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侗族南部方言區留存著大歌、琵琶歌、牛腿琴歌、敘事歌、攔路歌、酒歌、兒歌、侗戲等傳統音樂。這些音樂大多與侗族女性有密切關系,以歌為例,大部分侗歌或由女性傳唱,或是男女對唱,或為男性因女性而唱。南侗女性的重要人生禮儀中都離不開音樂,可以說,南侗女性的一生就是與侗家音樂相伴的一生。
關鍵詞:南侗" 人生禮儀" 女性音樂
中圖分類號:J605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統計,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之一的侗族有近350萬人口,主要生活在貴州、湖南、廣西、湖北等地區。侗語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其內部又分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南部方言區主要指貴州的黎平、從江、榕江;湖南的靖州、通道;廣西的三江、龍勝等地,通常簡稱為“南侗地區”。南侗地區有豐富的傳統音樂,如大歌、琵琶歌、牛腿琴歌、敘事歌、攔路歌、酒歌等。歷史上,這些歌種多以女性為中心,與侗族女性有著密切關系。
侗家人在一生中會經歷一些重要階段。同許多民族一樣,這些重要的人生階段都會有特定的儀式,即學術上講的過渡禮儀。對于南侗女性來說,一生中重要的過渡禮儀有誕生禮儀、戀愛禮儀、結婚禮儀、天年禮儀等。這些人生禮儀都離不開音樂。
一、誕生禮儀中的音樂
誕生禮的一項重要儀式是在嬰兒滿月的時候進行,也就是俗稱的“滿月禮”。滿月當日,親朋好友帶禮物來道賀,主人設豐盛宴席款待,稱為滿月酒。侗族南侗在新生嬰兒滿月當日會舉行滿月之禮,(儀式從對歌開始)長輩會為新生嬰兒大擺宴席(宴席在外婆家辦)。滿月禮舉辦過程中,除了給新生嬰兒舉行特定的過渡儀式,當然還有特色而有趣的環節——對歌(新生嬰兒奶奶和外婆們之間的對歌),如譜例1。
樂曲開頭第一句“哎頂哎”就唱出了攔路歌的旋律之一,在對歌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同一旋律進行回對。調性為C宮羽調式,樂曲音列為低音la、do、re、mi,旋律以級進方式進行,較為平緩,潤腔較少,多為一字一音,結構短小,領唱句+三個樂句+結束句。南侗攔路歌的曲調不是很豐富,唱攔路對歌最重要的還是演唱者要有同曲異詞的即興能力。
在南侗地區,攔路歌是比較普遍的,傳統的侗寨一般是相對比較封閉獨立的存在,村寨村民所生活的地方安全系數較地,基于此原因,在有外來客和陌生人的時候,村里的人則會在村里的進出口(寨門)設下障礙物(一般是竹竿、草標、樹枝、拉繩等物)唱攔路歌。其功能主要有三種:一是儀式性功能,設一個儀式性的障礙物,掃除外來游客帶來“不干凈”的東西,怕給村寨帶來禍害。二是溝通性功能,試探性地打探來客緣由,用對歌的方式溝通。三是娛樂性功能,也表示一種禮節,當下侗寨攔路歌主要表示熱情歡迎,主人設下攔路障礙物,客方唱開路歌,主方唱攔路歌,一唱一答,旋律簡短、歌詞幽默。這一形式主要為了展示或者考驗各自的歌唱能力、應變能力和禮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攔路??头较扔觅澝佬愿柙~贊美主方,示意讓主方開路,主方則用俏皮性歌詞為難客方不讓過。
孩童階段,基于孩童的聲音、記憶力、童真等年齡方面特征,這個年齡階段的小朋友聲音是干凈、清脆、稚嫩的,所唱之歌就比較簡單,旋律較為平緩,曲調活躍,節奏性強,結構較為短?。ㄒ话憔鸵坏絻蓚€樂段)。歌詞上多為一字一音,有些少的上下滑音,沒有過多復雜潤腔,就是對一些日常生活的直接描述,沒有過多去修飾。如下歌曲《青蛙歌》節奏感就比較突出,在每個樂句后都有“geal geal”的節奏,再加上演唱時小朋友跟著節奏左右搖頭,更突出了小朋友的天真可愛,如譜例2。
二、戀愛禮儀中的音樂
