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初夏悄然來臨,一年四季都身披銀裝的玉龍雪山迎來了一年一度最適合聽風看海的季節,杜鵑在積雪下露出粉紅花瓣、牦牛在肥嫩的青草地里悠然覓食、趕集歸鄉的村民在車來人往的街道上攀談著閑碎瑣事……在車流匯集的道路旁,一座綻放在雪山之巔的“海油藍”不禁令人眼前一亮。“渡雪而來臥山中,云夢縈繞十三峰。”這座自帶詩情畫意的加油站,便是中國海油渡云加油站。
2021年8月10日,渡云加油站正式對外投運。這座位于海拔3000米雪山之上的加油站,是中國海油目前海拔最高的一座加油站。
“我喜歡接觸新事物。來到渡云加油站后,讓我遠離了城市喧囂。我喜歡這里帶來的安靜與純真。我養了一只貓,和同事們開辟了一個小菜園……”站里的90后出納侯曉麗笑著講訴這里的故事。在她眼里,渡云加油站在為當地村民、過路游客提供服務的同時,也用實際行動溫暖和守護著這里的人們。小小“藍色驛站”,承載著人間溫情和溫暖。
用溫情守候的“藍色驛站”
渡云加油站站前道路為玉龍雪山景區——瀘沽湖旅游線鳴音段。其擁有雙向兩車道,連接玉龍雪山風景區和瀘沽湖風景區,是自駕游必選道路之一。同時,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其周邊5公里內僅有渡云這一座加油站。該站也成了鳴音鎮村名主要的能量補給站。
站經理楊康不太健談。踏實勤奮、為人熱心是他的標簽。大家都喜歡稱他“老楊”,是渡云站的主心骨。站里站外不論大事小事,只要有他在員工就覺得踏實放心。
“老楊,有位客人的車因下雪封路卡在半山,司機到處找人幫忙,要不我們去看看?”2022年12月底的一天下午,一名員工跑過來告訴楊康。由于前一天突降50多厘米深的大雪,給來往車輛出行帶來不便。聽到這個消息,楊康一邊往外走一邊說:“老李、老和,你倆收拾工具跟我去幫忙!小侯,你和剩下的員工看好站,有事打電話。”說著,三人便直奔距離油站3公里的半山去幫忙了。
上防滑鏈、墊草簾、推車、加油門……在氣溫零下20多攝氏度的雪天,楊康帶著大家艱難地推著汽車爬坡,一遍遍地打火、加油。“一、二、三!走起!一、二、三!走起!”……終于,在他們推車行進約半小時后,熄火的汽車重新啟動了。“太感謝你們啦!沒有你們幫忙,我今晚就得把車丟這兒了。”求助的司機緊握著楊康的手表達著謝意。“不用客氣!你去我們站里喝杯熱茶,等雪小了再回吧!”滿臉大汗的楊康真誠地向司機發出邀請。
渡云加油站雖遠離城市,但處在景區必經大道上,位置不差,如何最大程度利用資源優勢做好服務、做大銷售呢?
圍繞這個問題,開業初期,站經理楊康多次帶人前往村鎮調研,并在公司幫扶下制定了帶貨進村、以游帶油、景區輻射的經營策略。他們一方面通過送貨上門的方式將便利店商品賣到村鎮上,方便村民日常所需。另一方面結合旅游景區特點,在加油服務的同時為游客打造愛心驛站,提供旅游宣傳頁、天氣提醒、景點路線咨詢等增值服務。
開業至今,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渡云加油站從未收到一起投訴事件。加油站銷量更是穩中向上。短短一年多,油站日均銷量較開業初期增長3倍多,也讓加油站成為彰顯海油品牌形象的一張“藍色名片”。
村民眼中一方水土的“守護站”
渡云加油站處在景區進村的道路端頭,除了是車輛進村的必經之道外,也是飲用水源從山上通往村里的必經之處。每年冬天,因為下雪結冰,山上的水管經常凍裂,導致油站和周圍村民隔三岔五停水。為此,在寒冬飄雪的日子里,總能看見一個穿著海藍色工作服的人,背著工具箱在后山忙著修水管。
“老楊,一下雪水管就結冰。每次都是你去修,真是麻煩你了!”油站對面修理鋪的老板對楊康經常幫忙修水管感到不好意思。
“沒事。這些管道老化嚴重,如果全部更換是個大工程。我工作之余上去修補一下,又能把水搞通了,又費不了什么錢,沒啥麻煩的!”楊康拍了拍肩膀上的雪花笑著說。
7—11月是旅游旺季、游客較多。每到周末,楊康就會組織員工前往景區周邊開展公益活動,清理垃圾、維持秩序、介紹線路……這群身著海藍色工衣的“藍色精靈”們,成為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受到當地村民和游客稱贊。有村民對楊康說:“之前有神山護佑,現在有油站守護,我們真是太幸福了。”
員工眼里溫馨的“家”油站
渡云站站房后的山腳下有塊空地。開業不久,大家計劃著在這里打造一處小菜園。
“以后我們煮面條就能撒上一把自己種的蔥花啦!”“我還從沒吃過自己種的菜,想想都激動。”“除了種菜外,宿舍旁邊的空地還可以養雞。”“那我豈不是可以嘗到最正宗的土雞湯啦。”班會上,員工們七嘴八舌地研究起了種菜養雞的事,最終達成一致。
上夜班的和信英主動除草,輪休的宋添財負責疏松土壤,楊康則帶著出納去集市買回小雞和蔬菜種子,本地員工和習文則從自家帶來肥料。大家齊上陣,開始施肥、播種。
春去秋來,油站的菜園子一派生機盎然,茄子、番薯、南瓜、絲瓜、白菜、香蔥等蔬菜碩果累累。這些蔬菜瓜果不僅豐富了油站員工的餐桌,實現了自給自足,而且讓大家感受到勞動的快樂。最重要的是,小菜園把大家的心牢牢凝聚在一起,讓人感到了“家”的溫馨。
“我是在玉龍雪山守護下長大的納西族孩子。渡云加油站如同我的第二個家。每一位陪我守在站里的伙伴、每一位駕車駛來的顧客,都是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們將一起共創發展。”站經理楊康笑笑說。
責任編輯:曲紹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