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階段育人工作的落實要機動而靈活,涵蓋多個方面對幼兒科學引導。“互聯網+”時代多媒體技術的融入能夠讓幼兒扁平化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直觀,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同時,通過形象、趣味、感染性強的圖文資源,調動幼兒學習表達欲望,為幼兒全面發展積極賦能。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幼兒園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優越性,對幼兒學習成長也有良好的引領價值。在多媒體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貼近幼兒成長特點科學引導,彰顯幼兒園育人的豐富性。讓幼兒在動手操作、學習模仿、合作對話的過程中全面發展,實現智慧成長的育人目標,這是當前階段幼兒園教育需要落實推進的一項核心工作。
關鍵詞:“互聯網+”;多媒體;幼兒園;教育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當前幼兒園的辦園環境、技術力量顯著增強,教師自身創新意識也得到顯著提升。在幼兒園育人工作落實的過程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遍。教師要貼近幼兒認知特點,設計豐富育人過程。發揮多媒體生動直觀優勢,引導幼兒積極學習體驗。以多媒體技術為支點,推動幼兒全面探索,精彩實踐豐富的童年。
一、幼兒園教育中多媒體技術運用優越性分析
(一)有效圖文整合凸顯生動教學優勢
幼兒階段孩子天真爛漫,富有豐富想象力,他們聽到一些語言,頭腦中就會呈現鮮活畫面,而且幼兒思維認知帶有一定的跨越性,教師要發揮幼兒這一優勢。對其科學引導,開闊幼兒認知視野,將多種教學元素有機組合,為幼兒帶來鮮活學習體驗。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突破教室環境、校園環境以及地區因素對幼兒學習探究的阻礙。構建生動鮮活、直觀立體育人環境,推動幼兒圖文理解、聯想、想象,讓探究過程變得生動多彩。比如《鈴兒響叮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幼兒頭腦中會出現圣誕老人的畫面,也會聯想到雪景、禮物等豐富意象。依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突破課堂教學阻礙,將寒冬的冰雪圣境帶到幼兒面前,并配上音樂旋律,讓幼兒開心起舞。教學效果顯著提升的同時,幼兒學習參與興趣得到有效調動。
(二)細節整合實現全方位信息傳輸
“互聯網+”助力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在幼兒園教學中實現全方位信息傳輸。除了將豐富的圖片、聲音帶入課堂外,還可以有效接觸視頻這種更加全方位的信息傳輸方式,增強幼兒認知探究的欲望。以美好的食物這一主題授課為例,依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從農場里農民種下種子開始,讓幼兒認知食物的起源。從種子到小植株,再到碩果累累的收獲階段,建立幼兒親近自然珍惜糧食的認知熱情。在此基礎之上還可以結合視頻帶領幼兒探究食物加工的秘密,讓幼兒明白每一份食物來到我們的面前,都經過了復雜的流程,其中涉及許多人的用心勞作,更需要多個加工環節緊密銜接。這種跨區域、跨領域的內容認知,可以使幼兒開展連貫性學習,需要以多媒體技術為助力,生動形象地為幼兒展示一些細節,從視覺、聽覺、觸覺、感覺多個方面刺激幼兒認知接受意識。這樣能將更多信息傳遞到幼兒大腦,讓幼兒直觀理解的同時,培養幼兒良好的過程意識、協作意識,創建充滿感情色彩的學習氛圍,促進幼兒共情理解和有意注意的培養。
(三)立體聲效為幼兒帶來愉悅學習體驗
“互聯網+”時代,多媒體技術手段在不斷升級,除了被畫面中的一些色彩、線條、形狀所吸引之外,多媒體授課的立體聲效果能夠為幼兒帶來身臨其境之感,調動幼兒積極的情感融入,在肢體律動、劇目表演等學習實踐中為幼兒帶來鮮活愉悅學習體驗。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助力下,教師開展的一些群體活動,能夠促進幼兒模仿能力快速發展。讓幼兒積極專注地在教師指導下進入情景體驗和創作表演環節,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拉手、擁抱、舞蹈,進行協作性表演。這些豐富體驗過程都可以在立體聲環繞下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幼兒可以通過多個感官接受外部刺激,積極樂觀表演,增強幼兒學習投入感,使幼兒主體意識有效彰顯。
二、幼兒園教育中多媒體技術應用價值分析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可以顯著促進幼兒認知發展
兒童對外界的感知,需要對形式、聲音、色彩的感知與自身感受有效融合,所以幼兒園教育工作落實的過程中,主要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引領幼兒感知體驗,這可以為幼兒帶來更強的認知欲望。視聽結合可以營造一種全新學習氛圍,反復對幼兒大腦進行有效刺激。幼兒在學習參與的過程中,既獲得了感官體驗,又增強了視覺認知,大腦還會產生強烈的興奮感。依托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還能激發幼兒表達欲望,讓他們興致勃勃地與同伴分享,在觀察同伴表演中領悟方法,驅動幼兒創新探究的好奇心,帶動更多幼兒模仿聯想的欲望,催生更多創意思維。所以,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本身就是幼兒學習認知的良性刺激,可以使學習材料的呈現立體多元,幼兒學習過程輕松歡樂,對知識的記憶效果也能顯著增強。
