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必熙 張艷紅
[摘要]作為人類思想、情感、文化和歷史的載體的語言是人類最基本的交流工具。語言是兒童認知、學習和社交發展的關鍵因素,造成語言障礙主要有遺傳因素、生理因素、環境因素以及情感因素。本文通過創設游戲情境,激發語言表達;故事角色代入,提高語言理解;融合音樂元素,增強語言記憶;模擬情境再現,促進語言運用;家校同心共育,助力語言社交;通過這五個方面幫助語言障礙兒童進行康復訓練,克服語言障礙,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語言障礙
[中圖分類號]G762?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3.11.046
引言
語言是人類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它承載著人類的思想、情感、文化和歷史的傳遞,語言的出現和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為了達到能充分利用語音進行有效溝通的目的,語言通過對人類社會中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的組合應用,通常涉及到聲、形、意或發音、聲調、詞語、文字等基本要素[1]。
語言是一種工具,而言語則是對這種工具的應用。言語是靠語言來進行的,而語言則是在具體的言語交往情境中發展起來的[2]。通過語言,人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傳遞給他人,進行思想交流和討論。
兒童掌握語言并利用其進行溝通的過程,也是兒童社會化的主要過程之一。
兒童的大腦的生理性發育最快的時間是0-6歲,在這個時期智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極其迅猛,同時可塑性及成長性也較其他時期相比更強?!?-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兒童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兒童語言的發展貫穿于各個領域,也對其他領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3]兒童語言的健康發展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語言發育的過程中會受到生理疾病、心理打擊、周遭家庭及社會語言環境的剝奪破壞等因素的影響,很可能會導致語言的發育障礙,進而發展成交流上的障礙。
一、語言障礙的起因
語言障礙主要體現在語言發展異常和失語癥方面,而言語障礙主要表現在發音、聲音和語言的流暢性方面,造成兒童語言與言語障礙常見的因素有:
(一)遺傳因素
位于第7對染色體上FOXP2基因是控制語言能力發展的最主要基因,該基因發生突變異常會導致人類患有特定的先天性言語障礙,當然還有CNTNAP2基因、ATP2C2基因、GRIN2A基因、神經發育基因等也會控制語音能力的發展。
(二)生理因素
器官的生理結構非正常發育是造成言語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例如:構音器官變異可能會導致個體說話含糊、發音混沌不清,輕則影響語音的清晰度,重則產生失語的現象;聽覺傳導通路發生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的個體,由于無法對環境及周邊的語言信息產生感知及反饋,很難正確的利用語言進行日常交流;大腦神經系統功能發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語音發展水平的上下限。由于不同的個體在不同器官上出現生理結構異常,又因為其異常的性質不同、水平不同、狀態不同,對其語言與言語發育水平造成的影響及程度也會不同,其外在表現的語言與言語的障礙也各不相同。
(三)環境因素
兒童的語言發展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家庭教育、語言刺激、社交環境等。家庭環境的不良因素,如家庭教育程度低、經濟條件差、父母不關注孩子的語言發展等,都可能對語言發育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造成語言障礙。不利的語言環境,如孩子缺乏與同齡人的交流機會、家長的發音不準、學校教育水平低、教師水平不高等,都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語言發展。社會環境也可能對語言發育產生影響,如家庭住址與學校的距離、文化環境、社會經濟地位等。
(四)情感因素
有些兒童可能由于情感上的原因出現語言障礙,如自尊心受損、焦慮、壓力、不安等。
二、兒童語言障礙治療作用
兒童語言障礙是指兒童在語言能力方面存在缺陷或障礙,表現為口齒不清、說話困難、理解困難、無法溝通交流等。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兒童語言障礙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一)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
兒童語言障礙治療可以幫助改善表達困難、口齒不清的問題。通過有效的語言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兒童的口腔肌肉協調能力和發音準確度,幫助兒童建立正確的語言意識和認知系統,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有助于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
(二)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
語言訓練有助于兒童的思維發展。有些兒童可能聽懂了別人說什么卻無法回答或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就需要針對性地訓練他們的認知和表達能力。通過觀察他人的語言模型、接受新鮮語言的輸入和運用,可以點燃兒童的思維火花,提升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開發兒童的探索精神。在探索求知中培養兒童的閱讀、思考、分析的能力,并鍛煉判斷力和決斷力。
(三)增強兒童的自信心
由于語言障礙的影響,兒童可能會感到自卑和不自信。通過語言訓練,兒童可以掌握更多的語言知識,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就,從而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四)增強兒童的社交能力
通過語言訓練,兒童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語言,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掌握與人溝通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增強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能力;樹立與人交往的信心,學會尊重和理解別人,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五)改善家庭氛圍
因受語言障礙影響,兒童表達不清晰,家庭溝通不暢,極易引發情緒激動、暴躁等問題,導致家庭出現難以消除的隔閡。通過訓練,孩子的表達水平會得到有效的提高,情緒會得到有效的改善,家庭就有了共同努力和前進的方向,有利于家庭和睦和兒童的健康成長。
三、兒童語言障礙的言語治療策略
