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對“互聯網+”下初中體育教學進行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互聯網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之間的內在關聯,了解當前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模式的實施情況與效果,了解這一教學模式實施中的不足,以便于更深入地開展“互聯網+”體育教學活動。本文簡要分析了“互聯網+”教學模式與初中體育教學有關內容,著重闡述了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不足;之后分別從不同角度入手提出利用“互聯網+”教學模式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以期能夠為提升體育課程教學質量,構建高效健全的“互聯網+初中體育”教學模式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 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模式;教學質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的主要模式之一,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工具開展課程教學活動,是各學科教師均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相較于其他課程,初中體育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與操作性,且體育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體育熱情,傳遞積極健康的體育品質與體育精神,更需要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質能力。基于此,需要立足當前“互聯網+”下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不足,加強初中體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引入大量互聯網體育教學工具、軟硬件設施;同時整合體育教學資源,設計線上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現代化環境中完成體育學習、參與體育運動,逐步實現體育能力與體育素質的發展[1]。
一、“互聯網+”教學模式與初中體育教學
“互聯網+”概念起源于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在會議中于洋表示“互聯網+”這一概念應當服務于世界上的各個行業;在2015年的互聯網有關會議中,馬化騰提出:“互聯網+戰略”的建議,認為“互聯網+”就是利用互聯網將各個行業、領域的信息聯系起來,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生態,比如:教育與“互聯網+”整合,新增在線教育、線上教育。根據現階段初中教育中“互聯網+”的落實與應用情況,可以看出,搭建智慧教育平臺,是進一步落實“互聯網+教育”的有效措施[2]。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利用互聯網平臺,靈活采用云計算、大數據、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搭建共建共享的體育學科教學資源,進一步實現了一定范圍內的體育學習資源共享;部分教師參與到我國整體智慧體育平臺建設中,在大平臺之上發布自己的優質體育教學視頻,同時將其他教師、體育明星發布的優勢教學資源下載下來,作為體育課程教學資料。可以看出,“互聯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具有開放性、共享性與交互性的特征。
在“互聯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紛紛利用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開展課程教學,在傳統體育教學的框架之下以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根據體育課程內容設計具有互動性的線上學習活動,或者根據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設計線上體育跟練任務,讓學生通過優質視頻學習,在網絡平臺上交流討論,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可以盡快掌握體育運動技巧,形成體育運動習慣與興趣,進一步提升了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3]。
二、 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模式的教學實施不足
根據現階段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模式的實施情況,互聯網技術與現代化教學工具的運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體育課程教學的趣味性、交互性與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體育運動機會,增強了體育教學效用。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本次分別從教師與學生兩個角度思考,呈現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一)從教師角度分析
1.教師對“互聯網+”體育教學平臺的應用熟練度不足
根據現階段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模式實施的情況來看,大量體育教師均采用線上教學工具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有的教師使用本地區義務教育系統的智慧體育教學平臺,有的教師使用希沃白板或者微課軟件,有的教師使用KEEP等運動軟件。這些軟件操作難度較低,不需要復雜的流程,教師只需要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合適的視頻資源,或者是將自己的課程教學視頻發布到平臺上,抑或是在平臺上發布體育練習任務即可[4]。但是從了解中發現,很多教師對各種體育教學平臺使用的熟練度較低,對教學平臺的使用頻率較低,部分教師偶爾使用教學平臺,大部分教師將教學平臺作為“公開課”的教學工具,很少有教師將線上教學平臺、智慧體育教學平臺與運動軟件作為日常課程的工具。這是由于這些體育教學平臺雖然具有操作便捷的優勢,但是卻很難契合教師所在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且部分平臺缺乏身體數據監測功能,無法為體育教師提供教學支持。
2.老年體育教師缺乏使用“互聯網+”教學工具的積極性
根據初中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校中存在老年體育教師,這些老年體育教師具有多年教學經驗與豐富的教學理論儲備,但是缺乏對“互聯網+”體育教學了解的積極性,這主要是由于:①老教師教學觀念較為固化,認為“互聯網+”教學平臺本質上就是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是一種較難掌握的技術,很多老教師學習信息技術較為困難,長此以往,老教師們就會處于一種“能不用就不用”的狀態中。②大部分老教師對“體育教學平臺”的認知程度不足,認為這種平臺本身沒有任何作用,還會耽誤上課的進度,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因此老教師們不愿意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進行教學活動,影響了“互聯網+”在初中體育中的實施[5]。
(二)從學生角度分析
1.學生參與“互聯網+”體育學習活動主動性較差
根據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育教學形式,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更多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本身缺乏體育學習意識,認為體育課程就是“放松的課程”,會占用學習時間。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會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其他課程學習中,面對教師布置的線上體育學習活動、跟練任務往往是采取應付了事的態度,隨意完成任務,并沒有真正認真、規范地進行跟練,從而影響了“互聯網+”體育教學的實施效果。
2.學生缺乏設備不能夠獨立訪問“互聯網+”體育教學平臺
