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應用到教學中則突破了以教師作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局限和瓶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且改進了傳統教學模式,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和缺陷,使得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存在顯著的優(yōu)勢,但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本文針對多媒體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優(yōu)勢和不足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不足一、引言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綜合性技術,多媒體教學則是將綜合技術運用到教學中,通過有機結合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形式豐富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模式,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體驗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加深對知識的認識、理解、掌握以及應用。在提升學生學習質量效果的基礎上可以擴充學生知識面,增長學生見識,還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平臺作為學生與教師、同學等溝通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突破時間、地點的局限而隨時隨地學習和交流,改進了傳統教學模式,優(yōu)化了教學方式方法,同時提升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認識以及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有效應用。
二、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一)信息儲備豐富,提供多樣性閱讀材料
語文教學關鍵在于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積極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基本能力,輔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閱讀學習則主要是通過預習、朗讀、查找字典、討論分析完成。由于教師集中授課受教學學時、教學進度的影響,造成學生閱讀時間會相應的減少,這會影響學生閱讀量的積累以及高質量的閱讀,最終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能夠提供文字、圖片、聲像等內容的知識,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知識內容劃分選擇知識內容的表現形式,以此為學生建立知識體系結構,而這有助于學生更加有效和針對性學習。教師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可以發(fā)揮互聯網平臺的作用和優(yōu)勢,表現在互聯網平臺中信息儲備更加豐富,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多樣性閱讀材料,學生則可以隨時隨地應用多媒體搜索一些生疏字、詞、語句等,根據需求查找資料以獲得閱讀材料。多媒體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的知識內容,而這滿足了學生現階段的學習需求,也符合了學生認知能力的要求。
(二)應用多媒體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
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可以向學生全面展現知識,學生從聽覺、視覺、感覺方面能夠更加深入、直觀、形象地認識和了解知識,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思維能力,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比如教師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中可以應用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在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基礎上學生能夠融入教學情境中,可以更加直觀體會和感知知識內容,讓學生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消除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的片面認識,改善枯燥乏味的語文教學局面,同時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多媒體教學所展現的教學藝術性特點可以豐富學生知識儲備,因為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多樣性、多元化,知識內容不但可以以文字形式呈現,而且可以以聲音、視頻的形式呈現,而這提升了學生感官感受效果,而且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種藝術和美的享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化解教學重點難點知識點
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可以將理性的知識變得感性,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學生通過感官認識則能夠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形象地認識和學習知識。小學階段學生理解能力往往較為薄弱,而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感到困難和吃力,對于一些知識則需要通過針對文字內容進行分析總結才可以真正掌握。這些知識則是教學的難點知識點,同時也是重點知識點,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可以化解教學重點知識,難點知識[1]。
例如對于古詩詞知識的教學,需要教師以古詩的語言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分析詩詞語句的具體意思,并展現詩詞所營造的意象,體會詩詞作者的思想情感,以此可以將學生帶入到詩詞所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之后為了讓學生能夠將知識有效運用,則需要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如果教師僅僅從口頭上向學生講解鑒賞知識,那么學生會感覺到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配合古詩詞相關的背景音樂或者古詩詞作者生活的歷史背景、社會背景等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這樣通過聲音、圖片、視頻的形式呈現與古詩詞相關的情境,則有助于學生將古詩詞知識更好地理解,進而可以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應用多媒體設備教學不需要教師特別地向學生解釋內容,這樣學生則能夠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與作者內心產生共鳴。
(四)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國家對于教育工作的要求逐漸提高,教學工作者不但需要注重教學質量,而且還需要獲得一定的信息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更是如此。所以,教師應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輔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并且引進新的教學理念,應用先進教學設施設備,發(fā)揮其作用和優(yōu)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2]。
三、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影響學生思維空間的拓展
多媒體可以為語文教學提供更加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可以生動形象地向學生展現教學內容。但由于語文教學的特點,多媒體教學并不適用于所有的語文知識的教學。教師展開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輔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而學生思維能力則是循序漸進形成和發(fā)展的。學生對于文字的認識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應用文字以外的教學方式難以展現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應用文字教學則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學生學習知識、探索知識的過程是對于知識的理解、認識以及感悟的過程。在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身想象而體會感受文字,感悟文字背后的深意以及意境,這樣學生在腦海中能夠形成對于文字的印象,產生形象感。通過深入思考和探索可以進行再創(chuàng)造,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體會和認知,從而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維能力。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會存在難以產生文字教學優(yōu)勢方面的不足,影響學生思維空間的向外擴展,影響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這是多媒體教學存在不足的一種體現。