兒童語言訓練是指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促進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通過訓練,達到提高兒童的語言水平的目的,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這有助于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語言表達
玩是人的天性,游戲更是所有孩子的至愛。對于語音障礙的兒童,我們更需要千方百計地把學習變成孩子的快樂。游戲情境可以讓兒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治療,他們通常不會感到壓抑和沉悶,而是能夠更加自然地表達自己。比如針對語音障礙的兒童,我們設計的游戲情境需要遵循趣味性和教育性并重的原則,在游戲中適當的增加語言訓練環節,通過游戲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促使兒童在身心放松的情況下提高學習興趣,達到刺激大腦發育、促進兒童語音表達的目的;還可以在游戲中設置一些略微具有挑戰性和刺激性的任務,促使孩子主動說話、模仿、表述等行為,促進他們學習新詞匯、句型并正確地運用。
(二)故事角色代入,提高語言理解
故事角色代入是一種有效的幫助語音障礙兒童提高語言理解能力的方法。想要進行角色扮演,兒童需要對故事的情節有一定的理解。在幫助孩子理解故事里的角色和情節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詢問問題、溝通討論角色感受以及對故事的感想等方式,有效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進而提高聽力水平;通過聆聽輸入不同溝通者的語音模型,接受更多的語言輸入,幫助兒童正確地發音和模仿語音模型的音調和語音節奏,掌握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水平。通過角色扮演游戲,讓兒童可以模仿不同的角色,加強發音和語音能力訓練,逐步幫助兒童理解并認知不同的環境下人物的心態變化,使兒童理解別人的情緒、心態與感受,增強共情的能力,從而學習怎樣用不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
(三)融合音樂元素,增強語言記憶
音樂是靈魂深處的語言。通過音樂,可以激發兒童的情感和社交需求,促進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音樂中的旋律、節奏和音高等元素與語言中的語音元素有很大的相似性,節奏可以幫助兒童掌握語音的節奏和音調,增強發音和語音能力;旋律可以激發兒童的興趣,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增加語言學習的樂趣和動力。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增強兒童對于語音的感知能力,更好地識別和區分不同的語音元素,幫助練習發音和語音能力,并且增強語言記憶力。對于具有語音障礙的兒童,可以通過選擇一些節奏感強、旋律優美的兒童歌曲,并為其加入一些動作和肢體語言,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歌詞,以達到更好地理解語言和發音并且加強語言記憶的目的。
(四)模擬情境再現,促進語言運用
模擬情境再現,一般選擇兒童生活中常見且熟悉的場景,如超市購物、醫生看病、媽媽哄寶貝睡覺等,讓兒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促使兒童在身心放松的情況下,撇開時間及環境上的制約,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參與到所設定的規定情境中進行表演,去體驗人物生活,助力語音的鍛煉和發展,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增強語言表達能力[4]。
(五)家校同心共育,助力語言社交
特殊兒童的教育工作是一件長期而又相對艱難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需要保持密切的溝通,及時了解交流孩子的學習和治療情況。在尊重關愛兒童的基礎上,開展良好的溝通,適當征求需求和想法,并且通過充分的支持、鼓勵和表揚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語言表達能力。
家長和老師通過充分的溝通,在兒童的教育上取得共識、協同發展。在學校里,老師積極為兒童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如通過交談、講故事、唱歌等方式,增強他們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在家里,家長可以讓兒童參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動,如參加社區活動、外出旅游等,通過社交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鍛煉語言交流和表達能力,增強社交能力[5]。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治療環境,通過家園同心共育,真正實現科學助力兒童語言能力發展。
四、結語
語言障礙對兒童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涉及學習、社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而兒童語言障礙治療對于培養健全人格、提高社交能力、增強自信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我們應該關注并重視兒童的語言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幫助語言障礙兒童獲得平等的發展機會。
參考文獻:
[1]劉全禮,蘭繼軍,徐晏俊.特教教師的繼續教育概論:特教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及實施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2]陳小娟,張婷,丁勇.特殊兒童語言與言語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3]鄭榮榮.巧用聽說游戲多維度促進小班幼兒語言發展探析[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3):174-176.
[4]張國斌.試析讓幼兒語言教育活動逾越“障礙”——《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實踐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54-155.
[5]徐趙梅.基于應用行為分析原理的語言行為法對自閉癥幼兒語言訓練的影響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22.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廳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項目名稱:特殊兒童語訓平臺的研發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JAT201111)
作者簡介:
朱必熙(1985.10-),女,漢族,福建福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學管理、信息技術應用;
張艷紅(1978.4-),女,漢族,福建福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