(二)動態化學習環境構建有利于豐富幼兒合作建構意識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依托多媒體技術所呈現的多元資源,能夠讓幼兒始終處于豐富直觀的動態學習環境中。教師可以提供表達展示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動手操作、對話交流、辯論合作中意識建構、學習提升。營造新型師幼關系,在交流互動中推動幼兒有效創新。比如,在《動物的尾巴》這類學習資源呈現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能夠讓幼兒觀察不同動物的尾巴,又可以融合語言講解、游戲互動、動作模仿、實踐探究多個過程,為幼兒帶來豐富學習體驗。還可以讓幼兒開展給動物畫尾巴的趣味學習實踐,讓幼兒之間合作互贏,獲取更多新鮮學習體驗的同時,促進幼兒對所學內容立體建構。多元趣味的呈現方式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效果顯著提升。
(三)授課環節的推進有利于教師信息素養的進一步發展
在幼兒園教育中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需要教師自身信息素養循序提升,尤其是“互聯網+”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新型授課資源逐步涌現,幼兒在生活中也能接觸一些精致案例。所以幼兒園教育中除了應用單一模式與幼兒游戲互動之外,教師自身要積極學習創新。貼近幼兒認知發展的需求,科學設計更加新型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教師要豐富自身的教學知識,還要在教學過程中虛心接受其他教師的意見,結合幼兒的學習反饋,更好地探索多媒體技術應用與幼兒學習探究過程的有效交融。授課環節的推進與教師的反思晉升要有機結合在一起,既要為幼兒展示教師搜集的豐富教學資源,更要探索授課落實的優化方法,玉琢玉磨不斷進步。
三、幼兒園教育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教學建議
(一)凸顯教學內容生活化,喚醒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期,他們對外界的認知多決定于直觀感性的學習方式。幼兒對自己周圍世界的多種現象都有豐富認知欲望,依托多媒體推進幼兒園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凸顯課程內容的生活化特點,通過豐富多元學習活動的落實,讓幼兒恰到好處的了解,生動活潑的體驗,積極自信的聯想。通過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引起幼兒認知欲望的同時,指引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發揮課程本身在促進幼兒學習成長中的有效價值,喚醒幼兒學習體驗的興趣。
例如,為了促進幼兒的社會認知,針對中班小朋友設計了“安全知識知多少”這樣一節活動課程。立足當前社會環境,引導幼兒提升安全意識。尊重、寬容、和諧、互動環境下對幼兒落實安全教育,可以更好地提前預防,告知幼兒各類安全隱患,使其學會自我保護的有效方法,保障幼兒身心健康。活動課堂的推進要捕捉幼兒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分別從道路安全、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運動安全、用電安全、應對陌生人落實自我保護、防火安全、體育課安全、雷電安全、觀光旅游中的一些游樂場所設施安全等多個方面,對幼兒實施有效引導。既要讓幼兒明白哪些行為存在安全隱患,又要讓幼兒知曉一旦安全問題發生時如何科學自救。這樣就能夠將危險的防御和科學應對結合在一起,貼近幼兒心智水平,讓他們明白如何積極向大人尋求幫助,做好自我保護,預防意外傷害。
結合媒體資源、圖文資源的觀看,要同步落實有效的演示活動。創建特定情境,引導幼兒積極實踐,大膽表達自己的學習獲得。通過情境模擬、實踐互動,加深幼兒安全認知,提升幼兒自我保護意識,能夠更好地將生活化內容落地實踐,寓教于樂提升幼兒安全意識。
(二)彰顯幼兒主體價值,推進教學活動有效落實
在幼兒園教育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直接創造鮮活教學情景,引領幼兒積極參與課堂互動。也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引導問題,讓幼兒在語言表達、動作展示、團隊協作中互動學習,鼓勵幼兒突破挑戰,游戲進步,增強課堂互動綜合效果。在一系列活動推進落實的過程中,要始終尊重幼兒主體性價值的發揮,讓幼兒充分參與進來,同時要調動幼兒思維積極性,讓他們有所想,有所悟,在豐富互動中促進幼兒積極成長。
例如,在“四季”這個綜合活動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幼兒展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更要以幼兒自身的主體參與為基礎,讓他們積極表達自己對四季的感知,讓幼兒充分打開視覺、聽覺、感覺、觸覺,捕捉生活中的亮點。首先,教師可以從當前所處的季節入手問一下幼兒目前正處于哪個季節。很快,幼兒會答出,現在是夏季。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夏季有哪些特點。很多幼兒用洪亮的聲音說出夏季炎熱,這是幼兒的肢體感覺。還要讓幼兒打開聆聽的耳朵,張開觀察的眼睛,看看窗外夏季還有哪些特點。幼兒很快看到了郁郁蔥蔥的大樹,大樹上還有歡樂的鳴蟬。提到了蟬,很多幼兒接著想到夏天有很多的蚊子、蒼蠅、小蟲。