(二)忽視對學生語文語感的培養(yǎng)
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認識到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和培養(yǎng)的重要性,往往需要通過傳統的推敲文字、明確字詞意思而實現。對于一些字詞只能意會學習和掌握,難以用圖片、聲音等形式呈現,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需要學生能夠從文字的意思以及文字背后所蘊含的意境方面學習。
通過分析得知,一些教師往往忽視對于學生語文語感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停留于表面,不能深入感受和體會語言知識內涵、意境。而教師依賴多媒體展開教學容易忽視對學生語文語感的培養(yǎng)。
語感是一種對于語言的感覺以及自身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是自身學習經驗的一種反應。語文語感的形成需要通過反復練習而實現,多媒體技術中的聲音、圖像等替代不了教材內容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閱讀的時間會減少,寫作學習時間會減少,只能依賴于聲音、圖像課件知識的學習,然而會影響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和發(fā)展[3]。
(三)弱化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課堂教學關鍵以及前提是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這樣有助于學生產生學習熱情,并且學生能夠通過不斷學習而有所感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通過學習,學生可以主動積極發(fā)揮自己的思維,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靈活展開教學,能夠有效控制教學過程。教師的把控應與學生的學習實現有機結合,重點在于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控自己的學習。
教師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會弱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一些具備豐富工作經驗的教師從學生的言談舉止表現可以了解學生的想法,以此獲得反饋。學生通過教師的面部表情以及行為行動則能夠感受到教師的認可、肯定以及關注和關心,這樣學生能夠產生良好的學習自信心。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極其關鍵和重要,教師如果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而學生則通過多媒體設備學習知識,那么就會影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造成學生只能與多媒體無聲的溝通和機械的交流,這會影響教學氣氛,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效果也會逐漸減弱[4]。如果教師向學生提問,那么學生的目光則可能會集中在多媒體設備中,沒有與教師產生眼神的交流以及語言的溝通,這樣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效果,而且失去了教學的真諦。
四、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應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
學生在學習時產生良好學習興趣較為關鍵和重要,如果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那么有助于教師順利地展開教學,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如果學生欠缺學習興趣,那么則會影響教學質量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營造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輕松和愉快。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意,學生具備想象和創(chuàng)意則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要素。教師應有針對性、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水平[5]。
由于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等不同,這使得學生性格、思維有所不同,所以學生個體會存在差異,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在小學階段學生沒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外界事物,往往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來積累經驗,包括生活和學習經驗,學生在這種狀態(tài)下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甚至會抵觸學習,這會影響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和發(fā)展。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建立情境,讓學生能夠生動直觀地體會知識內容,也讓其思想和情感融入教學中[6]。
(二)有機結合日常生活展開教學
在教學中,教師結合日常生活到教學中,以此可以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在傳統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依靠自身經驗以及主觀意識向學生講授知識。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較為被動,并且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而教師應用多媒體向學生展開教學則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包括學習生活和家庭生活等,這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針對知識的講解可以以多樣化的形式體現,這樣可以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有助于學生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提升語文多媒體教學趣味性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認識,并且有助于提升語文教學效率。語文教學中知識內容包括了國家民族文明以及歷史文化等知識,而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向學生展現人類的思維。因此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形成自身的思維,這樣可以提升語文教學的系統性、實用性和有效性。
由于語文教學側重于理論教學,如果學生依靠自身能力理解知識,那么則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應用多媒體展開教學應提升教學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樣有助于學生融入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應用多媒體為學生分析人物特點或者故事情節(jié),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入認知,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存在一定的優(yōu)勢和不足,對此,教師需要了解其優(yōu)勢,具體表現在信息儲備豐富,提供多樣性閱讀材料、營造輕松愉快學習氣氛、化解教學重點難點知識點、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教師還應明確其存在的不足,具體表現在影響學生思維空間的拓展、忽視對學生語文語感的培養(yǎng)、弱化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應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良好教學環(huán)境、有機結合日常生活展開教學、提升語文多媒體教學趣味性,從而提高多媒體教學效率和質量,彌補多媒體教學中的不足,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孫淑菊 甘肅臨洮縣椒山小學
參" 考" 文" 獻
[1]臺永杰.巧用多媒體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甘肅教育,2020(13):149.
[2]楊金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探究[J].知識文庫,2021(19):79-81.
[3]和豐龍.“心”“新”相映: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J].學周刊,2019(17):86.
[4]張振春.把生活搬進課堂,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9(17):107.
[5]李姍珊.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09):168.
[6]韓冉冉. 多媒體課件教學下初中歷史課堂板書應用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21.
孫淑菊(1982.06-),女,漢族,甘肅臨洮縣,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