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靈精怪的貓惹人喜愛,活潑可愛的兔叫人歡喜,勤勉踏實的牛,會給你怎樣的感受呢?寒冷蕭索的冬天,孩子們以逗牛為樂,童年的純真讓人懷念。
在鄉下住的幾年里,天天看見牛。可是直到現在還像顯現在眼前的,只有牛的大眼睛。
冬天,牛拴在門口曬太陽。它躺著,嘴不停地磋磨,眼睛就似乎比忙的時候睜得更大。牛眼睛好像白的成分多,那是慘白。我說它慘白,也許為了上面網著一條條血絲。
牛的眼睛太大,又鼓得太高,簡直到了使你害怕的程度。我進院子的時候經過牛身旁,總注意到牛鼓著的兩只大眼睛在瞪著我。我禁不住想,它這樣瞪著,瞪著,會猛地站起身朝我撞過來。我確實感到那眼光里含著恨。我也體會出它為什么這樣瞪著我,總距離它遠遠地繞過去。
我們院子里有好些小孩,活潑,天真,當然也頑皮。春天,他們撲蝴蝶。夏天,他們釣青蛙。谷子成熟的時候到處都有油蚱蜢,他們捉了來,在灶膛里煨了吃。冬天,什么小生物全不見了,他們就玩牛。
有好幾回,我見牛讓他們惹得發了脾氣。它繞著拴住它的木樁子,一圈兒一圈兒地轉。低著頭,斜起角,眼睛打角底下瞪出來,就好像這一撞要把整個天地翻個身似的。
孩子們遠遠地站著,撿些石子,朝牛扔去。起先,石子不怎么大,扔在牛身上,那一搭皮膚馬上輕輕地抖一下,像我們的嘴角動一下似的。漸漸地,撿來的石子大起來了,扔到身上,牛會掉過頭來瞪著你。玩到最后,牛站起來了,于是孩子們轟的一聲,四處跑散。
(選自《葉圣陶精讀》,有改動)
心語點點
選文圍繞牛的“大眼睛”展開敘述,先描寫“我”對牛“大眼睛”的懼怕,接著描寫冬天孩子們把牛當玩物,牛生氣后總是瞪著眼睛,說明牛的大眼睛的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抓住牛的特點“大眼睛”,引起下文。
作者近距離地細致觀察,發現了牛躺著眼睛睜得更大,白色成分多的特點。
“鼓著”“瞪著”兩個動詞讓牛眼睛大的特點真實而生動。
孩子們的活潑頑皮為下文逗牛埋下伏筆。
“繞”“轉”“低”“斜”“瞪”一連串表示動作的詞體現了牛的憤怒與無奈。
牛的眼睛“瞪著”,最后“站起來了”,孩子們“轟的一聲,四處跑散”,生動的描寫讓孩子們逗牛的畫面如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