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石油浙江銷售,問誰羽毛球打得好,翁兆魚如果是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每次與兆魚搭檔打混雙,我一般只需在前排蹲著不影響他發球,身體都不用出汗就能輕輕松松地蹭個獎回來。”說起翁兆魚的球技,同事林佩總是贊嘆不已。
翁兆魚是名退伍軍人,復員后進入舟山銷售分公司從事信息管理工作。他每天坐在電腦前,時間久了頸椎不好,去醫院推拿理療卻治標不治本。于是,他詢問日常如何護理保養頸椎,醫生建議打羽毛球。
就這樣無心插柳,翁兆魚開始學習打羽毛球。不論是小區的空閑場地,還是專業的羽毛球館,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利用一切機會找人切磋技藝,活動筋骨。無論嚴寒酷暑,他都風雨無阻。
通過努力和堅持,翁兆魚的運動潛能不斷被激發,球技越發嫻熟。漸漸地,他在舟山地區打出了名氣,在浙江銷售打出了名氣,多次在省市區的男單、男雙、混雙比賽中獲得名次,并先后考取了國家一級裁判員、國家五級教練員、羽毛球運動考官證、舟山市唯一的李寧國際賽事穿線師等資格證書。
說起證書的取得,他臉上充滿自豪:“那時候,舟山市持證上崗的裁判員極為少見。于是,我們一批球技比較好的隊員,經常會被挑選去當裁判。在場上,我客觀嚴謹、公平公正,很好地把控了判罰尺度,受到了組委會、運動員和觀眾的認可。憑借優異的表現,我脫穎而出。別的隊員只能考三級證書,而我破格跳級,直接考取二級證書。后來,考一級證書時,舟山市只有2名通過,我是其中之一,且是一次性通過。而李寧國際賽事穿線師證書的取得,可以讓我有資格在李寧冠名的各種國際大賽上為國際運動員進行現場穿線服務。”
隨著專業素養的提升,翁兆魚被舟山市普陀區羽毛球協會聘為副會長,分管培訓和裁判工作。他每年會針對小朋友和新晉的羽毛球愛好者,組織開設羽毛球知識普及公益課,從如何握拍、揮拍、發球等基礎入手,為大家耐心講解羽毛球相關知識,引導初學者正確入門羽毛球運動,并分享自己與張楠、趙蕓蕾、王曉理、王琳等世界冠軍的合影,以及背后的故事,積極宣傳羽毛球運動文化。
小孫是翁兆魚的早期學員。他原本性格內向,不愛運動,每天宅在家除了做作業就是看電視、玩游戲。他的媽媽想給他報個運動類的培訓班,又不清楚他到底對哪類項目感興趣。當聽說有公益課時,他的媽媽主動聯系翁兆魚咨詢。在課堂上,小孫被羽毛球運動的魅力所吸引,被培訓現場的氛圍所感染,莫名地對羽毛球運動產生了興趣。翁兆魚便利用業余時間,對小孫精心施教。如今,10多年過去了,小孫成了陽光開朗的運動型男,并且作為體育特長生順利考上了體育院校。
“羽毛球不僅是一項健身和減壓的體育運動,我更愿意把它當作一個平臺、一種載體。我覺得,通過羽毛球可以去做有意義的事,共同探尋生活的美好。”翁兆魚說。
責任編輯:曲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