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曾有個家長問汪星宇(鄉村筆記創始人)老師:“寫作對于孩子的成長有什么作用?”
汪老師是這樣回答的:“從大學到研究生到創業,一路走來,每當迷茫或艱難選擇時,我就會選擇寫作,等寫完一篇文章,我發現自己的思路變清晰了,也不再迷茫和糾結,這就是寫作的神奇力量。寫作促進對自我的反思、總結、梳理,幫助我認識自己。”
那寫作到底是什么呢?
寫作是用文字去描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反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大部分孩子們往往在考試寫作文或者寫日記時才會進行寫作,然而在我國現在的教育機制下,他們過著“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生活,每天在題海里摸爬滾打,沒有時間去關心身邊的人和事,作為“考試機器”而存在。
孩子們是在為了考試而寫作,而這樣的寫作往往難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引起別人的共鳴,更難以獲得高分。
孩子們在學習和考試中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同樣”的生活,所以無法積累多樣化的寫作元素;因為他們要忙著刷題,所以也沒有時間去積累素材。
煙雨中的鳳凰古城,氤氳著浪漫的氣息;沿江而建的吊腳樓,隱藏著古老的傳奇;這如詩如畫的湘西孕育了許多寫作的素材。我們想帶孩子走進湘西,在體驗湘西鄉土文化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創意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