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怡 吳欣語
“這幾年都忙,之前是忙著填表,現在是忙著下地入戶。你看一個夏天過去了,我們都曬得黝黑。雖然現在從天明忙到天黑,但實實在在地為村里做了實事,心里特別有成就感!”陜西省石泉縣池河鎮新興村黨支部書記楊龍說。自打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后,他給群眾辦事的時間更多了,工作勁頭也更足了。
“之前有一年表冊特別多,一個夏天就干了兩件事,雨天防汛、晴天填表,老百姓都笑我們膚色太白不接地氣。”楊龍說,“今年以來,村委會平日僅留一名村干部值班接待群眾,其他村干部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和入戶工作上,協調項目進度、處理矛盾糾紛,引導群眾發展產業、解決群眾生產生活困難。”如今,雖然皮膚曬黑了,楊龍的心里卻美滋滋的。
在石泉,像楊龍這樣的干部還有很多。轉變,來自一種監督方式的創新。
慎用“加法”讓監督網覆蓋一線
干部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表填得越多,投入為百姓干實事的精力就越少,也容易產生工作粗制濫造、亂作為、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
為切實把減負一抓到底,2021年8月,石泉縣紀委監委設立“四風”監測點,將池河鎮新興村村委會、迎豐鎮政府、縣扶貧局作為首批試點單位,推進為基層減負措施進一步落實落細。2022年,該縣紀委監委將“四風”監測點增至6個。經過近2年的探索,今年5月,石泉縣紀委監委印發《關于設立糾治“四風”監測點的工作方案》,逐步建立起由村級、鎮級、行業、企業、學校5類10個監測點構成的監測網絡。
“方案中,我們細化了包括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數量、填報報表數量及種類等10項數據指標,確定分管負責人和聯絡員,實行專人負責制。”石泉縣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介紹,“每月28日前,工作人員會將10個監測點的數據收集起來,通過‘月報送、季分析工作機制,將工作浮于表面、加重基層負擔等突出問題找出來、解決好。”
此前,通過查看微信、QQ、釘釘工作群,定期查閱監測點公文平臺和收文管理情況等方式,石泉縣紀委監委發現少數部門單位落實基層減負不力,存在“紅頭文件”減少“白頭文件”增多、會議安排減少群里安排增多、匯報材料減少數據表格增多等問題。對此,石泉縣紀委監委形成調研報告,專題向縣委進行匯報,縣委領導高度重視并責令相關單位進行整改。
除了線上監測這一手段外,各監測點聯絡員還會前往被監測單位實地了解工作情況,受理群眾舉報,聽取意見建議,并會同相關單位召開會議研究對策。
“我們采用定期提醒督辦、堅持糾樹并舉的方法,以數據統計結果為導向,對發文多、會議多、檢查多問題突出的單位發送督辦函、提醒函,提出工作建議,特別是對連續半年問題仍突出的單位進行約談。”石泉縣監委委員黎勇說,每半年形成監測情況報告,在縣委常委會會議上匯報,針對反復出現的問題,從制度機制上找原因,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糾正出現的問題和偏差,推動形成“監測—預警—整改—監督—問責—治理”工作閉環。
在這樣的監督模式下,職能部門責任空轉、運轉不暢等突出問題大幅減少。
善做“減法”直面“文山會海”減負擔
“我們鎮設立‘四風監測點以后,縣委和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多次實地調研,帶頭認真落實為基層減負的要求。鎮村干部普遍感受到,盯微信群里通知的時間少了,到群眾家中走訪的時間多了,過去因害怕錯過群里各種催交報表消息而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說起干部們的改變,迎豐鎮紀委書記崔云龍感受頗深。
在石泉,“四風”監測點不僅是糾“四風”樹新風的窗口,也是落實基層減負情況的“晴雨表”。
通過“四風”監測點,石泉縣委能夠及時了解當前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刀刃向內推進自我革命,從縣委班子成員自身找原因,出臺了《關于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實施意見》《持續深入為村級組織減負增效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縣委班子成員以身作則抓好落實,從原來的發文件、開大會、下通知到如今的深入一線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各鎮和部門領導下村組參與具體工作的多了,黨員干部走村串戶的多了,從上到下開的會、發的文件少了。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石泉縣委、縣政府精減印發文件94件,同比減少38.6%。同時,加強對縣直部門“精文減會”工作的督促指導,精減印發文件共計311件,同比減少13.4%;縣政府各部門精減印發文件共計462件,同比減少10.2%。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縣紀委監委抽調人員成立石泉縣狠抓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全縣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整合為3大類27項,開展綜合監督檢查7次、專項督查14次,同比減少10%,基層減負成效顯著。
“‘四風監測點是一個很好的觀察窗口,能幫助我們及時掌握基層減負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各部門單位落實為基層減負松綁不力、隨意擴大發文范圍、下發問題文件等問題。”石泉縣委辦副主任李琪介紹,“去年以來,我們聯合縣政府辦牽頭對8個出現問題文件的單位進行電話提醒或退回文件。此外,我們發現某部門發文時強制要求全縣各單位關注微信公眾號并通報關注結果,某單位發文時要求各單位加微信工作群并在群內隨意安排工作任務等情況,在縣委常委會會議上對以上問題進行了通報,并督促其限時整改。”
細做“除法”強化整治消除頑疾
減負的最終目的在于把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進而將時間和精力更多用于干事創業、為民解憂、推動發展上。
“為基層減負,必須密切跟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新動向、新變種,在常和長、嚴和實、深和細上下功夫。”石泉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余代根說。
今年4月,鎮級、村級監測點向縣紀委監委反饋2023年春季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敲門入戶大排查工作安排的時間過緊,部分村難以做到真正入戶排查。石泉縣紀委監委隨即向相關部門進行反饋,調整了工作時間。此外,縣紀委監委對該項工作持續跟蹤,發現城關鎮2個鎮村干部未對負責的125戶群眾開展排查,造成排查信息失實無效的問題。今年9月,縣紀委監委給予2人政務警告處分。
以“四風”監測點數據結果為指引,石泉縣紀委監委綜合運用隨機抽查、交叉互查、明察暗訪等方式,針對正在滋生的問題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將重點領域強化糾治“四風”工作與監測重點相融合,納入日常監督“一月一重點”清單,既動態監測也專項檢查。
據統計,今年3月以來,石泉縣紀委監委已開展糾治“四風”監督檢查6輪次,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36個,發現問題線索17件,黨紀政務處分13人,組織處理8人。
在設立“四風”監測點的基礎上,石泉縣紀委監委構建信息共享、線索移送平臺,建立對黨員干部、公職人員作風情況的直通直報監督機制,積極運用大數據等方式拓展監督檢查的途徑和方法,加強同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協作,加大聯合監督檢查力度。通過對有關部門車管系統、公務用車信息、公務加油卡使用等數據比對,精準篩查公車私用、私車公養等問題。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石泉縣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只爭朝夕真抓實干,以實實在在的減負成效,激活干部干事創業“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