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智”時代對高校財務服務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的高校財務服務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基于此,以凱里學院為例,分析了“數智”時代背景,從當前我國高校財務服務模式的現狀及難點入手,將“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與高校財務服務工作相結合,并提出優化建議,以期促進高校財務服務模式創新發展。
關鍵詞:高校;財務服務;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22-0078-03
一、“數智”時代背景分析
(一)對高校財務服務模式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數字化經濟已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引擎,也是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2021年全國人大第十三屆四次會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是順應新發展階段形勢變化、搶抓信息革命機遇、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1]。數字經濟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各領域,已成為整合各國要素資源、改變世界競爭格局的核心力量。數字經濟的出現給各大企事業與就業人員帶來了全新機遇,數字核心技術掌握在誰手上,誰就會在市場競爭中獲得競爭優勢。在此情形下,各行各業都希望抓住“數智”時代機遇,逐漸轉變發展模式,力爭在新時代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在此情形下,我國高校財務服務管理亟需構建新體系,努力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尤其是嚴格控制教育經費的隨意性支出,因此,對高校的財務服務模式創新發展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
(二)凱里學院財務服務現狀
凱里學院地處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凱里市,占地面積110.61萬平方米,目前在職人員912人,下設17個教學分院、41個本科專業、10個專科專業,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8 448人。凱里學院財務部門現有處長一名,主持財務處全面工作,下設副處長一名以及財務人員5名,主要管轄科室包括會計核算科、資金管理科、會計服務科、綜合科。凱里學院財務處結合大數據技術推出“數字化校園財務辦公平臺”(凱里學院計劃財務處)。該平臺包含網上報銷系統、員工薪酬發放管理系統以及學生繳費系統,給本校的財務日常運作帶來便捷,極大程度提升了財務服務效率和水平。
二、凱里學院財務服務困境
(一)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數智”時代對高校財務服務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不單要做好會計核算工作,還應該兼具數據挖掘、數據分析、資金管理決策等能力,這需要高校財務人員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成為復合型人才[2]。但目前高校財務人員年齡結構層次出現斷檔問題,中老年同志占比大,且對計算機技術不熟悉,也沒有及時更新知識結構,還缺乏一定的創新意識,所以難以適應“數智”時代高校財務服務的發展。此外,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學校開設部門多、教職工數量多、資金來源復雜,而凱里學院財務部門人員數量少,工作量又繁重,在工作中其理念仍以“管理為主”,財務服務能力欠缺造成力不從心,并且認為財務工作只做好會計核算和監督就可以了,在為師生辦理報銷業務的過程中,可能又缺乏一定的溝通,導致報銷進度緩慢,嚴重影響了學校的財務工作。
(二)高校內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健全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是高校有序開展日常教育、科學研究及其他有關工作的保證。就凱里學院而言,由于學校不斷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國家財政資金、其他社會捐助及各種項目課題的資金流量增大、種類增多,而財務管理制度方面還存在不足,因此存在財務風險[3]。例如,學校在基建項目、物資采購等方面出現過原始憑證不齊全、憑證漏缺等現象;學校過度依賴財務軟件進行資金管理,而未事前進行很好的控制,導致學校的科研經費經常使用超標或者是到期未用完收回處理,從而形成資金管理上的漏洞;學校也沒有進行嚴格的“崗位不相容”原則,將審核原始憑證、復核原始憑證、填制電子憑證的權限集中于一人,崗位缺乏必要的牽制,沒有建立起風險防范機制,導致一旦出現財務風險難以從容應對的現象。
(三)高校數字校園辦公平臺網絡報銷流程有待完善
凱里學院財務處推出了“大數據+財會”智能報賬平臺。在該平臺上,學校可以給員工發放工資、教師可以進行經費網報、學生可以進行費用繳納,給本校的日常財務運轉帶來便捷。但網絡報銷流程仍存在不足,具體表現為:一是跨越不同部門的數據信息無法實現共享,且只有部門領導有權處理網絡報銷單,一旦部門領導出差,報銷單就無法及時審核通過,導致無法進入下一個流程,影響財務工作的及時性。二是據師生反饋,到財務大廳報銷單據時,網絡報銷單據審核流程過慢,導致資金不能及時到位,或因為網絡延遲、系統不穩定等問題出現報賬不成功、學生繳費不成功等問題,再加上會計人員的數量較少,一張單據的處理完成大約10天,報銷難的問題仍然存在。
三、高校財務服務模式優化路徑
(一)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高校財務服務模式要順應“數智”時代的發展,就必須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是要加強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引進,改變過去計財處只招會計類專業畢業生的做法,引進具有計算機專業背景的人才,給財務日常工作帶來新鮮血液。新的人員結構下,可以讓熟悉財務業務的人指導有計算機背景的人才學習財務知識,熟悉財務的規章制度;同時,也可讓有計算機專業背景的人才將“互聯網+”“數據挖掘和分析”等技術傳授給會計人員。希望通過學習,學校財務部孕育出適應“數智”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從而提升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二是轉變學校財務工作核心理念,將過去的以“管理為主”的工作理念轉變為“服務至上”。校方可以牽頭,讓學校財務處與其他高校及企業進行交流,彼此互相交流財務經驗;也可以讓計財處與校內不同科室部門針對學校財務問題展開討論,對財務網絡報銷流程展開培訓,促進學校轉變財務服務理念,使相關人員都能了解并熟練操作該流程,從而避免網絡報銷出現問題。
