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學科,集詩、樂、舞于一體。舞蹈教學離不開鋼琴伴奏,教師需要重視對伴奏者的音樂表現力、應變力以及其與舞者的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本文以舞蹈教學中的鋼琴伴奏為研究對象,分析舞蹈鋼琴伴奏實踐中伴奏教師應具備的各種能力,思考其塑造路徑。
關鍵詞:舞蹈鋼琴伴奏 "舞蹈教學 "素養提升
中圖分類號:J6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6-0173-04
舞蹈鋼琴伴奏是一種新興的綜合性學科,其有利于舞蹈教學的順利進行,有利于舞蹈動作的“音樂化”呈現。伴奏教師不僅要彈奏鋼琴,還要通過鋼琴來傳達自己心中的音樂,讓學生真正地融入其中。這對教師的要求比較高,其除了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外,還要有嫻熟的鋼琴控制能力,這樣才能將舞蹈知識、藝術史知識以及音樂素養等融入實踐中,實現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一、良好的鋼琴演奏能力
舞蹈鋼琴伴奏注重技術操作和情感表現。舞蹈教學講求“形神兼備,身心并用”,要求動作靈動,與之相匹配的鋼琴伴奏也要具有靈活性,并非機械表演。嫻熟的鋼琴演奏技巧是舞蹈伴奏的必備能力。有些人認為鋼琴伴奏并非必不可少,因此他們對于鋼琴伴奏者能力的要求也不高,比如有些人認為鋼琴伴奏只要達到車爾尼849級的舞蹈伴奏水平就可以了,還有些人認為只需要練習舞蹈課堂伴奏曲目就夠了,這種錯誤理念會生成一些片面、狹隘的認知。鋼琴是舞蹈的最佳伴侶,好的鋼琴伴奏可以激發舞者的跳舞激情,為舞蹈演繹增色。舞蹈伴奏技能是日積月累練成的,需要進行大量的基礎訓練,比如音階、奏鳴曲、練習曲等。一名鋼琴伴奏者要想提高鋼琴演奏技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正確理解表情記號
正確讀譜十分重要,在鋼琴表演中,不管是鋼琴獨奏還是鋼琴伴奏,首先都要認真地閱讀樂譜,譜子是演奏的基礎。伴奏者在讀譜時,要對整首樂曲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要注意譜號、調號、拍號、表情記號等。其中,表情記號是最常用的一種記號,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種記號。拿到樂譜時,要認真分析、閱讀表情符號的分布,比如:f、p、 mf、 ff。這些記號比較基礎,固定強弱不能過于主觀,需要結合樂曲布局和舞蹈要求,去設計強弱度程度,對節奏重拍進行調整,合理強調或減弱。
以古典水袖《月色》為例,作品描繪了一名舞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借助情景抒發情感的畫面。在鋼琴伴奏中,需要體現出作品的層次性和情節的遞進性。作品開始時呈現出的是這樣一幅場景:潔白的月光照耀大地,湖面水波平靜,傳遞的是一種寧靜祥和感。這時需要用微弱的聲音來彈奏,慢慢增加音量、伴奏織體,促使樂曲逐步發展,在舞蹈、音樂到達高潮之際,舞者們保持同一節奏拋出水袖。因為是在月光下跳舞,最好的效果就是讓氣氛變得熱烈,所以這不能出現太重的音量。同理,劍舞《太極張三豐》也不能用中弱音和弱音,而是要體現出男性的剛勁和無畏。鋼琴演奏者在彈奏的時候,要充分利用伴奏織體力量將氣氛推向高潮。
(二)正確運用指法
鋼琴伴奏中,指法的運用十分關鍵,彈奏指法是否靈活取決于演奏者基本功的扎實程度。如果彈奏時指法靈活,曲子就會更加順利、流暢;相反,如果在演奏過程中出現技巧生疏、指法應用不合理等問題,就會影響整體演奏效果。舞蹈鋼琴伴奏中的指法在用來模仿古琴回音與裝飾音時,應清晰地彈奏出來,使其成為伴奏的一部分。如果指法不合理,彈奏出來的裝飾音就會變得很重,會讓伴奏的效果受到影響,因此在彈奏時,千萬不能忽視指法的運用。
(三)正確運用技術技巧
