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林業科研技術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林業苗圃新技術得到應用和推廣,對苗木的生產力產生積極影響,種類豐富的苗木適應市場需求,促進了林業產業的發展。林業育苗是林業苗圃生產的基礎,基于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的應用價值,本文對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的應用要點展開分析,積極探索林業育苗新技術的推廣途徑,使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發揮出最大價值,提高林業產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林業;育苗技術;技術推廣
結合林業苗圃育苗實踐可以發現,在育苗中使用新技術能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有利于林業產業發展。目前林業苗木市場需求廣泛,對不同規格、不同樹齡的苗木都有需求,苗木的市場包括應用于綠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方面,因此種類齊全的苗木才能滿足市場需求。隨著育苗技術的不斷提高,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容器育苗技術等新技術,如何助力育苗新技術最大范圍應用和推廣是目前林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1 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應用價值
1.1適應市場需求
近年來生態環境建設得到高度重視,在政策扶持下,林業苗木需求廣闊。綠化工程的規劃設計要求林苗種類更加豐富,林業苗圃單一的苗木種類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要使林業苗圃提高經濟效益,由單一苗木轉變為多種類型的苗木,需要應用育苗新技術。育苗是林業生產的基礎,應用新技術有利于提高林業苗圃的苗木產量和質量,適應復雜的市場需求,苗木同質性嚴重影響林業苗圃的經濟收入和市場競爭力,只有運用新技術,才能提高林業苗圃的生產力,發揮出林業產業的巨大潛能。在市場需求的驅動下,林業產業發展需要更新育苗理念,應用新技術縮短林苗生長周期,形成種類多元的苗木發展格局。由于林業產業有利于綠色生態建設,因此林業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林苗的需求會不斷增長。
1.2提高苗木生產力
要想促進林業苗圃的發展,在育苗工作上應提高重視,積極采用新技術進行育苗,擴大林業苗圃生產規模。育苗新技術不僅可以提高育苗工作的效率,最重要的是在林苗培育中可以有效提高林苗的成活率,縮短培育時間,提高苗木生產力。一些林業苗圃是林農在自留地上自行種植的苗木,由于缺乏科學的育苗技術,林苗培育難度很大,成本高,難以擴大生產規模。傳統的育苗方式是利用蜂窩育苗袋或塑料袋培育林苗,這種方式限制了林苗的生長發育,導致林苗根系弱,枝葉纖細,成活率低。這種育苗方式培育的林苗質量不佳,不能滿足林業的市場需求,因此提高育苗技術水平有利于林業苗圃的發展。育苗新技術根據不同地區土壤特點采取不同的育苗方法,使用現代化設備進行育苗,讓苗木生長更加壯實,適應生長環境,提高成活率。
1.3提高科研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隨著林業產業的發展,林苗培育的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林業產業正朝著科學栽培的方向前進,無形中對林業技術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業市場需求廣闊,應用先進的育苗技術勢在必行,因此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改變傳統的培育方式,推進高水平育苗技術發展,實現林業苗圃高產量發展。生態建設、經濟建設的目標推動著育苗技術的發展,運用生物技術和林業技術培育出質量更好的苗木。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致力于建設美麗中國,因此,林苗培育科學研究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使科研成果不斷創新。
2 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的應用要點
2.1容器育苗技術
容器育苗技術是通過調控根系實現快速培育林苗的技術,利用容器培育的林苗成活率很高,苗木長勢好,可以直接移植到土地中,不需要二次修剪。容器育苗打破了氣候條件的限制,在溫室或大棚里培育林苗,可以人工調節林苗生長的溫度,選擇最適應林苗生長的氣溫,促進林苗快速生長,縮短林苗培育的時間,林業市場無論在任何季節都有充足的林苗供應[1]。容器的材料有草盆、紙盆、泥盆等,可以直接移植到土地中,塑料盆需要取下容器栽培。容器內帶有一部分土壤,林苗和土壤一起栽種到土地中,不會破壞林苗的根系,增強林苗成活率,林苗可以快速適應從容器到林地的生長環境,根系生長更快。容器育苗技術對配置土壤有一定要求,包括黃心土、泥炭、腐殖質土等多種土壤,并加入比例合適的肥料,營養土有利于林苗發育生長,因此推廣容器育苗技術時,需要推廣人員加強對林農的培訓指導。很多生態工程建設需要在環境惡劣的地區植樹造林,如鹽堿地和荒漠地區等,容器育苗技術使林苗脫離惡劣環境培育,取得更好的生長效果。