(二)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
健全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是高校有序開展日常教育、科學研究及其他有關事宜的保證。建立健全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立特殊經費支付綠色通道。增設專人負責突發情況的相關科研支出,并且要特殊事情特殊辦,確保各項科研經費使用的及時性。二是要做好財務風險監測。預先試判各種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并及時給予相應的解決措施。財務處應該合理并高效地選取各項風險評估指標,建立健全的財務風險指標體系。例如,針對債務風險監測,財務處可以選取資產負債率來監測其風險。三是嚴格執行“崗位不相容”原則。建立有效監督機制,明確各個崗位的責任,有效防止財務工作中的舞弊行為,對于出納崗位的日常工作業務,要對授權、審核批準、執行等進行全面監控。四是實行輪崗制度。高校的財務工作有很細致的分工,根據不同的分工設置不同的科室與崗位并建立定期輪崗制度,給財務工作人員提供在不同崗位上工作的機會,讓財務工作人員全面了解財務業務的流程,從而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率,同時有利于內部控制管理。
(三)優化智能報賬平臺
凱里學院財務處將“互聯網+”與“財會”相結合,推出了智能報賬平臺。但這個平臺的功能還有待更新完善。一是要錄入各部門各相關人員的數據并授權,或者開通緊急處理通道,讓處于領導出差又急需領導處理情況下的報銷單可以及時通過審核,提高報賬效率。二是精簡報銷流程環節,讓大量重復煩瑣且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可以由智能機器人所取代。例如,自動回復操作,使財務工作人員從回復師生咨詢日常問題中解放出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師生一步一步操作,節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利用大數據分析功能實現財務服務的專屬性。在平臺上列出每項辦事流程的具體操作視頻,在網頁中進行展示,便于師生查詢,并且將師生每次查詢的關鍵詞利用數據挖掘分析技術進行收集整理,形成知識庫,以便財務人員及時了解師生問題并進行專人解答,提高服務質量。四是優化升級報賬平臺,防止系統癱瘓。平臺的優化升級是財務服務的硬件保障,高校要對此給予一定的政策與資金支持,最好是派專人每月進行定期維護,使平臺成為高校財務服務創新的后備力量。
四、結束語
許多高校財務部門在日常工作中,因為業務繁忙,也因為其理念仍然以“管理”為主,或財務服務能力欠缺而力不從心,或在整個賬務報銷流程中缺乏足夠的溝通,致使報銷進度緩慢,誘發各種師生矛盾。高校財務處應該多方面優化財務報銷流程,減少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數智”時代的到來給優化財務報銷流程帶來新的機遇。首先,從意識上完成創新,積極轉變財務人員服務工作理念,與各部門進行溝通交流,使之了解并熟悉操作報銷流程,并針對財務報銷流程中產生的問題給予足夠解答。其次,從制度上完成創新。健全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是高校有序開展日常教育、科學研究及其他有關工作的保證。許多高校的科研經費有時效性,為防止經費使用不合理或超時,應該設立特殊經費支付渠道,并增設專人負責相關科研經費支出。為防止財務舞弊行為發生,學校財務處崗位設置要嚴格執行“崗位不相容”原則,防止一人多崗,尤其是對出納人員的工作內容更要進行全面監控。然而,不管財務流程多么完善,都需要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而招聘具有計算機背景的專業人才尤為重要。一是為了定期進行報賬平臺的優化升級,防止系統癱瘓;二是為了利用其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形成報賬流程中師生最關注的關鍵詞,通過關鍵詞師生可以自主搜索日常報銷流程中的基本操作與解答,這樣就會使財務人員從日常回復師生問題中解放出來,從而提升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黎浩.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創建探究[J].會計師,2023(3):114-116.
[2]" "張慶龍.數字化轉型下的財務共享升級再造[J].新理財,2019(8):31-34.
[3]" nbsp;梁勇,干勝道.高校財務管理新思考:構建財務服務創新體系[J].教育財會研究,2017,28(1):10-16.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 Models in Universities
— A Case Study on Kaili University
Jian Yalan1, Wei Mengzhu1, Feng Xiang2
(1.Kaili University, Kaili 556011, China; 2.Qiandongnan Nationalities Polytechnic, Kaili, 556000, China)
Abstract: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financial service model of univers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universities, the original financial service model of universitie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is, taking Kail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start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combines emer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et plus” and big data with the financial service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ies; financial services; model innovation
[責任編輯"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