戀愛禮儀也就是通常舉行成年禮后,以成年人的身份進入社會,以世俗所認為的“正規”年齡進行社交、行歌坐月。成人禮是青少年進入成人社會的通過儀式,它以青年生理成熟為基礎,結合社會人的角色期待而舉行過渡禮儀,也標志著從一個身份到另一個身份的轉變。轉變過渡過程中,南侗地區的侗家人少不了的自然是歌聲,如在從江縣西山鎮頂洞侗寨,在農歷的七月十四日為村里年滿14歲至16歲青年男女舉辦成人禮,成年禮并不是每年都舉行,會等孩子成長到適合舉行成年禮的時間,但一般會時隔兩年左右。村里所有舉行成人禮的姑娘的家里長輩要準備一些彩蛋和腌魚,男孩家里則會準備一些糖果和飲品。母親為姑娘穿戴上精美的服裝配飾,成人禮當日,姑娘才可以穿上侗裙(之前不可以穿),男孩則穿上白凈的襯衫,青年男女身著盛裝載歌載舞。參加成人禮的侗族青年男女會在村寨里的街道上、花橋里唱攔路歌,在鼓樓下唱大歌。
雖是同一區域不過幾十里路的村寨之間,習俗文化、生活習慣亦有著一些差異。如離從江縣城幾公里路程的芭扒村又與頂洞村的風俗文化有所不同。芭扒村雖沒有舉辦成人儀式,但到了侗族意識上談婚論嫁的“法定”年齡,父母就會拿出提前為她(他)們準備好的服飾,讓他(她)們著裝打扮,參與集體的社交活動。芭扒村的社交活動一般是節假日、春節期間舉辦的一些民俗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和當地吃相思的習俗中,當地會有較大的歌唱活動。2022年2月3日(大年初三春節期間)在芭扒調研中,她們在春節前后一個多月會有大大小小鼓樓對歌的集體活動。在此期間,夜幕降臨,村寨里的臘漢臘乜會互邀至鼓樓對歌(村里分上、中、下寨,一般是臘漢先邀請臘乜,相互邀請)。但邀請之前他們也不是無組織的,一般她們會在各自歌隊隊員里默認一兩個唱歌比較好、組織能力強、社交比較廣的人作為領頭人,由這個領頭人去組織、聯系和統籌。進入鼓樓對歌之前,臘漢會吹著蘆笙到被邀請的區域迎接臘乜,臘乜們聽到臘漢的蘆笙聲就紛紛出門。屆時他們分別會以“主”和“客”的身份進行對歌(唱“攔路歌”和“開路歌”),有時點到為止,有時意猶未盡,如譜例3。
開頭的“呃標哎”從江芭扒一帶的攔路歌曲調,曲調羽調式,旋律線條篇幅較短,起伏小,旋律進行較為柔和、平緩;在歌詞上,運用分節歌手法,同一旋律唱三段歌詞,歌詞在內容上稍作改變;在形式上,“主”唱“攔路”和“客”唱“開路”曲調要一致,唱段數量相等,歌詞對答要準,曲調由“主”唱“攔路”為準。當然唱了攔路歌后,相對地就會有開路歌,如譜例4。
攔路對歌環節后,進入鼓樓對歌前,“臘漢”會吹著蘆笙迎接“臘乜”,后進行攔路對歌,這樣的攔路對歌表示對被邀請者的重視。臘漢臘乜進入鼓樓“登渡”(對歌)?!霸律狭翌^,相約鼓樓后,坐在篝火旁,歌聲繞懸梁?!惫臉窍隆Ⅲ艋鹋裕D漢臘乜用歌聲傳達內心情意,以歌交友,以歌傳情。鼓樓對歌是臘漢們對喜歡臘乜的邀請,唱得好、長得好、性格好的臘滅歌隊常常是臘漢歌隊爭相邀請的對象,鼓樓成為他們彼此相識相知的地方。鼓樓下的歌聲娓娓道來,那涓涓沁人心田的歌聲中有人相識、相知、相悅。鼓樓對歌可以說是侗族青年男女感情的初次“集體相會”。
“嘎得樓”(譯為“鼓樓下的歌”),是對“嘎嘛”“嘎老”“嘎頂”“嘎所”“嘎祥”等的統稱。侗族男女青年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開始進入鼓樓對歌,青年男女所唱的就是以愛情為主的歌,有相對應的曲調和歌詞內容。鼓樓對歌的歌曲旋律一般起伏較小,旋律進行較為平緩、柔和,多以級進為主,輔以四度、五度、七度音程潤腔。結構上一般由“果(組)、枚(首)、僧(段)、角(句)”構成,三首為一組,一首一般為三段,一段一般由三句構成,一般在鼓樓對唱時,男女歌隊以三首為一組或三句為一段落,是一種基本固定的程式套曲,注重的是歌詞內容表述,如譜例5。
