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民間音樂是我國在悠久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優秀傳統文化,傳統民間音樂記錄著人們的生活,見證和傳承著歷史。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對我國傳統民間音樂進行傳承和創新是當前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為了進一步研究傳統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的發展路徑,本文以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為例,從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進行傳統民間音樂傳承創新的重要意義入手,論述了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地域性特征,并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了陜西傳統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進一步根據這些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陜西高校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傳統民間音樂傳承發展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民間音樂 "高校音樂教育 "傳承與創新 "傳統音樂文化
中圖分類號:J60-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3)06-0101-04
高校音樂教育教學是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幫助學生接觸音樂文化,促進學生建立良好人格的重要渠道。近些年來,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高校音樂教育也逐漸將傳統民間音樂教育放到學生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要位置。但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世界各區域之間文化交流和碰撞越來越劇烈,傳統音樂文化也受到了外來音樂文化和流行音樂文化的巨大沖擊。傳統音樂文化作為我國時代發展的優秀文化積淀,對我國的文化建設有重要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應對傳統民間音樂文化面臨的挑戰,促進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與創新,對增強我國人民文化自信有重要意義。
一、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進行傳統民間音樂傳承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
高校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民間音樂文化,對學生進行傳統音樂文化的熏陶,有利于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傳承傳統文化、創新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力量,我國傳統民間音樂文化要想走上世界的舞臺,在當前的文化浪潮中屹立,就必須依靠學生的力量。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兒女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努力拼搏、艱苦奮斗的偉大成果,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早已經是中華民族在新時代不懈前行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集合了中華民族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進行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就是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尊重中華民族的歷史精神和意志,就是滿足中華民族的文化需要。中華民族永遠無法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發展的活水源頭。
(二)保留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語言文字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傳統民間音樂文化在不同的地區有眾多不同的類別和分支,其中很多的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了我國少數民族世代流傳的語言和文字,在當前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大背景下,很多少數民族的語言傳承需要依靠音樂的形式。為了保護這些古老的文字和語言不被文化之間的交流埋沒,通過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融入傳統民間音樂,促進傳統民間音樂的交流和傳承,已經成為傳統民間語言文化保存與流傳的重要渠道。不僅如此,由于普通話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再加上交通的便利和經濟的需求,很多少數民族也在逐漸學習普通話,這讓少數民族傳統語言文字出現了消失的趨勢。但是普通話的推廣勢在必行,這是當前少數民族語言保存面臨的巨大挑戰。每一種傳統語言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粹,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是國家和社會進行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利用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揚,留存少數民族地區的語言文字,能夠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提高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傳承少數民族的語言讀音和文化。
(三)促進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
傳統民間音樂文化不僅僅代表傳統語言和文字,其本身也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朵絢麗奇葩。傳統民間音樂是我國人民在五千年發展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記錄著人們的生活、習俗,見證著人們在歷史中的各種活動。每一種傳統民間音樂都是我國優秀文化畫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對于建立我國人民文化自信有重要的意義。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傳承民間傳統音樂文化藝術,能夠有效促進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并在其中融入時代的印記,豐富傳統音樂文化的內容,實現傳統民間音樂的創新和發展。對于高校來說,傳統音樂文化也為學生的音樂教育教學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傳統民間音樂文化與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之間的聯系是相互的,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能夠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發揮積極推動作用。相反,傳承民族音樂的文化也是實現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基礎。傳統文化在現代教學中傳承與創新,現代教學在傳統文化中發展與進步,是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素養和品質
