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積淀,它雖寥寥數字,但意義無窮。掌握好它們,你說話就可以妙語連珠,下筆就如有神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釋義】培植樹木需要十年,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指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出處】春秋·管仲《管子·權修》:“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際,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例句】培養人才是一個長期的工程,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那是無數人在背后默默奉獻的結果。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釋義】不堵塞住口子,水就不能沿著正道流動;不使壞的停止,就不能使好的前進。比喻不破除舊的、錯誤的,就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
【出處】唐·韓愈《原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
【例句】要想做得更好,光靠努力是遠遠不夠的,要明白“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只有大膽改革,善于創新,才能有所突破。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釋義】擁有金玉般的外表,里面卻像破棉絮。比喻外表華美,里頭一團糟。
【出處】明·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例句】他外貌出眾,一開口卻毫無內涵,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釋義】名聲太大了,實際很難相符。指名過其實。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例句】這部影片炒得沸沸揚揚,看過之后覺得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釋義】走千里遠的路,要從眼前的這第一步走起。比喻任何遠大的目標,都要從目前細微的小事做起。
【出處】春秋·老子《道德經》第六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例句】要想學有所成,就必須注重平時的積累,就像古人所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