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索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模式在中醫院校《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級中西醫結合臨床大學三年級本科1+3合班、2班共17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班級為單位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1+3合班(n=96)為傳統教學組,2班(n=83)為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組。傳統教學班級采用傳統課堂授課模式授課;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組,在課前利用社交平臺發布學生使用版課件,課中圍繞具體病例結合學生版課件中所提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教師答疑,課后通過社交平臺拓展知識、發布考核試題。比較兩組學生平時閱片成績、期末考試成績及教學滿意度。 結果: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組學生的平時閱片平均成績(69.86±5.57)分和期末考試平均成績(80.67±6.11)分均高于傳統授課組學生的平時閱片平均成績(65.99±7.58) 分和期末考試平均成績(78.21±8.16)分(P<0.05);學生對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臨床常見疾病閱片準確度、重難點知識掌握程度、臨床專業基礎課程自主學習能力改善和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水平方面的滿意度(25.89±1.96)分,均高于傳統教學組(22.10±1.65)分(P<0.05)。結論: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提升了中醫院校《醫學影像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雙課件教學;翻轉課堂;醫學影像學;教學效果
《醫學影像學》在中醫院校內一直存在課時不足的現象,從當前教育教學發展與改革的角度看,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縮短課堂理論教學課時數,已經是主流熱點,而且從中醫院校實際情況看,其開設專業基礎課程數量一直比西醫院校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獨要求增加《醫學影像學》理論課時數,是行不通的[1]。我們認識到了現在的中醫院校教育大環境,并且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改變的前提下,要如何提升中醫類院校《醫學影像學》課堂教學效果,如何提高《醫學影像學》在眾多中醫類院校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是我們亟待解決的難題,為此我們嘗試了在《醫學影像學》教學過程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方式。由于《醫學影像學》在眾多中醫院校內均屬于選修課性質,諸多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微課程等教學方法較為缺乏。翻轉課堂的實施,需結合實際情況,如:校情、課程特點、班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程度等情況,尋找出具有問題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是影響翻轉課堂效果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本研究擬使用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教育教學模式,探索此教學模式在中醫院校《醫學影像學》課堂教學中的成效,現匯報如下。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級5年制中西醫臨床本科1+3合班、2班共179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設置1+3合班(n=96)使用傳統教學方法,2班(n=83)使用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教育模式,并且兩組學生平時成績無顯著統計學差異。
(二)教學方法
本次教學內容為《醫學影像學》,兩組學生以1+3合班、2班為單位分別上課,均采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十一版)《醫學影像學》新世紀第三版教材。每組學生的教學課時均為:理論課時68學時,實踐課時4學時。
傳統教學組授課時,課前要求學生對照課本、參照教學大綱進行系統預習,課后對照課堂教學內容及思考題認真復習,在課堂授課過程中采取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法。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組。關于雙課件的制作:學生自學版課件與教師授課版課件的制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教學目標一致,在學生自學版及教師授課版課件中,兩課件的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均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設計需要掌握的內容、了解的內容,并明確告知教學目標。②課件結構一致,在學生自學版及教師授課版課件中,兩課件的結構順序保持一致,做到條理清晰,邏輯明確,學生在學習自學版課件以后,對于課件的結構、邏輯有了一定的認知,在教師授課中,按照同一結構、邏輯設計的教師授課版課件更方便學生跟上教師授課的節奏,讓學生把主要精力用于和教師的溝通、互動與閱片難點、重點的理解上。