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背景下,幼兒教育要借力信息技術快車道,實現對各類資源的有效匯集。以網絡為依托,樹立信息資源開發意識。迎合教育現代化的趨勢,加強對信息技術的科學應用,提高幼兒教育綜合育人質量。綻放幼兒教育現代活力,推進家園共育和諧對話,以園所對話為幼兒教育綜合育人質量提升助力,以前沿育人理念為幼兒全面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互聯網+”;幼兒園;信息技術;開發;利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落實要注重對各類教育資源的開發利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依托信息技術的應用,對各類教育資源開發整合,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教育的綜合質量,為幼兒實踐探索及豐富活動的開展提供有效方向。各類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將優質資源集中性展現,滿足幼兒個性化探索需求,這也是今后家校合作工作落實的重要方向。以信息技術為紐帶,積極將學習活動、教育活動、教研活動、游戲活動、家校合作有力銜接在一起,為幼兒豐富發展搭建良好平臺。
一、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應用的必要性
(一)“互聯網+”時代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時代在不斷進步,教育技術也在同步更新升級。“互聯網+”背景下,新型信息技術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幼兒園育人環境也要同步調整轉換,適應幼兒自身對形象生動資源接受意識較強的特點,為幼兒學習參與提供充分保障,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達成園所育人與現代教育技術的全面融合。
(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落實,需要教師引導幼兒從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多個領域全面參與、和諧發展。信息技術的融入可以將一些外源性教育資源有效引進,促進教師專業技能提升,引領教師借鑒其他學校的優質教育范例。關注幼兒學習成長的同時,引入個性化教育手段,培養幼兒對各類活動的參與興趣,以生動、鮮活、直觀的手段,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和諧成長環境。讓幼兒能夠更好地親近自然、親近社會、親近他人、合作交往,增強幼兒學習自信,引導幼兒不斷嘗試克服困難。
(三)推動教師學習提升的重要一環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需要依托信息技術為幼兒展示各類學習資源,更要在授課過程中做好信息技術的創新性應用。借助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等多元素材開發游戲活動,促進幼兒主體參與。而教師自身要發揮好觀察引導作用,促進幼兒積極探尋創造,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通過磨課、實踐、反思多個環節增強教師教研能力。以信息技術的應用,助力幼兒教育工作高質量推進。
二、“互聯網+”幼兒園教育中信息技術應用的突出特征
(一)多樣性
幼兒園教育工作是陪伴、教育、啟發、引導相結合的工作。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幼兒與環境之間不斷地進行對話交流。借力信息技術開發多元教育內容,為幼兒學習融入營造充盈豐富外部環境。如母嬰知識、適齡游戲、語言故事、兒歌童謠、健康指導、美術創造、益智放松小游戲。還有包括安全教育、食品健康教育、實用生活技能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都要循序為幼兒呈現。做好對幼兒的啟發引導工作,圍繞幼兒的每日生活,讓他們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教會幼兒基本生活技能,比如系鞋帶、整理收納衣服。引導幼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飯前洗手、飯后漱口、如廁洗手、及時沖廁所。另外,還要做到節約用水。依托信息技術,可以通過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為幼兒呈現豐富多元教育內容,助力幼兒良好習慣養成,讓幼兒做到文明整潔,生活安全舒適。
(二)創造性
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教育工作,具有極大的創造性。針對同樣一種教育資源,不同的教育設計可以延伸出多種形式,推進幼兒全方位體驗積極探索。對同一資源的創造性應用,也能引導幼兒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學習、成長的多元問題。讓幼兒在參與、展示、分享中精彩積累、多元進步。以繪本故事《好餓好餓的毛毛蟲》為例,教育工作開展的第一步,可以圍繞繪本引導幼兒落實語言實踐活動。通過觀看畫面、聆聽音頻,融入教師的趣味指導,與幼兒一起觀摩毛毛蟲蛻變成美麗蝴蝶的趣味故事。讓幼兒在觀察聆聽中開展語言模仿,積極表達實踐,促進幼兒對繪本內容的有效了解。在語言實踐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引導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美術創作活動,觀察繪本中呈現的圖片,在色彩、構圖、線條方面有哪些亮點。