對于舞蹈伴奏而言,非連音奏法、連奏、斷奏是舞蹈伴奏中經常要用到的三種基礎性彈奏技術,是表現音樂比較重要的手法。在進行舞蹈伴奏時,要正確、準確運用這些彈奏技巧。例如:古典舞身韻教學主要通過斷奏方式伴奏,鋼琴彈奏中涉及很多回旋式的裝飾音,需要設計好彈奏指法,才能快速、熟練地進行演奏。為了保證手指的柔韌性,平時要勤加練習音階、裝飾音、雙音、和弦等鋼琴基本功,增強手指力量,鍛煉手指的靈活度,保持最好的演奏狀態。又如古典舞蹈中的水袖伴奏,其以連奏方式為主。因為,水袖是將長袖甩出,然后再收回抓住,線條很長。以快速沖抓袖為例,其一經拋出后到達一定距離就會自動卷回,以直線運動軌跡為主。在這種直線和平面運動過程中,需要使用很多連音奏法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水袖纏綿、柔美的美。營造正確的舞姿氛圍,猶如點崩劍,動作講究的是點與線,在這種情況下,要多用一些非連音的奏法,盡量和劍術的韻律結合,讓伴奏的旋律與舞蹈完美結合。
(四)合理運用呼吸
在音樂表演中,呼吸起著重要的作用。樂句是樂曲的節拍,如果某曲子有4個樂句,但是在彈奏期間缺少正確的呼吸配合,僅完全按照樂譜來演奏,忽視音符上標注的呼吸記號,那么一曲結束會讓人感到喘不過氣。猶如在朗讀課文時,要根據逗號和句號來恰當換氣,否則就會使人感到呼吸不暢。在舞蹈中如何正確地使用呼吸是一個難點,如果控制好呼吸,舞姿就會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讓人感覺賞心悅目;但如果呼吸控制不到位,舞蹈動作就會在換氣節點表現出生硬、局促的感覺,影響舞蹈的完整程度。舞蹈伴奏與呼吸的配合是一門實用型學問,進行舞蹈伴奏時,伴奏者要求仔細讀譜,為順利彈奏樂曲創造條件,然后要隨時注意觀察舞者的動作氣息,了解呼吸位置。要明白舞者在做動作時應在譜子哪個小節進行換氣,如果肢體動作是點、線、面,在動作臨界點舞蹈的氣息短促,那么此時的鋼琴伴奏觸鍵就要迅速,剛勁有力。舞者要根據舞蹈動作的需要調整呼吸,保證線條動作的連貫性,鋼琴伴奏要體現層次感、漸進性,氣勢磅礴。同時,要結合舞者動作幅度以及表演方式,靈活地調整呼吸換句,這個技巧是比較微妙的,需要伴奏者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只有這樣其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伴奏。
(五)合理運用踏板
踏板是鋼琴演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運用踏板不僅能烘托氣氛,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豐富鋼琴演奏的音色,其在舞蹈伴奏中較常使用。但踏板的使用不能太過隨意,如果沒有踏板會改變曲風,但是如果踏板太多也會過猶不及,毀掉整個演奏。只有做到正確運用踏板,才能使全曲層次清晰,情感真摯動人,達到伴奏的效果。
比如,《男兒當自強》這首樂曲氣勢雄偉。在伴奏過程中,左手往往擔任伴奏聲部的彈奏任務,可以彈奏出類似于鼓點般的聲音,就像是擂鼓一般,不停地敲打,使人緊張感頓生。左手八度的音符要彈得快,要有力量,這是一項技術活。舞蹈伴奏不像鋼琴獨奏或者聲樂伴奏,其需要反復的彈奏,因此光靠技術是不行的,肌肉會承受不住。因此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合理運用踏板來輔助彈奏,為伴奏增色。
二、良好的音樂表現能力
舞蹈鋼琴伴奏要引導學生掌握節奏、速度和旋律,把要傳達的內在情緒通過鋼琴音樂傳達出來。這就需要舞蹈鋼琴伴奏既要有高超的鋼琴演奏技巧,又要有很好的音樂表現力,可以通過音樂來調動情緒。運用多種形式將鋼琴音樂和舞蹈表演感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使舞蹈形象更加生動。只有生動的鋼琴伴奏音樂,才能激發舞者的激情。舞蹈鋼琴伴奏具有很多藝術特征,可以通過舞蹈風格、節奏與多元化情感來進行體現。
