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者:Ashley
從業年限:6年
從業地點:深圳、廣州
一句話感受:人生就是不斷挑戰,不斷創造可能
對口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營養方向)、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工程、烹飪與營養教育、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糧食工程、食品營養與健康、農產品加工與質量檢測等相關專業
從業門檻:專科及以上學歷
能力要求:具有食品相關專業基本素養,掌握食品工程技術、食品營養、食品安全、食品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檢驗方法,同時具備信息檢索、資源整合、獨立思考、溝通協調等能力
晉升路徑:食品評測記者→食品評測編輯→食品評測主編
薪資水平:在一線城市,專科畢業生和本科畢業生的年薪為5—10萬元,碩士研究生年薪可達8—18萬元
入職提醒:認識自己,選對行業及細分賽道,拓寬職業多種可能性,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都要有
目前,就業難、就業差,是食品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許多食品相關專業畢業生很難找到一份體面且滿意的工作。盡管如此,作為在食品行業掙扎6年的食品人,我還是想跟大家談談我的經歷,聊聊食品人就業的另一種可能——食品評測人。
我2014年本科畢業于華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營養方向),這是我高考的第一志愿。當時,在翻閱《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時,我不經意間瞥見了“食品”和“營養”兩個詞,停住了,因為喜歡吃,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個專業。大學期間我憑著對寫作的興趣愛好參加了校內外各種采訪、攝影等宣傳工作,這些經歷也為我本科畢業的第一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大四下學期,我刷微博時偶然看到某媒體在招食品評測記者,特別提到擁有食品、化工等工科專業背景的畢業生優先,我抓住機會,最終如愿拿到了offer。
因為興趣所在,我對第一份工作,簡直可以用“熱愛”兩個字來形容。作為食品評測記者,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聯系高校教授或食品行業協會機構的研究人員做采訪,向被評測食品的頭部食品企業公關或技術人員詢問產品情況,送檢評測樣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等等。因為出稿質量高、數量多,我在見習期順利結束之后即轉正為食品評測編輯,開始邊做食品測評,邊帶新人。
第一份工作期間,我執行完成了至少10個食品評測專題。每個專題都需要自己獨立完成,具體流程是先確定選題方向,再選定評測產品及基于消費者關注點篩選相關的營養或安全檢測指標,然后送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產品檢測報告,接著基于檢測報告數據采訪行業專家和企業人員以解讀產品的營養成分含量和安全性,最后將專業解讀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文字,向讀者們提供客觀、理性的消費建議。
以洋快餐為例,我們經常認為洋快餐是“垃圾食品”,即存在消費者普遍關注的食品健康安全問題。那么,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從這個觀點出發,我選取了三大洋快餐——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的同品類產品包括漢堡、炸薯條等,重點檢測了漢堡的碳水、蛋白、脂肪等營養成分含量和薯條的丙烯酰胺(人類可能致癌物)等指標。在拿到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結果時,為得出科學的結論,我利用食品專業知識,計算出一個完整漢堡的營養成分含量,以此判斷漢堡是否相對健康。當時,我發現漢堡的營養搭配比例是能滿足我們日常大部分營養需求的,但炸薯條因為含有淀粉,高溫油炸后會產生較多的有害成分——丙烯酰胺,要少吃。另外,我還通過對比知道了不同洋快餐品牌之間的產品質量差異,比如哪個品牌的產品更安全等。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將實用、有健康價值的購買建議傳遞給消費者,這份工作使我充滿了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進入食品行業工作一年半后,我意識到自身學歷與行業發展的局限性,毅然決定出國讀研深造。經過對留學深造條件和人文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對比和考量,我選擇了德國作為我的留學目的地,并從零開始學德語,花了一年左右時間拿到了德語C1證書,順利申請到柏林洪堡大學,拿到了農業質量管理專業的碩士學位。留學期間,我不間斷地為國內媒體編譯中英德文稿件,也寫了不少原創食品科普文章。
回國后,碰巧看到深圳某高校一科研團隊在做新型食品產學研項目,于是投遞簡歷,開始了自己新的職業旅程。
作為科研助理,我協助研發團隊開展設備調研及采購、產品小試中試等實驗工作,同時管理實驗室設備、檢查實驗室安全性等。因為團隊項目需要在校外落地生產產品推向市場,因此我們并不總是埋頭做實驗、寫文章,也會經常外出對相關產品、食品企業生產線、食品機械設備制造企業等食品上下游企業進行調研,這需要一定的溝通協調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而這些也為日后我多層面開展食品項目合作提供了經驗。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從本科接觸食品專業到現在,我身處食品行業,但又仿佛游離于外:在傳統媒體或自媒體原創食品科普或者食品評測稿件,編譯中德食品相關稿件,為德國公司提供商品PZN碼注冊、歐洲專利申請等知識產權服務,在高校做食品產學研項目支持,調研食品機械設備廠家以及ODM/OEM廠家,和日本伙伴開發新食品配方和市場,在小紅書上開設賬號做食品知識分享,直播聊聊食品就業,給食品展會做推廣的同時逛展以及跟食品供需方學習,給去德國食品專業留學的“童鞋”做英文或德文咨詢……我不斷嘗試著食品行業的多個方向、多種可能,雖然其中既有收獲、亦有困惑。
盡管食品行業當前的就業形勢困境重重,但我們依然不能放棄尋求突破,并不斷嘗試新的可能。而今,我對“食品”又有了許多亟待付諸的新想法、新思路,并將盡自己的努力使這些想法變為現實。隨著人們對食品健康需求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我相信未來食品評測人會有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間和余地,也相信我與“食品”的緣分還遠未結束,并將繼續相互“糾纏”地并肩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