引導幼兒借鑒繪本中出現的多元素材,落實美術欣賞活動。還可以延伸幼兒主題創作活動,讓他們用簡單的線條記錄毛毛蟲的成長變化,加上自己的個性創作和精彩印記,分享從毛毛蟲變蝴蝶的快樂。創造性教育活動的落實,還可以在幼兒園活動角引導幼兒開展一系列裝飾體驗活動,讓幼兒通過手繪、折疊的方式完成裝飾性蝴蝶的制作。再配上花朵、小草、大樹進行“春天彩蝶飛舞”主題展示活動。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在創新創造中讓幼兒感受春天,心靈起舞。依托信息技術,引導幼兒進行創造性活動,還可以借助簡單的衛生紙、小木棒、彩筆,讓幼兒來制作毛毛蟲,加上幾滴水,就能讓毛毛蟲真正動起來,完善幼兒科學探究的體驗。豐富多彩的活動落實,實現了細節關聯、動態創造,可以為幼兒帶來愉悅學習體驗。
(三)共享性
“互聯網+”時代資源的開放共享已經成為主流趨勢。教師在備課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可以隨時通過上網檢索的方式獲取所需要的教學資源、鮮活案例以及一些精彩教學設計。同時,教師自身設計的精彩教案、授課視頻、精彩課件也可以上傳到網絡與他人有效共享。借助微信群、QQ群組、優質公眾號、百家號、教育App,還可以與同行進行廣泛交流,更好地完善教學設計,實現學習晉升。除了在教學資源方面的有效共享外,結合幼兒的園內生活一日表現,依托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與家長高效溝通,靈活對話。一些優質的幼兒信息,精彩的活動視頻,可以促進家校協同對話,共同助力幼兒學習體驗。開放性教學資源的共享還體現在幼兒園工作中對于社會資源的開放性應用,例如當地的科技館、文化館、圖書館,都可以在教育活動落實的過程中全方面應用,引導幼兒進入公共場所落實參觀活動,學習公共場所禮儀。觀瞻實物展品,靠近自然,互動協作,體驗生命神奇,感受科技魅力,這些都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
開放性也體現在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園內的美工區、科技區、開放性空間可以有機互聯高效應用。例如,大班美術活動“紙的奧秘”。可以在美術區為幼兒分享各種各樣的紙,讓幼兒通過折紙、剪紙、粘貼、拼接等方式創作各類紙藝作品。還可以進入科技區,讓幼兒對紙的吸水性、柔韌性、承重能力進行科學探究實驗,讓幼兒對紙的多元功能有效認知,凸顯學習的開放聯動。還可以讓幼兒選擇一些柔韌性強、吸水性差的紙張來制作手工小雨傘,用來裝點園區墻面、走廊等。將各類教育活動銜接在一起,以幼兒的主體參與、一線貫穿,為幼兒創造和諧融通的成長環境。
三、“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融入的價值分析
(一)推動教育工作進步發展
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一日教育活動,不局限于某一個方面、某一個環節,而是要為幼兒園教育信息化有效助力,實現多元資源的豐富銜接,提高幼兒教育綜合育人質量。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幼兒教育活動,讓幼兒開闊眼界的同時,可以獲得豐富學習參與體驗,激發幼兒對科技、文化、藝術多方面的興趣,促進幼兒良好性格養成。幼兒園還可以結合當地在民俗文化、紅色資源等方面的一些優勢,拓展校本資源。深度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喚醒幼兒學習體驗的熱情,這些都可以助力“互聯網+”時代幼兒教育工作高質量推進。
(二)提高教師自身信息素養
“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適應電子備課,學會以信息手段落實溝通交流工作,為幼兒拓展豐富學習資源。同時,教師自身要樹立學習提升意識,適應時代發展需求,提升自身信息素養。結合當前教育信息化的主流趨勢,教師要善于對教學中接觸、使用的各類素材有效整合。讓教師的眼界有效拓寬,思路更加靈活,注重對一些創新性理念的有效融入。與幼兒共同成長,讓幼兒在每日學習中收獲更多。
(三)有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互聯網+”時代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落實,要依托信息技術的應用,貼合幼兒發展特點,開發更多生動精彩課程內容,實現寓教于樂。讓幼兒直接去體驗,多感官調動積極發現、創造愛的教育,讓幼兒學習探究收獲樂趣。信息技術的助力下,傳統資源也可以鮮活呈現,讓幼兒生動活潑的接受。設置豐富情景,讓幼兒進行模仿創造。例如為增強幼兒對中華傳統中醫藥文化的了解,大班開展了科學活動——神奇中草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幼兒呈現出中藥店的配制藥一角。通過老中醫的形象展示,為幼兒講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見藥材,從它的外形、名稱、藥用價值、制作方法等方面,細致生動地展示了中藥知識。這樣的科學活動豐富了幼兒探究的視角,讓幼兒感受到了中華傳統醫藥文化的魅力。同時,在活動推進的過程中,可以向幼兒滲透健康保健知識。讓幼兒學會科學預防遠離疾病,樹立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信息技術的融入為幼兒教育高質量開展鋪路搭橋,以鮮活生動的方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四、“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立足園所實際,推進對信息技術的多元開發利用