比如:舞蹈的鋼琴伴奏需要在舞蹈語言中融入樂感和技術,還要對舞蹈內容進行觀察,結合舞蹈的要求,適時彈奏出符合要求的旋律。在伴奏期間,鋼琴演奏者應結合各類演奏技巧,通過風格、節奏、速度以及和聲的編排來達到最好的效果。試想一下,比如某男生在跳古典舞《馴龍》時,鋼琴伴奏缺少力量,聲音很輕,左手伴奏不用和弦,這就破壞了《馴龍》中男孩子的陽剛之美的形象。如果一個教師只專注于演奏,忽略學生的動作和呼吸,就會影響樂舞的配合度和協調性,還會影響到舞者的情緒。鋼琴伴奏是舞蹈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不僅能幫助舞蹈教師對學生進行專業培訓,而且還能使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一名舞蹈鋼琴伴奏者需要具備良好的音樂表現力,用鋼琴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呈現感情、烘托氛圍,為舞蹈教學提供引導。
三、隨機應變和敏銳的觀察能力
鋼琴演奏能力是舞蹈鋼琴伴奏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其包括良好的音樂表現力、臨場應變能力、觀察力、音樂感知力等。這些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練習來獲得。這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綜合能力,需要在瞬間把大腦中的反應都用在鋼琴彈奏上,其沒有加工和修改的時間,是一次性的。如果舞者的動作太大,與之相適應的鋼琴伴奏就需要適度拉長,否則音樂和舞蹈的配合就會失去默契,呈現出違和感。這就要求伴奏者要有良好的洞察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對同一種舞蹈,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解與詮釋,呈現出的動作幅度也會不同。樂舞是一個有機整體,兩者不可分割,不能只用一種伴奏形式,要隨著舞者的理解來演繹不同的伴奏音樂。第一次伴奏的人因為沒有經驗,經常會自顧自地彈琴,根本不會抬頭去看舞步,這容易導致節奏過快或過慢,讓舞者無法呼吸。因此,伴奏者不但要聆聽自己的演奏,還應對舞蹈動作加以熟悉和揣摩,以情帶樂、以樂帶舞,將音樂和舞蹈形象充分體現出來,實現二者的完美融合。
舞蹈鋼琴伴奏不僅要根據舞者的節拍、節奏和速度彈奏出穩定的節奏感,還要具有良好的“預知”能力,能夠提前掌握舞者的各項要素,如呼吸節奏、動作頻率以及幅度比較大的彈跳等,不僅要掌握音樂彈性速度分寸,還要掌握與其相關的節拍重音。除此之外,需要注意舞蹈教師的指揮,伴奏者要和舞蹈教師配合,唯有如此,才能在不影響樂曲完美性的前提下靈活地做出反應。
四、多樣化的合作能力
舞蹈鋼琴伴奏和鋼琴獨奏不同,鋼琴伴奏非常重視協作精神,要求舞蹈與音樂相和諧,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課堂上,學習者應對舞蹈教師所提出的伴奏要求有正確的了解,結合舞蹈教師的要求進行現場伴奏,鋼琴伴奏者應積極配合舞蹈教師與學生,對于其音樂情緒如想象力、理解力、樂感等加以指導,從而讓學生意識到音樂和舞蹈中的各要素是可以相互結合的,如舞蹈線條、句法和呼吸等,使得學生在舞蹈中能夠產生最理想的音樂感受。舞蹈課的成功離不開舞蹈教師、伴奏、同學們的配合。舞者的表演是協同伴奏音樂同步完成的,而伴奏的音樂要和舞者的動作相配合,才能達到一種和諧、愉悅的狀態。因此,想要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鋼琴伴奏教師與舞蹈教師以及學生要建立默契的合作關系。
(一)與舞蹈教師的配合
舞蹈教師和伴奏教師是舞蹈教學課堂上主要的兩個角色,兩者都不可或缺。他們之間的配合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氛圍與教學質量。
