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企業對財務管理水平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在使用傳統的金融工具的前提下,基于市場需求而產生的各種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已經成為公司經營和內部財務管理的主要手段。在運用中,金融衍生工具作為一種新興產品,難免會出現問題,因此,要正確認識其利弊,通過實際的嘗試與探索。本文圍繞金融衍生工具進行深入探討,分析金融衍生工具的實際運用,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措施,旨在促使更多的現代企業認識金融衍生工具的價值,并更好地發揮作用。
關鍵詞:金融衍生工具;財務管理;企業管理
縱觀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情況,我國的金融衍生工具正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引入金融衍生工具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于2000年12月正式成立了中國期貨交易協會。目前,金融行業的發展勢頭良好,而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進步是促進金融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從對沖到防范,金融行業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和開發,因此,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優點可以提升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管理水平。
一、金融衍生工具概述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
金融工具可以分成兩類:第一,傳統的金融工具,即原始的金融工具;第二,衍生型的金融工具,是在原有的金融和結構性改革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的契約型理財產品,其價值取決于標的資產的利率、匯率和指數等。金融衍生工具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生的一種新型的金融產品。從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歷史看,它是建立在原有的傳統金融產品基礎上。新興的金融服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司金融經營需求,也是科技與資訊科技快速發展帶來的技術支撐。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種以基礎貨幣為基礎的金融產品,它的價值依賴于基礎貨幣的價值變動或相應的倍增。國際金融市場把金融衍生工具分為遠期、期貨、互換和期權。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流動性、多樣性、復雜性和跨時性等特征,與常規的金融工具相比,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很高的流動性。以股票、債券、商品、利率和匯率為基礎的金融衍生工具,為不同的風險偏好投資者提供了更多機會,跨時性是指買賣雙方在今后一定時期內進行合同的套期或標的交割。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對投資者的專業化程度和準入門檻較高,導致金融衍生工具在國際上的發展相對滯后。
(二)我國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狀況
金融衍生工具的起源是原始金融工具,是一種復雜的金融合約,涉及各種不同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債券、利率、匯率、商品價格、信用和貨幣等。與傳統的交易手段相比,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很多特點:第一,是一種杠桿交易,即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影響另一段時間內的市場價格。第二,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進行風險對沖。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中,買賣雙方不需要到交易所進行現場交易,也不需要支付手續費,交易的成本較低,使交易雙方避免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轉移。第三,具有信息傳遞快和風險較小的特點。第四,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對象是商品和貨幣,可以避免由于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因此,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是企業常用的風險控制方法。我國對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經濟發展,已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不過,我國關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相關理論和時間的探討還有待發展,尋求一種更好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途徑。
(三)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功能
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傳統的金融產品的作用,又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傊鹑谘苌ぞ呖梢杂行Ц倪M公司的組織架構,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此外,可以在經營過程中,更好地避免財務風險,從而實現更大的收益。在商業往來中,由于不完整的信息會增加企業的風險,而通過采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改善公司的管理現狀,減少運營風險。
二、將金融衍生工具運用到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與國際金融衍生工具的應用和發展存在著一定差距
在國際上,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較成熟,特別是在發達國家。由于國外的制度較完善,金融衍生工具的運用更加廣泛和靈活,為我國的企業提供了許多有益借鑒。許多公司通過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緩解財務危機,確保公司的資本運作,以此提高資本的利用率,推動公司的發展。從交易模式上來看,受金融組織的制約,形式相對單一,因此,企業和金融組織勢必受到制約,導致無法充分實現自身的獨立性。目前,一些企業試圖通過金融衍生工具進行財務管理,但由于一些原因,導致實施效果不佳,無法避免產生風險,阻礙了企業的正常發展。
(二)我國金融衍生工具市場發展不完善
首先,從經營者的視角來看,目前企業監管制度還有待完善。金融衍生工具的運用領域較廣,需要通訊、電子等技術的支撐。健全的監管體系是當務之急,建立一套科學而又行之有效的監管機制,確保衍生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利用其優勢防范和轉移經營風險,并通過優化財務體系提高盈利能力。在財務的經營活動中,內部控制體系的問題是導致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
其次,從用戶的觀點看,對金融衍生工具的財務知識掌握不足。金融衍生工具由初級的金融產品演變而來,種類較多,使用程序較繁瑣,很多專家都無法準確識別,會出現錯誤。在一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財務是關鍵因素,雖然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幫助避免和管控風險,但穩定性并不高,會限制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
