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6日,在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金橋鎮,村民在扯秧(無人機照片)。
時下正值春耕生產時節,農民搶抓農時播種育苗,各地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新華社發 曹正平攝)
4月16日,在山東省榮成市愛倫灣海域,養殖工人們駕駛漁船將鮑魚運送至海區繼續養殖(無人機照片)。
隨著天氣轉暖,首批南下福建海域越冬的鮑魚回到山東榮成“老家”,養殖工人、漁民在各鮑魚養殖場卸載、轉運鮑魚苗,一派繁忙景象。山東榮成和福建莆田等地合作開展鮑魚“南北轉場”、冬夏對調養殖,已有二十年歷史。這種夏“避暑”冬“避寒”的“候鳥式”養殖,避免了因海水溫度過低或過高影響鮑魚的生長,從而縮短了鮑魚養殖的周期,提升了養殖收益。(新華社發 李信君攝)
2023年4月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暨全球消費論壇開幕式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本屆消博會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國內外的3000多個優質消費品牌參展,300多個品牌的1000余款產品進行首發首秀。(蘇弼坤攝/光明圖片)
全島封關運作項目建設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標志性和基礎性工程,也是海南省當前的“一號工程”。根據時間表,2023年底前要具備封關硬件條件。中新社記者近日走訪看到,全島封關運作項目建設緊鑼密鼓推進,“無感通關”成為重要目標。圖為4月4日,位于瓊州海峽南岸的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所建設現場施工正酣。(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這是實驗成功后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控制大廳(4月12日攝)。
第122254次實驗!4月12日21時,中國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成功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等離子體運行403秒,對探索未來的聚變堆前沿物理問題,提升核聚變能源經濟性、可行性,加快實現聚變發電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