這個話題一經拋出,幼兒紛紛響應,被蚊子咬過。甜甜的桃子上會有成群結隊的小飛蟲,還有的幼兒說,夏季雨后的路上看到了胖胖的蚯蚓。結合幼兒的觀察所得和生活經驗,大家很快能發現,夏季炎熱,草木茂盛,蚊蟲活動。接著,教師讓幼兒思考下一個季節是什么,幼兒知道是秋季。那么秋季有哪些特點?幼兒接著反映秋季涼爽。媽媽說等到涼爽的秋天,然后帶她去紅葉谷。結合幼兒的這一話題,教師可以出示紅葉谷的圖片,引導幼兒思考秋天樹葉變成了什么顏色,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顏色變化。為幼兒科普秋霜的知識。畫面進一步切換,演繹出秋天農場里的豐收畫面。讓幼兒觀察,并快速在頭腦中推演出更多新的知識和物象。時間繼續往后推移,幼兒又能夠對冬天的白雪,春天的百花盛開有效聯想和認知。結合圖片的展示,調動幼兒生活經驗。讓他們積極表達,有效分享,感受四季變化,增強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幼兒展示豐富內容,要建立在他們已有認知經驗的基礎之上,推動幼兒大膽表達,積極分享。結合教師的圖片引導,豐富幼兒探究的視角。讓幼兒接收信息,積極聯想,對多媒體內容有效消化和吸收。這樣才能達到多媒體資源展示和幼兒學習成長的雙向互動。
(三)凸顯實踐探究,加深幼兒學習認知
幼兒階段他們本身活潑好動,對于各類問題都躍躍欲試,依托多媒體技術引領幼兒落實學習探究活動,可以為幼兒創建溫馨外部環境。在媒體資源襯托下,讓幼兒樂于探究。
例如,在“浮與沉”這部分內容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先通過大屏幕為幼兒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如礦泉水瓶、泡沫板、陶瓷杯子、光滑的大理石。讓幼兒大膽猜測,將這些東西放到水面,會浮起來還是沉下去?每個幼兒都會積極表達自己的認知。這時候教師不要急于拋出答案,而是可以讓幼兒親自動手,拿出一個水盆,到園內去尋找探究的素材,讓他們動手實驗一下,看哪個會浮起來,哪個會沉下去。融合于實踐過程,加深幼兒科學認知,可以避免幼兒對多媒體呈現的內容機械接受,讓他們在操作動手操作中樂于探究,豐富發現。在幼兒操作告一段落后,教師再引出浮與沉的概念,為幼兒進行背后原理的講解,能夠使幼兒產生恍然大悟之感。同時,結合教師的講解,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去探索發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能夠浮在水面,哪些東西不能浮在水面。我們可以嘗試通過哪些方法讓它們浮在水面,可以讓幼兒選擇恰當的材料來嘗試制作一個小船,看看誰的小船輕便美觀。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推進教學內容,引導幼兒去發現。課堂的尾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幼兒呈現一個生動故事:
一只很餓很餓的狼在河邊遇到了一只小綿羊。“我一定要追上小綿羊,美美地飽餐一頓。”狼在心里想。這時候小羊看到了遠處跑過來的大狼,嚇得拔腿就跑。跑著跑著,小羊發現了一塊兒結實的大木板,于是趕緊跳了上去,在木板的幫助下順利渡過了小河。狼一看小羊跑到了河對岸非常著急,可是它沒有找到合適的木板。這時它發現河邊有一塊光滑平整的大石板,它趕緊把石板拖過來放到河里,想趴著石板過河。請大家猜一猜,狼能不能追上小羊?依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幼兒預留一個懸念問題。可以考察幼兒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又能夠為幼兒語言表達提供一個有利契機。讓他們大膽聯想,對故事的結尾進行豐富改編。這樣的學習活動不僅有美妙的故事,還有智慧的碰撞,趣味的表達,貼近了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提升科學知識滲透的效果,幼兒探究表達的欲望得到顯著帶動。
四、結束語
總之,“互聯網+”時代,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便捷有趣的教學手段,為教師開展形象逼真的教學設計提供了有效助力,優化了幼兒的學習體驗過程。在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同時,還要探索有效的教育原則,在多個領域對幼兒有效引導。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和認知理解水平,開展豐富的活動設計。同時要寓教于樂,引領幼兒積極實踐、豐富探索、語言表達。依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幼兒由淺入深學習體驗,助推幼兒學習成長的同時教師執教能力同步提高。巧妙借助多媒體手段為幼兒設計更加豐富生動的學習資源,助力幼兒積極體驗、全面發展。
李紅娜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姜各莊鎮中心幼兒園
參" 考" 文" 獻
[1] 張秀明.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的運用方法[J]. 天津教育, 2019(12):56-57.
[2] 吳霄宏. “互聯網+”形勢下的多媒體美術教學探討[J]. 天津教育, 2020(15):143-144.
[3] 樂海平. “互聯網+”時代多媒體技術微課教學的應用初探[J]. 教育現代化, 2018(16):193-194.
[4] 白文麗.“互聯網+”背景下多媒體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有效運用[J]. 時代教育, 2016(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