《情人歌》由三個樂段(樂段:領唱+合唱+段尾)構成,音域為(低音sol、低音la、do、re、mi、sol),曲調為D宮調式,旋律音調以窄腔音列和低音小腔音列為骨干。高聲部終止一般落在低音la和do音,低聲部終止在低音la上。高聲部主旋律的起伏較有彈性,有四五度的跳進上下滑音潤腔、七度的跳進再向下滑潤腔,這些都是高聲部在演唱時區別于低聲部旋律潤腔特點。還有尾句是“嘎得樓”,每首每個樂段都會有的拖腔,少則六七個,多則30個小節左右的拖腔,侗族男女唱“嘎得樓”雖然有固定性的程式套曲和歌詞,但考驗的是演唱者記歌曲數量,記歌詞的能力,還有歌曲潤腔的演唱,在歌曲的篇幅、旋律的潤腔、歌詞的理解程度上都比兒歌、攔路歌難度系數大一些。
這首歌是鼓樓對歌時女性對男性所唱的歌,從歌詞大意中可以體會到唱這首歌時侗族女性對愛情的渴望和無奈,心中之千思萬想,只能借歌聲來傳達,同時也體現了女性在愛情方面的自卑感。
侗族青年男女行歌坐月自古皆然,在以前夜晚或歌會后,姑娘們會三五結伴集中到一家,邊學紡紗邊拉家常。他們以歌達情,以歌傳情,如朱熹《詩集傳·序》中曰;“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雹俣奔遗D漢臘乜亦是如此。這時在走姑娘竄寨子的臘漢,看到哪家亮著燈、紡紗聲、嬉戲聲便會帶著牛腿琴和琵琶前來,行歌坐月,有的談笑嬉鬧一陣就會離去,有的則談情唱歌到深夜甚至天明。夜深人靜,歌聲娓娓交談、如泣如訴,琴聲婉轉悠揚。當然,隨著社會不斷變化與發展,通訊、交通、交往等方式變化,相比傳統年輕人的“集體交往”、紡紗交流的交往方式,現在年輕人以更便捷的方式交流交往。雖生活方式在改變,但以歌交友、以歌傳情的情態仍在延續。南侗抒情性牛腿琴歌內容多以歌唱愛情為主,特別是在行歌坐月時。
進入戀愛階段的女孩子,聲音過了變聲期,聲音柔美,歌聲細膩委婉,伴著牛腿琴的獨特音色,聽起來更深入人心。在《遇到阿哥心徘徊》的樂曲中,我們能感受到侗族女性在表達愛情時委婉又帶些直接,心里想與對方有因果,但又害怕對方不中意自己,所以在歌詞中用想象性的詞來示意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結婚禮儀中的音樂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各地區的結婚禮儀習俗各色各樣,豐富多彩。中國古代漢族在婚姻禮儀上有“三書六禮”,“三書”即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即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侗族作為少數民族之一,在婚禮儀式上雖沒有古代漢族禮儀的繁瑣復雜,但也有其自己特色的一套婚禮俗程。當然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模式變化,各民族文化間相互交融與吸收,在禮儀民俗文化中會有相互吸收借鑒,但也會保有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之處。侗族的婚前儀式有,采納(男方父母會托一位家族里有兒有女的男性到女方家問親)、納征(擇日男方會挑個吉時挑鴨子和一些煙酒糖果到女方家,算是定親)、請期(在雙方意見下,找風水先生選良辰吉日)?;槎Y要舉辦三日,全村同慶,接親和迎親男女雙方會穿著呈暗紫色的亮布侗衣。侗族接親有一個重要的交流娛樂環節——攔路對歌(男方接親隊伍到女家迎親時要唱“開路歌”,女方則唱“攔路歌”)。它是侗族的禮儀,同時也是雙方親家間的交流。這樣的交流有時是點到為止、有時意猶未盡。攔路斗歌通常以迎親隊伍的歌盡詞窮、強行闖關而結束,在賓主雙方的歡笑聲中,婚宴在鼓樓下的曬壩上隆重擺開,敬酒歌、猜拳聲此起彼伏。待客人散去,新娘新郎家意猶未盡的親屬相約而坐,繼續斗酒斗歌,為新人祝福,同時也為自己孩子親事而感嘆,以歌唱的方式來敘述內心所想,如譜例6。
在南侗地區,特別是喜事宴席中,待賓客消散后,就會看到還有那么一兩桌婦女還在猜拳,還有隨著酒意而來的歌聲,這也是侗族女性生活忙碌之外不多的暢所欲言之時。這首酒歌就是在酒桌上親家之間為自家兒女說親的謙之詞,在祝福新郎新娘之時,也在為自己還未成家立業的子女而憂心,也體現了侗族女性一輩子為自己、家庭、孩子不停地忙碌著,休閑時刻都在用歌聲的方式為子女說親事。
