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杰鑫
摘要:近年來,信息化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信息化教學手段如何良好地運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是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關心的內容。本文著重從教材內容拓展、課堂閱讀訓練和微課助力課堂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闡述。
關鍵詞:信息化? ?閱讀訓練? 微課
在學校教育中積極推行信息化,是目前我國積極倡導的,依托信息化技術手段輔助教學過程,可以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尤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信息化手段,成效顯著,下面具體談談筆者的做法與體會。
一、堅持以教材為母本,適當拓展,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還比較欠缺,并且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難以長時間地持續,這就促使我們語文教師要去探究更能適應小學生的教學思路,以期更好地提升當堂語文課的講授效果。就小學語文課來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必須要立足于語文教材,同時要注意對教材內容的適當拓展,要堅持以語文教材為母本,結合最新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對本節語文課所講內容的理解,充分激發學生對所講授內容的興趣。比如筆者在講授《小馬過河》這一課時,就首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了一段關于小馬過河的動畫視頻,學生們都看得津津有味,上課的專注度大大提升。在動畫放映結束后,筆者及時請學生對動畫內容進行復述,幾個學生能夠記下來的故事內容基本一致,都能比較完整地呈現故事的關鍵內容,甚至能表演出課文中提到的老牛和松鼠的神態,以及這兩種動物說話的語態。這時候,筆者又提醒學生,從老牛和松鼠體型大小的角度分析,充分了解本文呈現的故事內涵。筆者此時又對故事的內容進行了適當的拓展,并向學生提問:如果小馬遇到了小羊、小鴨子等動物時,它們會對小馬過河說出什么樣的話呢?學生據此進行了拓展討論,既鍛煉了說話能力,也提升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度理解。[1]
二、重視課堂閱讀訓練,提升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通過廣泛的閱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內容的理解能力,同時對于積累詞匯、好句等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在語文課堂上適時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往往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讓他們掌握閱讀的方向、目的以及技巧等等。在課堂閱讀訓練中,語文教師同樣要利用好信息化教學手段,借助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提升課堂閱讀訓練的效果。筆者曾經在講授《小蝌蚪找媽媽》《大禹治水》《狐假虎威》等課文時,利用多媒體視頻手段,播放了與這些課文內容相關的動畫視頻,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了故事的內容,同時通過播放北京市等一些名校小學生在線閱讀這些故事的視頻,將信息化手段深度介入筆者的課堂教學過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了文中涉及詞匯如何實際運用,如何才能構建優美合適的句子等等,提升了語文閱讀課的課堂教學效果。[2]
三、構建微課助力教學過程,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微課是伴隨信息化技術逐漸推進而興起的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利用微課可以把所講授的知識進一步細化,聚焦更加細小的知識點,把知識講透講實,體現了化整為零的課堂教學策略,通過知識細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深入細致地探索知識內容,能讓學生細致高效地接收本節課講授的內容,讓學生對課本重點難點內容的體會更深,理解更透徹。筆者在講授《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就采用了微課的教學形式組織本堂課的教學。為了讓學生能夠體會轉化思維的妙處,筆者在讓學生進行課文預習之后,播放了一段6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視頻中主要敘述了曹沖在稱象的時候主要采取了哪幾個步驟,并通過穿插短小動畫的形式在微課中展現了曹沖具體實施的這幾個稱象的步驟,同時告訴學生曹沖雖然當時年齡和大家差不多,但是他能在那么小的時候就想出如此巧妙的方法,著實能體現出曹沖的聰明,并提示學生,當你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一定要不要囿于固有思維,一定要巧用轉換思維,尋找更巧妙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里面的微課就聚焦了本節課的思維重點,啟迪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果。另外,教師也可以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參與討論的過程等集結成微課視頻的內容,在語文復習課上播放,既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重點文章的知識內容,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需要語文教師更加積極地利用好信息化教學手段,結合新型信息化教學手段探索更好的課堂教學模式,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春風,讓小學生充滿樂趣地學習語文,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多姿多彩,高效進行。
參考文獻:
[1]馬菁.以信息化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升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11):133-135.
[2]劉赟.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0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