2.2高位嫁接育苗技術
高位嫁接育苗技術是將樹木的枝芽嫁接在砧木上,從而快速長出樹冠來培育林苗的方式。目前用于城市美化的苗木需要長時間生長才能達到美觀的效果,采用高位嫁接育苗技術,可以有效縮短育苗時間,滿足城市綠化的需求。嫁接的枝芽要從健壯的林木上修剪,修剪后及時嫁接,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修剪的最佳時機是春季林木發芽之前。嫁接的砧木經過試驗后選擇與苗木親和力強的品種,選擇抗病性強、有一定高度的健壯林木。高位嫁接育苗技術分為枝接和芽接兩種方式,無論采取哪種嫁接方式,在嫁接后要注意檢查接穗的成活率,如果沒有成活,需要及時補接,加強苗木的養護管理,確保苗木順利成長。高位嫁接育苗技術中具體的應用要點是將砧木鋸平后用刀劈開,插入楔形撐具,注意把握鋸平高度和刀劈深度,接穗要修剪成一面平行、一面傾斜的狀態,修剪完畢后及時插入砧木切口中,插入接穗不能完全緊貼切口,留有一定縫隙更利于傷口愈合。之后用塑料膜固定接口,防止接口水分流失,加速苗木生長。
2.3工廠化育苗技術
工廠化育苗技術是利用先進的設備使育苗過程現代化,保證苗木生長質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工廠化育苗技術規模較大,以培育蔬菜水果為主,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工廠化育苗技術也被應用于林苗培育中,可以大批量培育林苗。育苗地點一般選在溫室中,方便精準控制林苗生長的溫度,縮短育苗時間,提高林苗成活率,使林苗培育不受時間限制。工廠化育苗技術有三種方式:播種育苗、扦插育苗和試管育苗,其中播種育苗是最常用的方式[2]。林木種子體積較小,便于采集和運輸,可以實現異地培育林苗,節約育苗成本。通過播種培育的林苗根系更加發達,抗病能力強。工廠化育苗采用機械設備,提高育苗的效率,機械化播種能更好地控制土壤厚度和種子的密度,讓林苗生長整齊。生長環境對苗木生長有很大影響,不同季節和不同品種的苗木對環境的要求也不同,工程化育苗技術可以控制苗木生長的環境,調節溫度、濕度和水分,在自然光照不足時利用補光燈保證光照,通過設置傳感器、監視器等設備,根據苗木的生長狀態合理灌溉苗木,及時補充養分。
2.4扦插育苗技術
扦插育苗技術是從苗木上取下一部分根莖和枝葉,插入土壤中生長根系,成為一棵新的林苗。一些林木種子較少,不適合播種育苗,扦插育苗技術成本較低,適合大批量培育。扦插育苗技術與嫁接育苗技術相比操作更加簡單,便于技術推廣,而且育苗周期短,扦插育苗的不足之處是移植苗木時會破壞根系。沙壤土最適宜扦插育苗,透氣性和吸水性較好,有利于林苗生長[3]。剪切莖葉時要選擇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樹木,樹齡較小的樹木生根能力更強,粗壯的樹枝比細弱的樹枝營養更豐富,容易發根。扦插的插穗要去除葉片,減少水分流失。為了促進插穗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需要在扦插前用生根粉浸泡插穗,扦插的苗圃選擇避風平坦的位置,利于苗木生根發育。根據林苗的種類、插穗長度和土壤特點不同,扦插技術分為葉插、枝插和根插三種方式。如果插穗枝條較短,通過斜切插穗擴大切口,增加吸收營養的能力,提高成活率。
2.5組織培養育苗技術
組織培養育苗技術是分離林苗的一部分組織細胞到培養基內,進行人工培育,合理調整林苗生長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最終發芽生根,成為完整的一株林苗。組織培養是在培養基和試管中進行的,可以人工調節生長環境,有利于林苗穩定生長,科學化的管理避免了除草、灌溉、施肥等工作,林苗也不易感染病蟲害。組織培養育苗技術繁殖率高,一棵蘋果樹的莖尖,通過組織培養可以培育出100萬棵蘋果樹苗。組織培養育苗技術的培養過程是獲取植物細胞、細胞增殖、生根培養。選擇獲取細胞的林苗要包含大量活躍分裂的細胞,而且林木健壯沒有病蟲害。從林木嫩莖中獲取細胞操作最簡單,容易發芽。獲取細胞前要充分消毒,去除微生物對細胞的干擾,保證林苗無菌后才能轉移到培養皿中獲取細胞,但殺菌劑也會殺死植物細胞,要注意控制殺菌劑的濃度和殺菌時間,殺菌后清洗林苗表面去除殺菌劑,之后進行細胞培養。組織培養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樹木性狀,不會產生變異,適合培育瀕危樹種。
3 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的推廣策略
3.1增強育苗技術應用效果
為了更好地將育苗新技術應用于林業產業,需要增強育苗技術的應用效果,保持技術穩定性。如果因為培育技術不穩定導致育苗失敗,會讓廣大林農不信任新技術,只有林農看到運用新技術提高了育苗效果,才能讓林農積極運用育苗新技術。首先林業技術推廣部門要將育苗新技術進行實踐應用,考察運用新技術后林苗成活率是否增加,培育時間是否減少,關注林苗培育的各個環節,針對產生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保證育苗新技術發揮正常的作用。每個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特點有所不同,在實驗室中檢測的結果和實際情況可能產生巨大差異,要多進行實地測驗,分析不同條件對技術的影響,對育苗新技術不斷優化[4]。其次,林業技術推廣部門工作人員要將育苗技術詳細傳授給林農,對于每一個環節和流程的具體操作方法要細致說明,加強與林農的溝通交流,林業技術推廣人員要走進鄉村,實地考察林農在應用新技術時出現哪些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措施幫助林農解決問題,提高育苗新技術的應用效果。