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而傳統音樂文化更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中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傳統音樂文化,其中蘊含的豐富思想和人文精神能夠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民族民間音樂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培養其良好的情感品質,學生通過在高校的音樂學習,可以了解我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區出現的傳統音樂,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綜合品質提升。
二、陜西傳統民間音樂具有的地域性特征及其面臨的挑戰
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地域性分類根據陜西的地域分布分為了三個部分,分別是陜北、關中和陜南。這三個地區都有各自的傳統音樂特色,共同形成了陜西別具一格的民間音樂風格。
(一)陜北——民歌為主要代表
陜北地區的傳統民間音樂風格以眾多的民歌為主要代表,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陜北地區形成了曲目眾多的地方民歌。同時,陜北也是陜西在音樂領域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地區。陜北民歌具有數量多、歌手多的特點,并且陜北民歌也對我國流行音樂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我們熟知的《陜北民歌選》《綏德文庫》《陜北民歌大全》等都屬于陜北民歌中的精華,其中包含著上萬首陜北民歌,由此可見陜北民歌在我國傳統音樂藝術中的地位和重要影響。
(二)關中——以戲曲和器樂為主
關中地區的民歌數量遠遠不如陜北地區,在傳統民間音樂的影響上也遠不能跟陜北相比,但關中作為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其自身的特點。關中在傳統民間音樂的發展中主要以戲曲和器樂為主,戲曲是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五千年歷史發展中,我國戲曲種類達到了二十三種,但僅僅關中地區誕生的戲曲種類就達到了十二種,因此,在戲曲舞臺上,關中地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三)陜南——民歌體裁眾多
陜南地區沒有數量眾多的民歌,也沒有誕生各種戲劇,因此,在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舞臺上,陜南地區的影響力相對較弱。但是陜南地區誕生了多種的民歌體裁,例如:眾多民歌小調、號子、山歌等,眾多體裁形式的民歌構成了陜南民間音樂的地域特色,也在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畫卷上勾勒了多姿多彩的一筆。
(四)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發展面對的挑戰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發展也面臨著眾多挑戰。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深了對外開放的程度,全面放開自身的經濟和文化,在接受優秀外來文化的同時,也無法避免對自身的傳統文化有所忽略,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在音樂方面。20世紀80年代,大量的流行音樂傳入我國,對我國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流行音樂的發展空間得到了極大擴展,也讓人們有更多機會接受流行音樂文化。流行音樂文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流行音樂的大肆傳入,會讓傳統民間音樂的生存空間變得狹小。這是陜西傳統民間音樂在流行音樂趨勢下面臨的重大挑戰。除此之外,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種類豐富、體裁多樣化的特點,使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缺少了優秀的專業人才,從傳承的角度來說,陜西民間音樂絕大部分是通過當地少數民族口口相傳的形式進行的,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環境發展的影響,這種民間音樂的傳遞受到了一定程度阻礙。
三、陜西傳統民間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的發展現狀和主要問題
利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促進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發展,通過陜西傳統民間音樂完善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內容,已經是高校音樂教育發展的重點任務和方向。但是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深入融合陜西傳統民間音樂還存在一定問題,需要不斷改進。
(一)音樂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絕大部分高校仍然沿用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導致音樂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極大影響了傳統民間音樂與現代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融合。當前時代是多媒體時代,很多高校音樂教師意識不到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設備對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作用,沒有依據時代的變化對自身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更新,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現代音樂知識,同時也阻礙了學生了解傳統音樂文化。互聯網是當代學生接受新事物、欣賞新事物的重要渠道,對于傳統音樂文化與現代音樂教育教學融合來說,互聯網技術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不使用新技術,一味采用傳統教學方式,會對學生正常學習造成阻礙。
(二)學生沒有深入了解陜西民間音樂傳遞的文化內涵
當代高校很多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深入了解過陜西民間音樂藝術,對陜西傳統音樂文化沒有興趣,不愿了解,這也是當前陜西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傳承創新的重要阻礙。要想在當前時代下加強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陜西民間音樂文化的發展,就必須改變學生輕視傳統音樂文化的觀念,提起他們對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興趣。
(三)學校缺乏精通陜西民間音樂的優秀教師
雖然很多高校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構建了傳統音樂文化的教學內容,也制定了相關的教學政策和體制,但是學校在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中缺乏精通陜西民間音樂的優秀教師資源,這極大阻礙了陜西傳統民間音樂教學的進行。
四、陜西高校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傳統民間音樂傳承發展的創新策略
(一)優化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民間音樂的重視
