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隨著互聯網和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今課堂教學的模式正在向信息化轉變,使得初中英語教學形式豐富多彩。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有機結合之后,不僅在視覺和聽覺上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增強了學生對于獲取知識的好奇心,還構建了和諧互動的課堂關系。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寫作情境
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本質是自我親自參與實踐的過程,并與他者和周圍的環境產生相互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不僅需要自我的努力,也需要自我的打開,與外界和他人建立連接。群體之間相互摩擦作用,可以激發個體的創造性和學習的動力。多媒體課件是教師在課堂上常用的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尋適合不同寫作主題的素材,制作成應用型多媒體課件,在講授寫作時放映給學生觀看學習。
二、借助信息網絡技術,教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在新課改環境下,教師應重視課堂的主客體角色,積極地與學生互換位置,將課堂的話語權適度放權給學生,自身起到監督和調控方向的作用。在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給予適時的回應,在對諸多問題產生爭議時及時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例如,教師在講解“網絡購物”的話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分享自己在網購過程中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以及對于網購的看法。在課堂上,學生直抒胸臆,與周圍的學生討論網購的技巧,給自己帶來的便利。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學生將有意識地利用所學理論在日常生活中改變自己的行為,實現知識、能力與意識的統一。
三、擴寬知識領域,提高綜合素質
在英語課堂上,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和音頻等多個角度展示教學內容。不同于板書式教學,音樂和英語的視頻給學生更深的印象和更直觀的感受,帶入豐富生動的教學氛圍和真實的語言環境。這樣做,教師傳授知識的路徑更加高效,學生接收知識的壁壘也大幅下降。比如,在講解“節日”這個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布置作業讓學生提前預習,在網絡上搜索各種與中外節日有關的信息,查看自己感興趣的節日;在教學“Do you want to listen to music? ”疑問句的時候,學生可以在網上自行搜索各種音樂進行欣賞,搜集和整理后在課堂上相互分享。這樣既加深了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
綜上所述,初中生在課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學習知識,分享自己的所知所感,與教師建立互動的關系是新課改環境下的課堂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趨勢下,初中英語要深入理解教學內容,設立情境與學生進行互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書面和口語上雙管齊下,從而全面提高英語的教學效率和學習成果,與當今時代的信息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