3.2加強林農技術培訓指導
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的推廣主要是推廣人員對林農進行技術培訓,讓林農了解新育苗技術具體的應用方法,因為林農有著十幾年的林業經驗,傳統的育苗方式已經深入人心,讓林農重新學習新的育苗方式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首先,林業技術推廣的工作人員要走進各大林場,與林農面對面地展開培訓指導,講解育苗新技術每個流程的具體操作方式,由于林農文化水平不高,在講解時要深入淺出,將復雜的專業術語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話語,尤其是育苗新技術中的關鍵,要重點講解。技術培訓之后要考察林農對技術的掌握情況,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了解林農是否學會了育苗新技術[5]。其次,一些林農比較固執,不愿接受新事物,林業技術推廣部門和村委會等相關部門要鼓勵林農積極參與學習培訓,認識到新技術對林苗培育的重要作用,消除對新技術的疑惑,提高育苗技術的應用水平。育苗新技術的推廣不能只靠召開講座會議的方式,要走進林業苗圃中,考察實際環境,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指導,讓林農直觀地看到新技術在林業苗圃中的運用。技術推廣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技術推廣人員要手把手指導林農具體的操作方式,增強林農對新技術的認可。
3.3開展育苗新技術宣傳
加強對育苗新技術的宣傳,可以讓廣大林農了解育苗新技術。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的宣傳可以通過張貼宣傳公告、設置條幅、村委會廣播介紹等方式,增加宣傳力度。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手機短視頻也成為最受歡迎的娛樂方式,通過短視頻宣傳育苗新技術,可以有效促進新技術的宣傳推廣,林業技術推廣部門可以建立官方賬號,宣傳林業技術知識,發布運用新技術后林苗生長的效果,吸引林農對新技術的興趣。一些老年人應用互聯網的水平不高,林業技術推廣部門可以設置技術服務熱線,讓林農通過撥打熱線電話了解育苗新技術。熱線電話要全天開通,保證林農可以隨時展開咨詢,林業技術推廣部門安排員工輪流值班,針對林農對新技術的疑問答疑解惑。
3.4完善苗木栽培技術
采用科學的栽培技術才能更好地實現育苗新技術的效果。運用新技術培育林苗后,要將林苗移植到苗圃中,林苗移植對林苗成活率有重要影響。為了提高林苗成活率,要當天起苗當天種植,如果林苗長時間沒有移栽到苗圃中,苗木會因為缺水枯萎,移植后難以成活。在林苗挖出前,要充分澆水,讓林苗吸足水分,而且土壤濕潤也便于挖掘,不會破壞林苗根系。林苗挖掘要帶有一部分土球,不能讓根部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如果林苗培育地點與苗圃距離過遠,需要長時間運輸,那么林苗要做好捆綁,保護枝干、根系在運輸中不被破壞。如果林苗數量過多不能及時移栽,要給根部澆水保持濕潤,在林苗上面加蓋塑料網,防止林苗被高溫曬傷。林苗移植后要多澆水,新移植的苗木根部都會缺水,除了保持土壤濕潤,也要給枝葉噴水,保持水分。
林業是我國生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產業。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對林業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扦插育苗技術、工業化育苗技術等新技術有利于提高林業苗圃育苗的質量,促進林業產業長遠發展。要不斷完善林業苗圃育苗新技術的應用,增強育苗新技術的宣傳推廣,擴大育苗新技術的應用范圍,加強新技術的培訓指導,提高林農育苗技術水平,實現林業苗圃科學栽培。
參考文獻:
[1]劉曉芬.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生產中的推廣應用[J].新農業,2021(14):35.
[2]劉勛.林業工程建設中林木種苗培育技術[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07):37-38.
[3]史萬光,徐昆泉.關于提升林業育苗技術及苗期管理的相關思考[J].種子科技,2021(03):71-72.
[4]王曉臣.林業育苗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研究,2022(05):95-97.
[5]梁紅霞.林業苗圃新技術及其推廣實踐[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1(0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