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素閣
熱點聚焦
今年20歲的河南女孩姜雨荷,初中畢業后就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枯燥的打工生活讓她一度開始懷疑人生,所以,她想到重返校園,學門真技術,找個好工作。后來,姜雨荷進入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求學,在那里,她知道了世界技能大賽,用自己的經歷給出了精彩回答:讀技校、學技能,奪得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化學實驗室技術項目金牌,還成為了河南化工技師學院最年輕的教師。姜雨荷回憶,備賽時一個動作重復成千上萬遍,模擬測試更是家常便飯,每天訓練達十四五個小時。比賽中,必須使用“化學滴定法”,關鍵時刻,單次滴入溶液的量要精確到四分之一滴(0.01毫升),極輕微的手抖都可能前功盡棄。在一個月的集訓中,她每天堅持訓練到凌晨2點。長期精益求精的訓練形成的肌肉記憶,讓姜雨荷迅速進入狀態并圓滿完賽,還以優異成績完成了長達11頁的英文實驗報告。
多維解讀
1?成功不是偶然得來的
愛迪生曾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姜雨荷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她在學校經過無數次的努力訓練之后打敗了一個個對手才取得的成功。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汗水澆灌出來的,都是努力奮斗出來的。成功只青睞勤奮而又堅持不懈的人。
2?挑戰不可能,成為最閃亮的自己
化學實驗室項目要求選手在賽場獨立撰寫大篇幅、高質量的英文實驗報告,這對很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都是巨大的挑戰。由于基礎差,一個個晦澀難懂的英文單詞就像一座座大山橫亙在姜雨荷眼前,但她并未放棄,反而迎難而上。有人說,挑戰是成功的催化劑。挑戰可以充實自我,讓我們在挑戰中磨礪自己,在挑戰中超越自己。終于,姜雨荷在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上,以優異成績完成了長達11頁的英文實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