最后,從產品本身看,目前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性還不夠。金融衍生工具的發展有賴于人們創造性的思考。僅僅照搬沒有自主創新的實力,衍生工具必然無法獲得良好的發展機遇。當前,金融衍生工具已為企業創造了適當的市場空間和競爭手段,但卻忽視了自身發展,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還需要真正發揮其價值,并與金融體系實現較好的融合。
三、巧用金融衍生工具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完善企業內部管理的體制機制
第一,改進公司的運營風險管理程序,改善內部管理,清晰職責,劃分部門,規劃發展過程,改進監管體系。當前,必須從內部控制入手,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第二,建立高效的內審機構,聘請具有專業技術和職業操守的稽查員,加大對運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監管力度,關注財務和資金狀況,如果出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確保企業的長遠利益。
(二)加深對金融衍生工具的認知
金融衍生工具應被正確利用,而不能被過分依賴。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是為了使企業的財務運作更加順利,提高經營效益和利潤。在財務工作中,需要正確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充分發揮優勢,促使金融風險管理手段創新,同時要認識到存在的不足,避免沖擊會計工作。
(三)提高有關人才的專業素養與能力
不管財務體系有多健全,財務工作人員有多了解金融衍生產品,企業的財務經營都要靠“人 ”完成。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中小型企業已日益成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盡管個人的實力較弱,但從總體發展趨勢來看,其潛能無限。然而,現有的財務管理體制已不能滿足現代經濟發展的需求。中小企業應積極聘請具有一定技術和豐富經驗的財務經理,對財務部門開展針對性培訓,以此提高對金融市場的敏感度。同時,全方位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素質和業務素質,促使金融工作更加專業和高效,從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積極營造良好的外在環境
從整體上看,企業的發展與社會息息相關,在業務、整個產業乃至整個金融市場上的發展與變化都值得重視。從金融市場和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必須建立行業制度和體系,以規范企業的運作方式,有效引導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同時,必須要有更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撐,提高在監管上的作用,有效保障和確認企業之間的協議條款,防止出現財務上的爭議或權力被濫用。此外,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更新完善原有的金融衍生工具,對于市場發展的需求,可以建立一個完善的金融產品系統,從而為其發展與生存創造有利條件。
(五)注重防范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
交易主體的風險管理是指在經營活動中,企業采用的一般經營方式和經營策略。在企業的各個層面,必須接受風險控制的文化,養成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工作風格。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主要措施有:管理層要樹立“風險管理是公司經營策略不可或缺的一環 ”的觀念,根據資金的使用情況,制定利潤和資金調節戰略,形成高效的決定制度,包括在各個層級進行風險控制的運作。同時,制定一項針對雇員的日常風險控制訓練方案,與企業的股東和債權人聯系。
(六)健全各類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批準程序
企業應根據業務的特點和職能,制定內部授權授信管理制度,以地方風險管理為核心,定期核查分支機構授權授信,確保授權授信的范圍適當,授權授信的范圍和授權限額不超出或突破。根據工作性質和人員的崗位責任劃分各自的工作任務和職能。各職能單位、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要按照職權承擔責任、履行職責。實行層層責任的風險控制,形成相互協作、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以避免操作中的錯誤和極端的投機行為。
(七)運用現代化手段和方法監測、評估和控制財務風險
降低金融風險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運用金融衍生工具后,對企業財務風險影響較大的是市場和信貸風險。在風險管理方面,應運用電腦技術和較成熟的數學理論模型,監測、分析和評估各類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以此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和投資目標,應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預測體系。同時,利用財務報表披露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如果超出可以承受的范圍,要及時清盤,使其達到較優配置,從而形成高收益、低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以此更好地管理企業財務。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我國的金融衍生工具還處于發展初期,但隨著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金融衍生工具將持續發揮自身作用,推動企業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多的金融衍生工具被應用到經營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業的創新。但如果金融衍生工具使用不當,可能會承受更多的風險和損失。當遇到潛在的危險時,應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系統,并注重利益和風險之間的平衡。通過研究金融衍生工具在企業財務中的運用及作用可以發現,這是一種改進和革新,可以促使財務管理手段更加豐富和靈活。同時,企業應把傳統的財務管理思想和新的創新手段有機融合,引進相關的技術和人員,發揮金融衍生工具的價值,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崔轉娣.基于大數據時代金融衍生工具財務管理風險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28(05):70-72.
[2]任娟.金融衍生工具對飼料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用分析[J].中國飼料,2020(07):104-107+113.
[3]柏子敏.金融衍生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8):155.
[4]苗雨君,劉玉鵬.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江蘇商論,2018(12):80-82+87.
[5]邵欽禹.金融衍生工具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J].經貿實踐,2018(16):112.
[6]董熠.國有企業財務共享模式下如何提升財務管理效能[J].商場現代化,2022(24):156-158.
[7]賈鵬.企業財務管理中業財融合提升路徑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2(33):36-39.
[8]李淼.業財融合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分析[J].現代商業,2022(32):149-152.
[9]楊文成.業財融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提升路徑探究[J].投資與創業,2021,32(13):174-176.
[10]羅沙沙.信息時代,企業財務管理與內控管理的提升路徑[J].中國商人,2022(10):52-53.
作者簡介:鐘琳(1990),女,山東省濰坊市人,本科學歷,中級經濟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