婚禮是人的終身大事,各民族都非常重視?;槎Y中常常有歌舞活動以示慶賀,有些民族更有專用的整套歌曲和嚴格的程序規定。侗族南侗的婚禮儀式有不一樣的歌唱環節,例如,在榕江縣的車江三寶侗寨,結婚當日,親朋好友會著裝打扮到新郎家男弦女歌、男弦男歌的對歌。如車江琵琶歌唱的《報到寧同杠》,歌詞大意(女)唱:靜靜地聽我唱支歌,勸個同輩人,若你郎哥心頭會想,且送幾句良言吉語,讓妹我,日后留念想。
(男)唱:白天上山干活,想到你良言吉語,再遇煩事,哥我也會感到心頭暖,不知如何讓妹放棄戀他,心歸和哥結連理。
(女)唱:妹我獨自走路,如何實現,妹我在后陪伴,哥且走在妹跟前,相伴一路笑語,讓那旁人來羨慕,如今娘(郎)單身,成了欠缺女(男),我也指望時來運轉,如今得郎相伴,我的一生才圓滿。
這首榕江縣車江琵琶歌《報到寧同杠》是男女對唱的形式,在筆者調研中觀察到,唱歌的人并沒有新人(現在很多年輕人幾乎不會唱),現場幾乎是已婚人士到新娘新郎家給新人祝福,以新人的身份歌唱。歌中唱自己的感情圓滿,同時也在勸同輩人也能遇到知情人。
四、天年禮儀中的音樂
南侗女性的天年生活也并不是很閑暇,可能是一輩子的勞作習慣,也可能是生活需要,身體硬朗的人每日都還會繼續做些農活,但閑暇時會三五人聚在一起,聊天、唱歌,所唱之歌也不再只是情愛之歌,回憶歲月過往流年,她們更多的是唱萬物之起源,唱民族之歷史,唱英雄之業績,唱心中之情感。她們含飴弄孫、教導小輩們唱歌、學歌,把祖輩的歌教授予她們。青山依舊、晚霞落日,“她”的一生,就是侗族女人的一生。她們和男人一起用智慧和勤勞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侗族文化。侗族女性從出生、戀愛、結婚、至耄耋之年,其一生中的重要時刻都離不開歌。她平凡而偉大的一生,是南侗傳統音樂傳承的主導力量,如譜例7。
這首歌雖唱的是“祝英臺”,但實則是在訴唱人生,從歌詞中可以看出,侗族女性唱了一輩子的歌,但也會厭煩,想換不一樣的歌種唱一唱。
五、結語
在南侗傳統社會中,節日和禮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頻繁而隆重,可以說,南侗社會就是個禮俗社會,人們的日常交往往往具有儀式感。南侗女性的滿月儀式、婚禮儀式到天年儀式都離不開音樂。南侗女性的一生可以說就是與音樂相伴的一生。
參考文獻:
[1]樊祖蔭.中國多聲部民歌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
[2]冀州,王承祖.侗歌在巴黎[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3.
[3]吳定國,鄧敏文.蟬聲中的文化——侗族大歌拾零[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5.
[4]張中笑,楊方剛.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3.
[5]普虹.侗族音樂與民俗[J].中國音樂,1989(02).
[6]田聯韜.侗族的歌唱習俗與多聲部民歌[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2(03).
[7]吳媛姣.南部侗族地區民族音樂概觀[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5).
[8]吳遠華.民俗生活視域下的侗族民間音樂功能論[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22(02).
[9]薛良.侗家民間音樂的簡單介紹[J].人民音樂,1953(12).
[10]徐新建.“侗歌”研究五十年[J].民族藝術,2001(01).
[11]趙曉楠.傳統婚俗中的小黃寨侗族音樂——對小黃寨侗族音樂的文化生態考察之一[J].中國音樂學,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