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宏
摘 要:園林綠化、藥品和保健品的開發、飼料加工都可以應用到金葉榆,因此讓金葉榆苗木繁育顯得十分重要。金葉榆苗木繁育過程中,可較好適應外界環境,在貧瘠的土壤中可以健康生長,但為達到最佳的繁育效果,應該充分掌握金葉榆苗木繁育的要點,同時應注意病蟲害防治。在金葉榆苗木繁育中,當前可以用三種技術手段,即種子繁育技術、扦插繁育技術、嫁接繁育技術;金葉榆苗木繁育過程中,應該重點把握三方面要點,即水肥管理、除草松土、整形修剪;金葉榆的病蟲害較多,應該重視早期且有效的防治,以確保金葉榆的繁育質量。
關鍵詞:金葉榆;病蟲害;繁育;嫁接繁育
金葉榆是落葉喬木植物,其根系發達、色澤鮮艷及葉脈清晰,并且能夠有效適應外界環境,尤其是可以適應寒冷干旱的環境。在金葉榆的生長過程中,一方面有很長的壽命,具備一定的抗污染性,另一方面是根系發達和抗風能力強,所以在園林景觀建設中有較廣泛的應用。與此同時,金葉榆的枝葉中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的植物蛋白質、粗纖維都可以應用在飼料加工中,其樹皮則含有較豐富的植物膠,是工業生產及加工的重要原料[1]。正是因為如此,金葉榆苗木繁育得到高度重視,且當前已經積累了較多成熟經驗做法,能夠應用較多繁育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使金葉榆苗木繁育效果良好。
1金葉榆苗木繁育技術
1.1種子繁育技術
借助種子繁育技術進行金葉榆苗木繁育時,需要重點把握四方面的技術要點,即選地與整地、做床、播種方法、間苗定苗。
在選地與整地中,通常是選擇土壤疏松、地勢平坦的造林地,金葉榆不喜水濕的環境,所以造林地不應該是水濕過大的環境。在整地時,需要將造林地中的殘膜、沙石等雜物全部清理,然后對土壤進行深翻處理,深翻的深度應控制在25cm以上,要確保土層可以疏松,在此基礎上耙平土塊即可。
在做床中,關鍵之處是控制好床的寬度和高度。目前來看,將床的寬度控制為1.2m,床的高度控制為10cm,而長度通常不限。在預留走道時,應控制好走道的寬度,通常是40cm。
在播種方法中,有兩方面要點需要把握。一方面,確保金葉榆種子成熟時盡快采種,秉承“隨采隨播”的原則。另一方面,播種之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將底墑水澆足,待地面微干時便可以開穴播種,每一穴可以播種4~6粒的種子,播種完畢后覆土,覆土厚度控制為1~2cm。
在間苗定苗中,重點是落實兩點作業任務。第一,幼苗在長到3~4cm時,便需要進行中耕除草,此過程中需要間苗,在幼苗長到6cm時,需要進行定苗,關鍵之處是將苗株距控制好,通常是控制為15~20cm。第二,認真查看金葉榆苗木繁育的缺苗情況,在發現缺苗現象時,要及時進行補苗處理,以確保金葉榆苗木繁育的有效性與全面性。
1.2扦插繁育技術
扦插繁育技術的顯著優勢有兩點,一是操作簡單且成活率高,二是成本低廉和生長速度快,且母本的優良性狀能夠得到遺傳。實際借助扦插繁育技術進行金葉榆苗木繁育時,需要重點把握五點。
第一,在每年的6月至7月時,可以進行插穗的選擇及處理。通常情況下,需要將插穗的粗度控制為0.2cm,可以是當年生的二次梢,也可以是當年生的新梢。在處理插穗時,應該將剪穗的長度嚴格控制在6~8cm,且要將頂端的2~3片葉片有效保留,其他的葉片便可以剪除。
第二,在提高扦插繁育的成活率時,可以進行生根處理。生根處理時,選擇插穗基部的2~3cm,并浸泡在吲哚丁酸溶液(IBA)之中,浸泡時間是24~36h。在浸泡處理過程中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即葉片部位不能碰到藥液,原因是碰到后會出現燒葉問題,難以確保扦插的成活率。