其一,二者要一起準備新課,一起分析舞步的特性,結合不同舞步去選擇相應的伴奏,舞蹈教師應和伴奏教師互相溝通,一起分析樂曲與動作配合的協調性,還應對延長和縮短樂句的相關環節進行探討,應在學生和伴奏教師共同演奏之前確定音樂與舞蹈節奏的協調性,比如:是否存在氣口短、氣口長等問題,還要避免動作結束后音樂仍在繼續等問題。其二,在舞蹈課上,鋼琴伴奏教師應與舞蹈教師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二者處于同等位置,應互相尊重、學習,在教學中發揮鋼琴伴奏的積極作用。要按照舞蹈教師的要求去彈奏,不能為了自己的舒適,不服從舞蹈教師的指令,出現“音畫”不同步的情況,讓學生無所適從,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二)與學生的配合
舞蹈鋼琴伴奏和學生的合作,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其中最難掌握的是與學生舞蹈動作、速度、節奏等方面的配合。要使鋼琴伴奏與學生的動作練習協調一致,其一,要了解每種動作的節奏規律與訓練特征。其二,在教學期間,應逐步累積經驗,使得學生能夠提前對動作進行預判。如果伴奏速度過快,學生動作將失去連貫性,無法完成;伴奏速度太慢,學生的動作就會拖沓。一般來說,低年級學生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伴奏速度,一旦其不習慣伴奏節奏,首先就會表現在動作上,而伴奏者則可以根據他們的舞步來調節伴奏速度。針對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舞蹈技巧,節奏感也很強,能精確地判斷伴奏的速度,并根據伴奏的速度調節自己的舞步。雖然伴奏速度和舞步節拍的配合非常重要,但單憑這一點還不能判斷伴奏速度的適當與否,在給初學者彈奏伴奏時,要注意樂曲與其舞步的配合,控制節奏,使學生的舞蹈動作在節拍的范圍內更規范、準確、符合訓練要求;在給高年級學生伴奏時,要表現出輕松、自然的狀態,還要考慮表演、造型等因素,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用動作來表達內心的情感,這是最好的伴奏速度。當舞蹈力量集中于音樂的強擊點時,其他動作都會與音樂同步。伴奏常常會在一些重要的節拍上加以突出,但是在節奏感較差的情況下做動作,常常會出現“踩”不到點的情況,特別是弱起的動作,不是起早了,便是起晚了,這會破壞整體節奏。對這種類型的學生,可以采用“拖”“趕”的方式,要適應學生的節奏,讓音樂的節拍與舞蹈的節拍相匹配,當學生適應了拍點,就可以將這種變化的節拍慢慢地調整到正常的節拍。
五、即興伴奏的把控能力
針對舞蹈教學而言,學生不僅要掌握伴奏音樂的節奏,還要和舞蹈教師共同學習運用伴奏技巧的方法。對于學生而言,通過鋼琴伴奏能夠體會音樂的美感,所以鋼琴伴奏不是錄音機或木棒的替代品。在伴奏過程中,應注意姿勢與動作,比如伴奏教師在彈奏時,光看樂譜不看學生的動作會導致樂曲和舞步間發生錯位。教師在演奏的時候要注意觀看,用琴聲把他們帶到舞蹈中來,調動學生的情感,讓他們的激情燃燒起來。為避免舞蹈時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的發生,伴奏教師就需要按照舞步來演奏。如果出現舞者的舞步與樂曲相脫離,或者速度沒有達到要求,伴奏教師就要適時“調整”伴奏,與舞蹈進行配合。
(一)根據需要調整伴奏
在演奏期間,對不同的動作要求,伴奏教師應合理地調整伴奏時長與節奏,讓音樂和學生動作、呼吸保持同步,達到融為一體的效果。不同學生的體能和機能存在一定差異,為“掩飾”舞步缺陷,在練習時,伴奏教師要客觀看待,不可一概而論,要靈活調整伴奏音樂,彌補學生缺點。在許多練習中,一個伴奏音樂會被反復播放數十遍,這會讓演奏者與學生都感到乏味。所以伴奏教師可以在課堂引入更多的作品,長期使用同一作品時,也可以選擇轉調、花式變奏等方式,起到豐富音樂的效果,極大地激發舞者的熱情。在演奏時,要注重觸鍵、樂句的控制與劃分、氣息的流暢、合理的速度把握等,最大限度體現音樂美感。優美的音樂蘊藏在伴奏中,能夠使舞者在音樂中得到滋養,產生想要借音樂來表達作品的意愿。
(二)即興演奏曲目
