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年,中國作家再次獲得科幻小說屆的至高殊榮“雨果獎”。2023年10月21日晚,第81屆雨果獎獲獎名單揭曉,作家海漄憑借作品《時空畫師》榮獲最佳短中篇小說。
雨果獎被視為科幻小說界的“諾貝爾文學獎”,海漄是繼劉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作家。
“我每天計算著我的時間,計算著我的收入,但我在下班途中,在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會去仰望一下星空……”在2023成都科幻大會現場,獲得了雨果獎的年輕科幻作家海漄的這段獲獎感言也被屢屢提起,成為努力讓“理想照進現實”的小小典范。
海漄,一個很陌生的名字。網上僅有關于他的零碎消息,1990年生于湖南湘潭,現居深圳,金融工作者,非職業作家,頗為神秘。直至獲獎當晚,關注海漄豆瓣的粉絲也不過幾百,想在網上閱讀他的作品都需要費些周折。但他的科幻作品早已琳瑯地擺在世人面前。從2011年開始,海漄創作了《江之怒》《血災》《龍骸》《走蛟》《盡化塔》《時空畫師》等作品。直到雨果獎頒獎典禮現場,這位跨界的金融才俊穿著公司的商務西服上臺,從劉慈欣手中接過獎杯時,人們才認識了他。領完獎后,他第二天凌晨便返回深圳,繼續著金融“打工”生活。
【話題提煉】
理想照進現實、興趣、目標、珍惜時間……
【觀點提要】
①成功,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②現實生活中,做人既要有高遠的理想,又要有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③“天道酬勤是良訓,一份辛苦一分甜”,成績的取得,不是輕輕松松、簡簡單單、唾手可得的,往往都需要經歷一番辛勞和付出。
【速寫引領】
雨果說:“人類的心靈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質。”許多時候,唯有懷揣夢想,才能得到幸福的垂愛,等到奇跡的出現。每個人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夢想,為了自己的夢想奮斗的人都值得我們尊敬,有了夢想,生活才會變得多姿多彩,才不會黯淡無光,才不會碌碌而終。呂坤也說過:“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志。”如果沒有秦王理想的憧憬,怎會有“六王畢,四海一”的奇跡?如果沒有“禾下乘涼”的理想,何來今日雜交水稻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飽飯問題。所以說,奇跡是理想最可愛的孩子。大到國家民族,小到個人,亦是如此。那個業余的不起眼的金融工作者——海漄,能夠成為科幻作家,能夠獲得世界文學大獎——“雨果獎”,不正是理想造就了這一份獨有的神奇嗎?
(供稿 祝振全)
征稿啟事
為了給同學們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思想的舞臺,長期征集學生佳作。同學們可在理想信念、責任擔當、視野與胸懷、社會熱點、個人成長等大主題下各抒己見,文章須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具有立意高遠、思想深刻、見解新穎、構思精巧等特點,1000字以內為宜。投稿郵箱:751583057@qq.com。歡迎個人或文學社投稿!
注意事項:①來稿請在文末注明姓名、郵箱、電話、聯系地址、指導老師等真實有效的聯系方式;②來稿必須為原創首發,文責自負,嚴禁一稿多投;③來稿一律不退,擇優錄用,一經采用即付稿酬,并寄發樣報、刊用證書,自發稿之日起兩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請作者自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