第三,在插床準備中,需要特別注意一些參數信息。插床的高度、長度、寬度分別控制為12~15cm、25cm、1.2cm,扦插的基質可以選擇河沙,將厚度控制在12~15cm。
第四,通常情況下,每年的6月下旬至7月中旬,是金葉榆扦插的最佳時間,利于提高金葉榆苗木繁育的成活率。在扦插作業中,應該將行株距控制為4cm×5cm,深度控制為4cm。
第五,扦插管理中應該關注三點。第一,將遮陽網覆蓋至苗床上,所用遮陽網的透光度可以控制為50%,覆蓋的高度控制為0.5m。第二,噴灑水時,應控制好水的溫度,以20~25℃為宜。在每日的8~15點這一段時間,可以進行1次放風,每次的放風時間控制為30~40min。如果是陰天,則要減少噴水次數,甚至是不噴水。第二,扦插作業完成后的第40~50d,要認真觀察插穗,主要是觀察其是否有效生根,若是成功生根,則可以將遮陽網撤掉。至8月下旬時,結合實際情況噴灑0.4%磷酸二氫鉀溶液,通常是每隔5~7d噴灑1次即可,每日噴灑的次數控制為2~3次。第三,在7~8月時如果出現葉莖部的蟲害,則在防治時可以用敵敵畏3000倍液。至11月時,如果苗木要起出,則必須進行假植,不起苗時應該向床面噴灑足量的水,同時要覆蓋稻草,從而確保金葉榆苗木的健康與安全。
1.3嫁接繁育技術
金葉榆苗木繁育時,嫁接繁育技術較為常用,通常是選用2~6年生的白榆進行砧木嫁接。目前來看,嫁接繁育的方式主要是三種:一是劈接,二是腹接,三是插皮接。使用劈接方式時,通常是將時間選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如果是用當年的移植苗進行嫁接處理,則可以將劈接時間選在6月。所選用的砧木,要嚴格控制好葉長和粗度,分別是4~5cm、2~3cm。正式嫁接之前,專業人員要進行“削接穗”這一作業,將長度控制在6~8cm,且通常要在穗上有效保留兩個芽,通常是穗長控制在穗粗的4~5倍即可。劈接過程中需要注意一點,即所選擇的砧木要進行鋸斷,或者是剪斷,必須確保斷面具有平整性,斷面上的劈口要直,通常一個斷面可以在相對應方向有效插入2個接穗。待完成接穗任務后,要借助塑條進行纏綁,避免出現漏縫。使用腹接方式時,通常是將砧木的粗度控制為2cm,削面應該略短,將削面長度控制為1.5cm。在進行砧木處理時,應該將剪面的長度和斜度分別控制為1.5cm、40°~50°。待砧木處理效果達標后,便可以插入接穗,此過程中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即接穗較厚的一端要朝外,而較薄的一端要朝里,在插入切口之后,必須確保兩側對齊,隨后按照要求進行包綁。在包綁操作時,應該選擇好塑條,通常所用的塑條寬度是3cm,務必有效包綁接口,避免出現漏縫。使用插皮接方式時,可以將4月中旬至5月中旬作為插皮接的最佳時間,大砧木若是新移植,則嫁接時間應該是選在苗木移植后的第40d左右,砧木的粗度可控制為3~5cm,也可以粗一些。將接穗的長度控制在8~10cm,保留2~3個芽即可,將削面長度控制為2.5cm,且要確保削面的平直。待完成接穗處理后便可以插入,要保證接穗削面可以朝里,使其插入在砧木的木質部、皮層之間。接穗成功后要及時包綁,包綁時使用寬塑條,要求是嚴密包綁接穗基部和砧木斷面。
