;嚴守潛伏紀律,被大火吞噬的是邱少云。
3. 提示:抗美援朝戰爭既支援了鄰國,又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也捍衛了新中國安全。
4. 提示:美國是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不是在投降書上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