結合鋼琴為舞蹈即興伴奏屬于比較特別的舞蹈伴奏技巧,在短時間里,準確地配和聲、配伴奏織體已不是一件新鮮的事情。在舞蹈課上,教師們往往會在臨時性的情況下,給學生講解一些動作,但手邊沒有合適的音樂,這時教師就會哼唱旋律,將其作為臨時的動作伴奏,對于教師哼唱的旋律,鋼琴伴奏者要一一記錄下來,然后配以相對簡單的鋼伴奏。
比如學生完成舞蹈動作時會有很長的呼吸延伸,若此時原譜并不合適,可以合理增加幾個小節或者幾個樂句等。即興伴奏需要伴奏者快速掌握舞蹈節奏,搭配合適的音樂,以最快的速度適應舞者的風格與情緒,要求視覺、聽覺、腦力以及動手實踐相統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伴奏人員必須努力學習,注重基礎技能的訓練,提升自己的藝術欣賞水平,提高即興編配能力。
(三)即興編創音樂
在實踐中,舞蹈鋼琴伴奏必須具有即興創作的能力,對于鋼琴曲、輕音樂、電影等音樂作品,應善于選擇、改編,提取符合舞蹈性格、情感、節拍節奏的音樂素材,鋼琴伴奏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也是促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舞蹈鋼琴伴奏教師要想找到樂譜就能彈奏,首先要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在此基礎上,還要對舞蹈的訓練與表演的客觀規律有一個較為全面地認識,追求視聽合一的舞蹈教學效果,使得學生舞蹈藝術表演能夠有更深的造詣,實現樂舞融合、聲情并茂。舞蹈鋼琴伴奏是一門藝術,其把伴奏音樂與舞者的創作結合了起來,并融入了舞蹈的藝術情感中,促進了學生的舞蹈表演。要想把舞蹈中的鋼琴伴奏演奏得好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名鋼琴伴奏往往要負責好幾個班級,而一節課要用到的樂曲有十幾首,且每一個動作都有對應的樂曲,動作間只有幾秒的切換時間,這幾秒的時間里,伴奏者要思考下一曲的內容、速度和情感,還要思考上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自信心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只有對自己充滿信心,集中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伴奏中,與舞蹈教師緊密合作,伴奏者才能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藝術素養。
六、結語
要成為一位優秀的舞蹈鋼琴伴奏者,不僅要掌握基本的音樂與舞蹈基礎知識,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藝術修養。同時,其還要有很強的配合能力,能和舞者產生共鳴,把鋼琴音樂和舞蹈藝術結合起來。想要把舞蹈伴奏工作做好,舞蹈鋼琴伴奏者就要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積極探索、實踐,不斷磨合,以達到逐步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紫千.五聲性調式與音腔化語言在中國古典舞課堂音樂創作中的運用分析——以《中國古典舞身韻巡禮鋼琴伴奏曲集》為例[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21(02):127-134.
[2]程沫.古典舞基訓鋼琴伴奏對舞蹈生促進音樂化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學術版,2021(15):189-190.
[3]雷雨虹.舞“樂”之美——淺探中國古典舞鋼琴伴奏音樂之特性與發展[J].北方音樂,2020(19):82-84.
[4]孫曉丹.伴奏音樂在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中的作用及曲目選擇[J].北方音樂,2020(1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