應用嫁接繁育技術的過程中,應該做好三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一,嫁接之后會有枝芽大量減少的情況,且砧木上會長出砧梢,會因此影響到接穗的健康生長。對于此,在砧梢的生長長度達到10cm時,便需要用剪刀及時剪除,避免影響到金葉榆苗木的成活率。第二,嫁接后的40~50d時,通常接穗上的新梢生長長度可以達到20cm左右,為避免徒長,可以從10~15cm的位置進行剪除[2]。包綁的塑條應該及時割斷,如果是發現砧木較粗,并且接穗生長較為旺盛,則應該將塑條或塑料布直接剪斷,然后重新纏綁。第三,嫁接完成后,應該對穗部進行處理,可以使用石油樹脂乳化劑,并要兌水后使用,重點是對穗的四周、剪口進行涂刷處理,要求是將保濕時間控制在40d左右。除此之外,為達成接穗保濕的理想效果,可以借助塑料條有效封閉接穗的剪口。
2金葉榆苗木繁育要點
2.1水肥管理
金葉榆苗木成功定植與嫁接之后,3~5年內的金葉榆要進行科學有效的水肥管理,確保冠幅、高度都可以達到理想狀態。在遇到干旱天氣時,要及時灌溉,確保金葉榆的生長有足夠的水分。在4~5月時,應該進行金葉榆的施肥,可以在金葉榆植株20cm之外的地方挖坑,坑的深度應控制在3~5cm,然后將化肥加入坑內,可以用磷酸二胺,也可以用尿素,都可以促進金葉榆植株的健康生長。
2.2除草松土
金葉榆的生長過程中,應定期進行除草松土。如果沒有按照要求進行除草松土,則雜草會搶奪金葉榆的養分、光照及水分,導致金葉榆不能健康生長。所以,要將金葉榆植株周圍的雜草及時清理掉,同時要提高土壤的透氣性,以確保金葉榆能夠吸收到足量的水分、養分。在除草時,可以采用化學除草方式,也可以采用人工除草方式,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必須確保金葉榆的根部是完整且健康的。在松土時,應重點把握兩方面要點,一是松土應該在土壤處于不干不濕的狀態下進行,待降雨之后,應該將表層土壤鋤松,避免土壤的龜裂和板結;二是要根據金葉榆根系深淺確定出松土的深度,如果根系深,則松土的深度要深一些,反之要淺一些。總之,除草松土直接關乎到金葉榆苗木繁育的有效性,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使除草松土得以標準化進行。
2.3整形修剪
對于嫁接苗而言,可以在嫁接后的第2年便進行整形修剪。修剪新生的枝梢時,可以將時間選在3月和7月,結合實際情況確定修剪的形狀,可以是開心形,也可以是圓球形。通常情況下,在修剪新生的枝梢時,應該剪掉其長度的1/2或1/3,努力確保金葉榆的形態處于標準或聯想的狀態,從而讓金葉榆有良好的觀賞價值、經濟價值。
3金葉榆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3.1病害防治技術
金葉榆的病害主要是兩種,一是腐爛病,二是流膠病。這兩種病害都會對金葉榆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必須進行有效防治,充分利用好當前已有的防治技術。
金葉榆的腐爛病通常是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濕腐,有流水或滲水的表現,另一種是干腐,有不流水的表現。金葉榆在出現腐爛病時,患病部位會顯現病斑,病斑的形狀是橢圓形水漬狀,主要是危害到1年生的枝條,或者是2~3年的枝條。目前來看,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金葉榆會很容易便出現腐爛病,當發病較輕時,患病部位可以在1~2年便自行愈合,但如果發病嚴重,則植株或枝條會死亡。在腐爛病的防治時,當前以藥物涂抹方式為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詳細言之,待植株發病之后,需要先將腐爛部分全部刮除,這一操作可以借用專用小刀,直至刮到健康的樹皮。在此基礎上,便可以將藥劑涂抹于健康的樹皮上,涂抹傷口時,可以使用5%托布津、10%堿水、1%退菌特,每日涂抹1次即可。
