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博
考場范本一
親愛的學弟學妹:
你們好!作為一名即將告別中學生涯跨入大學校門的高三學長,我常常會被剛剛進入高中學習的學弟學妹們問起提高學習成績的秘訣和將來的人生方向。今天,我結合收看“天宮課堂”的思考和感悟,和大家分享我的學習經驗和人生追求。
從“天宮課堂”中,我看到了中國宇航員身上許許多多令人肅然起敬的閃光點,而在這諸多的閃光點中,我最欣賞的便是他們言行之中閃耀著的科學精神的火花。
科學精神有著豐富的內涵,如果加以濃縮,我覺得便是這十個字——“探索無止境,求真無窮期”。其中,“探索”是方式,“求真”是目的。只有永無止境的“探索”,我們才能夠收獲“真知”;而“真知”又是相對的,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被修正和更新。所以,探索和求真是注定不受時空限制的——永無止境,絕無窮期。投身于科學,便是奉獻出自己。
我希望未來的我和你們,都能讓科學精神融入自己的靈魂,并且與之廝守一生。
“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假定你們每個人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說來也還是不夠的。”巴甫洛夫的這句話,便是對“探索無止境,求真無窮期”的最好詮釋。
從來沒有一位科學工作者會說他所研究的領域已被探索窮盡,因為你研究得愈深,便會發現你的未知領域愈加無垠。就像從飛機到飛船,從原子到量子,從4G到5G……這其間的每一步都堪稱海闊天空,都需要無數的科學工作者以無限的心血和精力構筑橫跨于彼此之間的橋梁。所以,有志于以科學研究為事業的人,就需要有一種“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韌勁,需要有不懼失敗、挫而彌堅的毅力,需要有爭當世界一流、勇攀世界巔峰的信念。
一代代航天人做到了。他們用自己的不懈努力,使中國航天事業走在世界前列。
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構建明天的大廈奠基。雖然我們與航天人所做的事難以同日而語,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永無止境地探索、向前。愛因斯坦說過:“科學決不是也永遠不會是一本寫完了的書。每一項重大成就都會帶來新的問題。任何一個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出現新的嚴重的困難。”而世界的進步、科學的進步以及我們學習上的進步,都是與困難相伴隨的。正是在與困難的頑強戰斗中,我們拓展了知識的疆域。
“求真”,是科學精神的另一個重要內核,它永遠與愚昧和謊言相對立。科學探索的目的是獲得新知和真知,使人類遠離愚昧與迷信。回首漫長的科學發展史,正是科學與愚昧交戰的歷史。而“愚昧”的代表,可能就是你完全信賴的真理、頂禮膜拜的恩師。所以,求真的精神很多時候乃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勇氣。有了這股勇氣,我們才敢否定各種錯誤的學說,才能讓真理的火花燃成熊熊大火。而這有時卻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就像達爾文的學說、伽利略的實驗、布魯諾的堅守……所以,真理誕生常常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親愛的同學們,請牢記這兩點——探索無止境,求真無窮期!在今天的學習和明天的事業上永遠不要淺嘗輒止,在一點點成績面前止步;在生活中永遠不要相信一成不變的“真理”,要敢于站在巨人的肩頭上摘取真知的明珠!誠如是,我們就不會成為一個庸人!
祝愿學弟學妹們學習進步、夢想成真!祝愿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科學女神的眷顧!
你們的學長
2023年12月20日
亮點借鑒
這篇習作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了“科學精神”的“內核”——永無止境的鉆研探索和永無窮期的真理追求,而這恰恰是“科學精神”中的極為重要的兩個方面。一個人能夠具備這兩個方面的精神特質,至少不會成為一個庸常的人。文章所選用的論據雖然不多,但都極為典型,兩句名言充分證明了科學研究工作的“無止境”和“無窮期”,幾則實例則彰顯出科學工作者在“求真”方面的巨大付出。文章條理清晰,論述深刻,富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