陜西地區少數民族豐富,傳統民間音樂地域特色十分明顯,要想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加強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就必須從根本上優化陜西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對于傳統民間音樂的重視和理解。時代是在不斷前進的,文化同樣在伴隨著時代不斷豐富和發展,傳統民間音樂文化作為我國文化寶庫中脆弱的一環,面對時間的變遷和文化沖擊,其生存和發展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在教學理念方面,要改變過去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對于傳統民間音樂的忽視問題,要把我國優秀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放在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要地位,只有深入了解了自身國家的傳統音樂文化,才能更好地學習世界音樂文化,進而不迷失在世界音樂文化浪潮中。高校應該在音樂教育教學中提升學生對于傳統音樂的重視和理解程度,潛移默化地加深傳統音樂文化對于學生的影響。在高校的教學體制中,需要對音樂教育理念進行進一步優化,高度重視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作用,音樂教師也應該在教學中給學生灌輸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概念和意義,讓學生認識到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魅力,加深學生對傳統音樂的熱愛。
(二)重視陜西民間傳統音樂課程內容的構建
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中加深陜西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必須建立健全科學完善的傳統民間音樂課程機制,打造豐富有效的陜西傳統音樂課程內容,更新傳統音樂教材,將傳統民間音樂與現代教學機制深度融合,讓學生有良好的傳統音樂教育教學氛圍。當前我國高校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普遍更加重視西方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在音樂教學體系的構建上也習慣以西方的音樂教學體系為參照,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高校應該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優勢和地域優勢,結合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特色,打造完善的傳統音樂教學機制,增加學生接觸傳統音樂的機會。除此之外,高校在音樂教學內容和教材選擇上要做好中西結合,不能顧此失彼,一味地注重西方音樂理論的教學,要充分在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陜西傳統民間音樂內容,并根據陜西傳統民間音樂的內容和特點,在音樂教材的選定中加入具有代表性的陜西傳統優秀音樂作品。陜西傳統民間音樂分支眾多,高校要注重傳統民族音樂資源的挖掘,要做好原有民族音樂文化的延伸和總結,使學生對教材中民族音樂的魅力有深刻理解,進一步促進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情,傳承民族文化的內涵,要使西方音樂和傳統民族音樂在教學上進行融合,實現傳統音樂的創新和發展。
(三)大力引進精通陜西民間傳統音樂的優秀藝術人才
要想在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陜西傳統音樂文化素質培養,就必須大力引進優秀的、精通陜西民間傳統音樂的人才。在高校學生的培育工作中,教師是最主要的力量,傳統民間音樂文化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受到了巨大沖擊,能夠精通陜西民間傳統音樂的人才越來越少,絕大部分掌握陜西傳統民間音樂藝術的人并不具備高校教學資質,但是這并不代表高校不能請這一類民間人才對學生進行傳統民間音樂藝術的教學和培養。高校在大力引進優秀民間音樂理論教師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民間音樂人才的挖掘,讓精通陜西民間傳統音樂藝術的人才在學校舉辦講座。豐富學生接觸陜西傳統音樂文化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傳統音樂體驗。除此之外,高校音樂教育作為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渠道,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留存和發展有重要的使命和責任。高校應該組織音樂教師深入民間,對陜西傳統民間音樂資源進行挖掘,收集民間傳統音樂的資料,豐富高校傳統音樂教育教學資源。在音樂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要了解學生對于傳統音樂的接受程度,發掘對傳統民間音樂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并進行重點培養,從根本上促進傳統民間音樂藝術的傳承。從這一點上來說,高校不僅僅要加強傳統音樂人才的引進,更加要注重傳統音樂人才的培養。
(四)舉辦豐富多樣的民間音樂文化活動,促進民間傳統音樂的交流和學習
良好的傳統音樂文化氛圍是高校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基礎和必要條件,為了滿足學生對于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需求,增加學生接觸傳統音樂文化的機會,高校應該舉辦豐富多樣的民間音樂文化活動,例如:民間音樂文化節、陜西傳統音樂知識講座等。豐富多樣的傳統音樂活動形式不僅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多學習傳統音樂的機會,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傳統音樂文化,同時還能夠促進學校傳統文化風氣的建設,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建立良好人格,接受傳統人文精神洗禮,提升自己的綜合文化素養和良好品質。要想更好地進行傳統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僅僅掌握理論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高校有充足的物質資源和文化資源,能夠為學生接受傳統音樂文化提供優良條件,例如:傳統音樂演奏會、音樂會、文化交流活動節等。可以借助高校的禮堂、音樂廳等場所開展活動,讓學生豐富在高校中的精神生活,提升高校教育教學品質,同時還能進一步促進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五、結語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民間音樂藝術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的歷史見證,也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時代的前進讓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受到了影響,但是通過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大力促進傳統民間音樂文化的創新和發展,為傳統民間音樂藝術注入全新的活力,培養優秀的民間音樂人才,必然會為傳統民間音樂藝術的傳承和創新提供強大的支撐。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國優秀傳統民間音樂藝術必將會隨著時代前進的腳步而不斷發展創新,在世界文化舞臺上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輝。
參考文獻:
[1]白艷.陜西民間音樂文化在學前音樂教育領域中的價值研究[J].北方音樂,2018(07):136-137.
[2]馮巧雨.電視傳播與陜西民間音樂的發展創新[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9(11):120-122.
[3]陳曉艷.陜西民間音樂資源的旅游滿意度分析研究——以陜北民歌為例[J].新西部(中旬刊),2018(09):34-36.
[4]羅旭.數字時代下民間音樂藝術的保護與傳承對于西洋音樂文化植入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9(11):43,55.
[5]班一.馬街書會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的調查與啟示[J].北方音樂,2019(11):13,20.
[6]王健健.互聯網+背景下數字化技術在陜西民間音樂發展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11):139-140.
[7]孫璐璐.試論陜西民間音樂的地域特征與生成背景[J].北方音樂,2017(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