金葉榆的流膠病有較大的危害性,尤其是枝條、主枝、樹干會受害。在發病的初期,病變部位會腫脹,顏色為暗褐色,且表面濕潤,至發病后期,患病部位會凹陷裂開,且這時會有液體流出,液體的顏色為淡黃色,且是半透明狀,最后會形成琥珀狀硬質膠塊。出現流膠病而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時,金葉榆的生長會因此受到影響,主要是生長衰弱,同時會出現枝條干枯的情況。在防治金葉榆的流膠病時,應該注意以下四點:第一,查看患病部位,樹枝的膠狀物要借助專用小刀全部刮除,然后涂抹藥物。第二,重視管理,尤其是要做好金葉榆的冬季管理,一是防寒,二是防凍,在發現傷口之后,應該及時涂抹藥劑,或者是涂白[3]。第三,在金葉榆的夏季生長時,應結合實際情況做好防日灼工作,最大程度減少機械損傷。第四,為了有效殺死越冬的病菌,可以在早春季節便噴灑石硫合劑,通常是每隔10d可以噴灑1次。
3.2蟲害防治技術
金葉榆的蟲害以桃紅頸天牛、金龜子和榆尺蠖、榆白長翅卷葉蛾為主,應該做好防治。
桃紅頸天牛可以對金葉榆的木質部造成危害,如果樹皮縫隙中有產卵情況,則幼蟲孵出后會將韌皮部蛀食,并可以形成橢圓形的蛀道,對木質部表層造成持續性的危害。在防治桃紅頸天牛這一蟲害時,可以選用化學防治方法,比如可以用3%高效氯氟氰菊酯3000倍液,能夠將孵化的幼蟲有效殺滅[4]。除此之外,在5~8月,可以噴施吡蟲啉2000倍液,通常是每隔15d噴施1次,能夠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金龜子和榆尺蠖會在每年的6月危害金葉榆的健康,葉片部位易受害。如果是1年生的金葉榆,則金龜子和榆尺蠖會啃食葉片,嚴重時導致金葉榆死亡。在防治金龜子和榆尺蠖時,應該分具體情況決定防治方法,如果蟲口密度較低,則人工防治即可。在每年6月時,是金龜子和榆尺蠖的為害初期,此時應該利用好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常用的是2.5%溴氰聚酯、80%敵敵畏,也可以應用0.25%%綠色威雷,都可以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榆白長翅卷葉蛾有較大的危害性,比如會將金葉榆的葉片、葉肉啃食干凈。還有一點,即榆白長翅卷葉蛾會吐絲4~5片葉片,可因此化蛹變蛾,對金葉榆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在防治榆白長翅卷葉蛾時,可以將防治時間選在每年的7月下旬,用藥物噴施方法進行防治,常用藥物是阿維菌素乳油、苦參堿、加維鹽藥液,通常是噴施2次即可,能夠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應高度重視金葉榆苗木繁育,將現有的技術手段充分利用起來,以求助推金葉榆苗木繁育產業的健康發展。當前在金葉榆的病蟲害防治中積累了較多成熟經驗做法,對金葉榆的健康成長十分有利,后續應該注重推廣應用。總之,后續要繼續研究金葉榆苗木繁育及病蟲害防治,掌握更多的技術要點,切實發揮好技術優勢。
參考文獻:
[1]王國榮.金葉榆苗木繁殖技術及苗期管理措施[J].山西林業科技,2022,51(3):45-46.
[2]郭小麗,高友房,李永龍,等.金葉榆嫁接繁育技術試驗[J].現代園藝,2021,44(7):7-8.
[3]付思源.臨夏市金葉榆苗木繁育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南方農業,2022,16(21):85-88.
[4]孫延琴.金葉榆的養護管理及病蟲害防治[J].種子科技,2020,38(14):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