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利用信息技術推動幼兒學習參與,要能立足園所實際,促進幼兒對多園學習資源的感知接受。要結合幼兒園本身的物質環境,為幼兒學習參與提供有效支持。梳理本園已有的信息化設備和資源,助力幼兒整體感知,探索發現。現在很多幼兒園都配備了電腦、觸摸一體機,還有幼兒園引入了電子白板,設置了專門的電腦活動區,這些都為信息技術的滲透與應用提供了有效契機。結合園內已有的教育資源,可以開設專門的信息技術專題,讓幼兒更好地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多元價值,創設有效教育環境,推動幼兒有效探索。例如,有的幼兒受到父母的影響,已經學會通過語音功能搜索查詢一些信息。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繼續這方面的探索,如通過語言搜索讓幼兒探究“顏色的秘密”,了解“礦泉水瓶的妙用”,這些都可以落實相應的自主探索活動。通過視頻的方式結合幼兒喜愛的內容,為幼兒自主探索提供有效空間,豐富教育環境。
(二)合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幼兒日常生活
“互聯網+”背景下,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入方方面面。幼兒園也要引導幼兒借助信息技術進一步豐富生活經驗,積極趣味探索。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彌補幼兒園自身所欠缺的一些教育環境,讓幼兒鮮活接受,積極體驗。例如生活在城市的幼兒,對于鄉村生活缺乏認知,對于菜園、農田充滿興趣。借助信息技術可以讓幼兒近距離地感受各地鄉村生活,為幼兒展示蔬菜大棚內部的景觀,讓他們知道茄子如何從小苗長到高壯的植株,剛結成的小茄子又如何一步一步長大,通過采摘、運輸,最后進入超市。改變幼兒各類生活經驗欠缺的問題,讓幼兒在豐富活動中趣味體驗和科學認知。信息技術融入幼兒日常生活,還可以助力幼兒良好習慣養成。幼兒階段正處于換牙期,但是他們喜歡吃一些甜食,不注重保護牙齒,很容易會出現牙疼、上火、口腔潰瘍等各類口腔問題。依托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落實有效引導,讓他們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選擇一些網絡視頻為幼兒定時播放,強化幼兒科學認知,助力幼兒飯后漱口習慣養成。還可以讓幼兒來體驗我是小牙醫科學探究活動,對牙齒模型進行清潔,強化幼兒習慣認知。
(三)促進對話溝通,實現信息技術的多元互動
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家庭、社區以及各類社會資源的有效助力,依托信息技術做好多元溝通、對話、交流工作,構筑幼兒教育信息化發展大環境。首先,幼兒園可以建立家校溝通共育的有效平臺,向家長傳播科學教育理念。通過線上直播平臺,實現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在線溝通,搭建起幼兒園與家庭之間信息化互動橋梁。依托信息技術,幼兒園可以將社區開發的一些教育資源,在園本課程中有效應用。例如,通過社區為幼兒進行和睦共處教育,使其養成良好習慣,做到睦鄰友好,并引入傳統文化——三尺巷的故事,助力幼兒全面發展。疫情背景下,社區在保障居民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多項努力,讓幼兒及家長學會科學配合社區防疫工作,助力幼兒集體意識養成。另外,還有社區的一些綜合活動資源。如:籃球場、足球場、體育運動器材都可以有效運用到家校共育工作中來,助力幼兒科學鍛煉良好習慣的養成。
信息化時代,各個幼兒園之間也要加強交流合作,針對幼兒園開發的一些課程有效共享,研摩梳理,滿足多個幼兒園園本教研的需要,實現優勢互補,共享交流。這樣既能夠減輕教師在微課準備中的一些負擔,也能避免優質教學資源的浪費。尤其是涉及了地方傳統文化的一些資源,如教師開發的一些剪紙教學視頻、國畫教學視頻、花饅頭手工視頻等,都可以在各個幼兒園之間分享交流。為幼兒園綜合教育工作增添新活力。
總之,“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開展要對信息技術多元應用,提高教師自身信息素養,注重幼兒園內部教育環境構建。對網絡上的優質教育資源匯總整理,貼近幼兒發展特點,落實有效引導工作。將更多優質、鮮活、創新性教育資源運用到幼兒園教育活動實踐中來,從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角度引導信息化背景下的教研互動。根據幼兒園幼兒學習掌握情況不斷進行完善調整,通過對信息技術的高效應用,助力多彩教育活動精彩落實。
作者單位:顧艷 天水市解放路幼兒園
參" 考" 文" 獻
[1] 張俊杰. 幼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及策略[J]. 好日子, 2021(08):141.
[2] 盛曉程. “互聯網+”時代幼兒園信息技術需求研究[J]. 散文選刊:中旬刊,2020(12):268.
[3] 徐虹潔.“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8(40):52-53.
[4] 龍黎. “互聯網+多媒體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 小說月刊:綜合, 2018(11):2.
[5] 劉春蓉. 淺析信息技術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應用[J]. 家庭·育兒, 2020(07):165.
顧艷(1974.12-),女,漢族,甘肅天水,大學,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