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海
高考真題
一個人樂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僅僅是因為好奇心嗎?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 800 字。
初稿呈現
以心仰望,探求浩渺
一考生
世界瑰麗多彩,卻紛繁復雜。人生于其間,探索著未知,以一顆好奇的赤誠之心,逐步踏出未來廣闊的天地。①
也許火苗只是黑暗中微弱的星光,人類的歷史卻在那一刻陡然轉變。從畏懼,到嘗試,最后掌握真理,磨煉的進程以好奇為初心,其本質卻遠不只是好奇,更是對于自我提升的追求,對于社會發展的渴望,對于歷史精神的傳承。
個人的探求之心從未泯滅。多少年前,一些文人雅士看透紅塵,隱入山林,內心仍不忘對蒼生的探索。探索深奧的事理而發自肺腑的感慨,彰顯了數代人對于生命本質的探討,從而作為傳承的思想愈發深厚。②
文化的積累使探索的范圍更加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制度改革,每一次偉大的變革都是向未知跨的一大步。我們渴望追尋夢想,因此前赴后繼地奔涌向前:天上的月亮是怎樣的?從明朝萬歷年間的煙花筒到如今的載人航天,原來月亮也不遠,它就等在那里,靜候著人類探索的步伐。苦難社會真正的出路在哪里?馬克思深思熟慮,指出了實現共產主義才能令人民脫離舊社會的枷鎖,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而如今作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努力奮進,為實現偉大復興夢想而蒸蒸日上。至此,我們的初心仍然未變,但也不僅僅只是好奇。我們好奇世間萬物的真相,因此迸發出探索世間的渴望。我們好奇人民群眾真正的幸福,因此探求為人民服務的正道。而對于社會發展的渴望,演化成為歷史,作為精神源遠流長。③
十六世紀,哥倫布、麥哲倫探尋新航路,世界終于連為一個整體。這顆果實碩大,卻艱巨無比。跨越數千萬里,不懼海嘯風暴,仍堅定前行,最后發現了美洲,為缺失的版圖添上了最后的一塊。歷史的洪流走向未知,是由多少個民族堅毅的冒險精神將其引向正道的啊!④
時代的演變源于社會的發展,社會的單元由個人組成。我們在探索中尋找方向,進而找到其他絢麗的風采,所以,探索從來不僅源于好奇。
牛頓曾說:“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面前,任我去探尋。”讓我們用心仰望,探求浩渺。
①開篇盡管能夠聯系所給材料著墨,但未能進一步亮明觀點,有欲言又止之感。
②觀點鮮明,但個別詞語使用不準確。
③本段語言不夠洗練,同時,缺乏承上啟下的句子,導致前后文語意不夠連貫,剖析事理不夠深入。
④例證典范,但沒有展開說理,力度顯得不夠。
望聞問切
初稿問題主要表現在:
1.論點鮮明,但表達不夠凝練。作者能夠緊緊圍繞中心論點說理,但在語言表達上,缺少議論文應有的簡潔明快、表達有力的特點,相反,有部分語句呈現出冗余、拖沓的情況,如第一段可直接亮出論點,第四段也可以更簡潔。
2.論據經典,分析力度不足。文章所舉典范事例能夠緊扣中心論點進行論證,不足之處是,條分縷析的功課沒有做好,闡釋得不夠深入,因而深刻性不足。這就提醒考生,在例證后,分析說理非常重要。
升格展示
以心仰望,
探求浩渺
一考生
世界瑰麗多彩,卻紛繁復雜。人生于其間,探索著未知,以一顆好奇的赤誠之心,逐步踏出未來廣闊的天地。因此,我們從起點出發,在探索過程中得到進步,驀然回首,回歸本心,才明白這萬千歷程不僅只是源于好奇。(增加表明觀點的語句,起到開門見山、扣合文題的作用。)
也許火苗只是黑暗中微弱的星光,人類的歷史卻在那一刻陡然轉變。從畏懼,到嘗試,最后掌握真理,磨煉的進程以好奇為初心,其本質卻遠不只是好奇,更是對于自我提升的追求,對于社會發展的渴望,對于歷史精神的傳承。
個人的探求之心從未泯滅。多少年前,一些文人雅士看透紅塵,隱入山林,內心仍不忘對世界的探索。探索深奧的事理而發自肺腑的感慨,彰顯了數代人對于生命本質的探討,從而作為傳承的思想愈發深厚。
而無數人所組成的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添加了承上啟下的過渡句,規避了上下文銜接的突兀。)文化的積累使探索的范圍更加廣泛,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制度改革,每一次偉大的變革都是向探索未知跨出的一大步。我們渴望追尋夢想,因此前赴后繼地奔涌向前:天上的月亮是怎樣的?從明朝萬歷年間的煙花筒到如今的載人航天,原來月亮也不遠,它就等在那里,靜候著人類探索的步伐。對于苦難社會真正的出路,馬克思深思熟慮,指出了實現共產主義才能擺脫枷鎖,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對這句話加以重組、凝練。)而如今作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努力奮進,為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而蒸蒸日上。至此,我們的初心仍然未變,但也不僅僅只是好奇。我們好奇世間萬物的真相,因此迸發出探索世間的渴望。我們好奇人民群眾真正的幸福,因此探求為人民服務的正道。而對于社會發展的渴望,演化成為歷史,作為精神源遠流長。
十六世紀,哥倫布、麥哲倫探尋新航路,世界終于連為一個整體。這顆果實碩大,卻艱巨無比。跨越數千萬里,不懼海嘯風暴,仍堅定前行,最后發現了美洲,為缺失的版圖添上了最后的一塊;十八艘船巍巍起航,卻僅剩一艘破敗歸來,這條細長而孤單的航線,自此開啟了人類近代歷史的征程。(展開進一步說理,更不容置疑。)歷史的洪流走向未知,是由多少個民族堅毅的冒險精神將其引向正道的啊!
時代的演變源于社會的發展,社會的單元由個人組成。我們在探索中尋找方向,進而找到其他絢麗的風采,所以,探索從來不僅源于好奇。
牛頓曾說:“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面前,任我去探尋。”讓我們用心仰望,探求浩渺。
升格評析
修改后的文章,雖然改動不是很大,卻與原文發生了“質”的變化。具體表現在:
1.契合題意,凸顯觀點。在文章的第一段末尾增加了“因此”之后的內容,使得文章更加貼合所給材料和文題,特別是亮明了作者所持的觀點。這些,對考場作文和開頭都至關重要,務必要引起考生注意。
2.表達有力,條分縷析。寫作高考議論文,語言一定要做到:簡明、有力;在論證上,應環環相扣,條分縷析,邏輯嚴密。只有這樣,才能令人信服,不容置疑。
3.上下貫通,語意曉暢。修改后的文章,通過添加過渡句等方式,已經符合這一要求。由此提醒考生,在寫作時,要格外關注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