從當前初中學生使用互聯網工具及移動互聯網設備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少有家長會為學生配置具備多種智能功能的移動終端設備與筆記本電腦。很多家長擔心學生缺乏自制力,不會讓學生隨意使用電腦與手機,部分家長使用自己的手機給學生登錄線上平臺參與課程學習。但是這種情況導致學生的學習行為是掌握在家長控制之下的,很容易打消學生參與線上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參與教學平臺上的體育運動活動。與此同時,學生每次參與“互聯網+”體育教學活動都需要使用家長的手機與電腦,占用家長的設備與時間,也會增加家長的負擔。
三、利用“互聯網+”教學模式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營造穩定良好的“互聯網+體育”環境
根據上述分析的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模式實施中的不足,可以看出,教師缺乏充足有效的“互聯網+”教學工具與教學條件,學生缺乏“互聯網+”體育學習工具,是現階段體育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要想提升體育“互聯網+”的教學質量,首先就要解決教學條件問題。建議要加強初中學校中的現代化體育教學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源與資金,全方位建設具有現代化特色的體育教學工具與基礎設施,包括:智能檢測系統、智慧體育教學平臺、校內體育環境監測與監控裝置、具有計數與分析功能的籃球架與足球架、可穿戴體育運動監控設備等,全面提升初中學校的現代化體育教學硬件設施水平與軟件完善程度。在實際過程中,要深入了解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需求,完善現階段體育館內的設施,規范體育館的開放時間,同時在內部設置多媒體立體授課系統。還需要加強校內體育學習網絡的設計,讓學生可以了解不同類型體育項目的特點與學習要求,為學生提供自主參與體育活動的資源與體育工具、運動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互聯網+”體育教學模式。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互聯網+”教學環境,促使各個年齡段教師使用“互聯網+”教學工具與平臺更加便捷,促使學生擁有自己的體育運動設備。
(二)加強網絡體育教學資源搜集與整合,搭建內容豐富的體育教學素材庫
根據現階段部分體育教師缺乏“互聯網+”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積極性與主動意愿的情況,建議要進一步搭建初中學校的網絡化體育教學資源儲備庫,全方位搜集體育教學資源,為教師的課程教學提供大量素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豐富資源,一舉兩得。在豐富的體育教學資源支持之下,教師可以認識到“互聯網+”體育教學在資源方面的獨特優勢,引領教師轉變課程教學理念,認識到互聯網教學的價值,同時也可以以豐富資源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使學生對“互聯網+”的體育教學產生更多的興趣。以田徑的遠度跳躍教學為例,在豐富資源庫的支持之下,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老年教師,均可以在資源庫中調取運動講解視頻,利用多媒體軟件播放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規范的分解動作,并且放大細節動作與技巧,讓學生更直觀了解遠度跳躍的動作技巧與注意事項。教師也可以根據體育課程教學需要,根據班級學生的運動能力與實際情況,利用“互聯網+”平臺上的三維動畫技術、虛擬仿真技術,構建虛擬仿真的運動場景,以立體小人的運動動作展示細節與技巧。在授課完成之后,教師制作的這個視頻則納入資源庫中,可以實現校內優質體育教學資源的共享與交互。
(三)引導學生利用軟件系統參與活動,激發學生參與“互聯網+體育”興趣熱情
現階段初中體育的“互聯網+”課程教學正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學生缺乏對教學活動的興趣是因為其本身缺乏對“互聯網+體育課程”的了解,缺乏正確的引導。初中體育教師需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帶領學生通過參與“互聯網+”體育活動了解運動項目,掌握運動技巧,提升體質能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線上自主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體育學習體驗感,從而激發學生對“互聯網+體育”學習的興趣與熱情。以籃球教學為例,體育教師利用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制作畫面生動有趣的籃球介紹視頻。在視頻的制作過程中,教師選擇學生們都比較喜歡的奧尼爾、詹姆斯等籃球明星的視頻,剪輯出精彩的籃球技巧瞬間,配置動態音樂與有趣的講解,讓學生在觀看趣味視頻的同時了解相應的籃球技巧。之后,教師將視頻推送到學生的賬號中,讓學生自己利用軟件系統點擊視頻,播放視頻,并且利用軟件系統的重復播放、剪輯圖片的功能將自己喜歡的瞬間圖片留下來。采用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體會“互聯網+體育教學”活動的參與樂趣,促使學生形成對此類體育學習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四)搭建高質量體育教學平臺,充分滿足不同情況教師教學運用需求
優質的教學平臺是進一步落實“互聯網+初中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初中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元素。建議學校要加強初中體育教學平臺的建設,在現有基礎設施條件之上,搭建智慧體育的教學平臺。在平臺中,以學生、家長與教師為服務對象,以體育教學的信息化與教學資源共享為主要方式,全方位連接學校內的體育資源庫系統、教育教學管理系統、教學系統、互動系統、學生手機端的推送系統等,充分滿足各方人員對平臺系統的需求,促使學生可以在平臺中交流與互動,教師可以在平臺中進行體育備課與科研,讓家長可以通過平臺了解更多的體育學習理念,實現體育教學現代化、家長學校聯動化。
四、結束語
“互聯網+”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為初中體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根據上述研究與探索,可以看出當前的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具備現實條件,同時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著重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充分發揮“互聯網+”教學優勢,全方位提高體育課程教學質量,打造現代化的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在今后的“互聯網+”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想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不僅要轉變課程教學模式,更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需求與興趣點選擇合適的體育教學活動形式,同時搭建體育教學平臺,為教師開展“互聯網+”體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
作者單位:靳玉琴 甘肅省臨洮縣洮陽初級中學
參" 考" 文" 獻
[1]張迪.“互聯網+”時代中學體育教育多樣化教學策略探析[J].科技風,2022(16):33-35.
[2]臧文斌.如何利用初中體育“互聯網+”教學有效提升教學質量[J].中國新通信,2022,24(05):236-238.
[3]張茜茜.“互聯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田徑,2022(02):79-81.
[4]王柏林.“互聯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變革的實踐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1,23(24):226-227.
[5]金迎春.淺析初中田徑課線上教學策略[J].田徑,2021(09):47-48.
靳玉琴(1978.03-),女,漢族,甘肅定西,學歷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互聯網+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