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和今年1月,充斥著對新一年的預測、預言和展望。而到了4月,印證已經漸漸浮出水面。人們通常會清楚哪些預測是準確的,哪些是過早的、不準確的或完全錯誤的。以下是今年推動全球油氣行業發展的五個明顯趨勢,至少在年底之前它們可能主導全球油氣行業。
供應緊張
盡管交易商對全球經濟狀況相當擔憂,但大多數投資銀行和能源咨詢公司仍然預測2023年油價將走高。這是有原因的,通常被稱為供應。
全球范圍內原油供應正在收緊。4月14日,國際能源署公布了最新全球石油市場月報。報告中,IEA稱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200萬桶/日,達到創紀錄的1.019億桶/日。因為看好中國需求的復蘇,IEA繼續上調全球石油需求,但警告稱OPEC+減產可能加劇下半年的石油供應短缺。由于行業外因素導致油價暴跌,歐佩克+最近決定每天再減產116萬桶原油。這是供應走向緊張的一個例子,但不是唯一的例子。
美國頁巖行業在過去十年經歷了真正的繁榮,但現在已經轉變為一個更加節儉、效率更高的行業。頁巖行業繁榮在2022年被多次提及,沒有理由相信這些特別報道是夸大其詞的。只要價格合適,美國頁巖油產量將繼續增長,但不會如同此前行業認為的那樣增長快速。
通脹導致更高投資
盡管現實供應和人為控制因素都在收緊,但今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預計高于去年。國際能源署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達到創紀錄水平,并在年底超過供應。油氣行業正在準備對此做出回應。
伍德麥肯茲今年早些時候報告稱,全球上游投資將延續去年開始的反彈勢頭。然而,伍德麥肯茲指出,全球上游投資約一半的增長將是成本上升的結果,而不是出于產量增長的更大雄心。
國際能源論壇(IEF)等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稱,2023年,全球上游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年度投資需要增長28%,達到6400億美元,才可以確保全球供應充足。報告稱,2022年,全球上游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資本支出比2021年增長39%,至4990億美元,為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但由于通脹侵蝕了支出,鉆井行業的資本支出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換句話來說,無論需求前景如何,政府和環保激進組織都在不斷加大力度,要求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的產量。因此,石油巨頭及體量較小的行業參與者,都堅定地走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
專注綠色低碳
正是由于這種日益增長的壓力,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正在轉向多元化的低碳能源,包括碳捕獲。美國石油巨頭雪佛龍公司最近宣布了在該領域的增長計劃。埃克森美孚公司甚至更進一步,表示總有一天其低碳業務將超過石油和天然氣成為收入貢獻者。
埃克森美孚公司低碳業務部門負責人丹·阿曼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我們的能源轉型策略必須在經濟上可行。這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建設這項業務的一部分。”他補充稱,低碳業務部門的價值可能增加到數千億美元,令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傳統業務相形見絀。
在歐洲,石油巨頭仍專注于風能、太陽能、氫氣、電動汽車充電等綠色低碳轉型的途徑。同時,他們也在向碳捕集和儲存技術投去青睞的目光。近年來,在綠色低碳發展和碳中和目標激勵下,歐盟力圖加快能源轉型。歐洲能源轉型聚焦保障能源安全和發展可再生能源兩個渠道,希望通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減少歐洲對外部能源供應的依賴,并加強其能源安全。在歐洲依然深陷能源危機、能源供應存在不可預測性的情況下,歐盟加快綠色發展的意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烈。
歐佩克日增的影響力
幾年前,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美國頁巖的出現,歐佩克正在迅速失去其實用性。然后出現了歐佩克+,沙特阿拉伯與產能大國聯手。這個更大的原油出口組織在全球石油供應中所占的比例,甚至超過了歐佩克過去單獨的份額。
以中東產油國為中心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對石油價格的影響力增強。據美國證券公司分析,歐佩克調整生產對市價的影響力提升至10年前的5倍。這是因為,俄羅斯等國加入后形成的“歐佩克+”生產份額得到提高,而美國頁巖油生產低迷。中東產油國供應縮小,價格似乎難以下降。
報道稱,美國高盛公司對自歐佩克引進原油生產機制的1983年至2022年所有歐佩克大會后的石油價格進行了分析。對大會后4天內的石油價格變動幅度,結合與石油價格有關的美元和美國利率等情況進行分析,就影響程度進行了判斷。結果顯示,2016年至2022年,歐佩克對石油價格的影響程度是2008年至2016年的約5倍。
歐佩克規模擴大正如擴大后的這個重要組織最新舉動所顯示的那樣,歐佩克+完全準備好了,并且愿意為自己的利益而操縱市場。這樣做沒有任何障礙。因為歐佩克+是由國有企業組成的。這些石油公司沒有投資者和各類激進環保人士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政府壓力。因為所有的歐佩克+成員國都非常清楚石油收入的好處,不會以能源轉型更高目標的名義放棄石油收入。
天然氣卷土重來
如果2022年還不夠明確的話,那么今年的情況將很清楚:天然氣正在卷土重來。
歐洲的天然氣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能源危機,迫使決策者認識到,轉型計劃固然不錯,但人們現在就需要能源,而不是到2050年需要能源。這一認識極大地推動了美國新增液化天然氣產能。因為美國已經成為歐洲最大的液化燃料供應國,取代了管道天然氣。
天然氣資源開發在非洲得到了更多的鼓勵和支持。這也是歐洲的另一種能源來源。有人可能會說,天然氣正在經歷復興。
責任編輯:曲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