學生自學版課件主要用于學生的自學,因此單課件冗余的缺點,在雙課件教學法中轉化為一種優點,由于學生自學版課件是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的,因此不受學習時間、地點的限制,內容可以更加豐富、翔實、圖文并茂,甚至可以使用細致入微的文字描述、動畫展示,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自由時間,充分獲取教師想要傳達的信息,讓學生盡可能地理解要掌握的內容。教師授課版課件用于教師課堂授課,教學目標、課件結構均與學生自學版課件一致,在內容上有所取舍,對于重點、難點則詳細描述解釋,不吝筆墨,增加臨床實戰實踐閱片、答疑解惑、師生交流互動環節。具體操作方法:①課前預習:教師通過社交平臺把學生使用版課件發送給學生,要求大家參照課本認真學習學生使用版課件。②學生依據課前預習的情況, 在社交平臺上交流探討,同時標識出自己認為難理解的知識點,授課教師通過該社交平臺充分了解學生預習情況。③在線下課堂教學活動中,先對學生標識出的共同難理解知識點進行深入解析、歸納總結,然后以學生為主導,利用常見臨床病例,給出臨床病史及化驗單,拿出影像資料,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影像資料,建立影像診斷思維、提高常見臨床疾病的影像鑒別診斷能力。④學期末教師根據課堂反響、學生成績及評價,進行總結反思,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三)教學評價
比較兩組學生的影像資料閱片成績及《醫學影像學》期末考試成績。自制《醫學影像學》授課教學滿意度及情況調查表,于學期末教學活動結束后發放,了解兩個班級學生對傳統教學模式與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情況。調查表的內容如下: ①您認為目前本教學班級使用的教學模式對您的學習幫助情況如何,您是否滿意?②該教學模式對您的臨床常見疾病影像診斷思維的建立是否大有裨益,您是否滿意?③您認為采用此教學模式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如何,能否調動您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您是否滿意?④此教學模式能否提高您與教師的互動情況,培養您的實踐能力,您是否滿意?⑤您對《醫學影像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是否滿意,有何意見或建議? ⑥在每次課前預習中,您能否清晰地知道哪些知識點是重點,并輕松地掌握。學生對教學滿意度及情況調查表的評分標準為:非常滿意5分,滿意4分,不確定3分,不滿意2分,非常不滿意1分。
統計學分析:應用 SPSS 25.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 表示,比較采用獨立樣本 t 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兩組學生平時閱片成績、《醫學影像學》期末考試成績、教學滿意度及情況調查表的比較: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組學生《醫學影像學》平時閱片成績、期末考試成績、教學滿意度及情況調查表的平均值均高于傳統教學組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三、討論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多采用灌輸式授課方法,在授課時使用單一課件進行教學,具有一定的缺陷:教師為了給學生提供充足的信息,往往會把教材、教學大綱內容和自己查閱的相關資料都加入課件中,課件內容雖豐富翔實,但在課堂有限的授課時間內,課件繁雜冗余,在授課時需要教師做出取舍,無法充分展示并傳授所有信息[2]。而學生初次接觸這一課件,對于課件結構思路及內容較生疏,忙于做筆記,師生交流時間明顯減少,學生思考時間短,只是被動地接受和記憶課件及授課內容,容易落入填鴨式教育的困境[3]。雙課件教學法一方面教師可以在學生自學版課件中傳遞想要傳授的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師授課版課件中充分進行重點、難點解析,與學生進行互動,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際病例中,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閱片能力,進而提升了教學質量,建立影像診斷思維。雙課件教學法在已有課件的基礎上,制作學生自學版課件和教師授課版課件,簡單易行,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
在翻轉課堂上,學生可以獨立的思考,由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求知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填鴨式教學的弊端,教師也可以幫助每一個學生解決自己學習中的個性問題,更具有針對性[4-5]。在課前準備環節: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組學生課前預習時間長,查閱資料多,有利于復習鞏固理論知識。在課堂授課環節對學生臨床常見疾病的影像診斷思維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綜合分析患者的臨床癥狀、化驗單解讀,再結合患者的影像學資料給出最可能的診斷,并列出診斷依據及鑒別診斷要點。這些無疑能促使學生更深入思考,鞏固對課本知識的認知、理解,真正做到理論結合實際[6-7]。課堂上學生作為“教師”,主動發言、闡述觀點,積極性、參與性提高。學生在課堂分組討論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詳細列舉疾病的診斷依據,而教師作為課堂的掌舵人,通過解答學生的共性及個性問題,與學生交流互動,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影像診斷思維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在進入臨床《醫學影像學》實踐課時,學生可以通過對真實臨床病例的影像學閱片實踐,矯正自己的觀點,查漏補缺,達到持續學習的目的。
因此,相比傳統教學模式,雙課件教學法聯合翻轉課堂模式具有較高的便利性與靈活性,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對課前知識點的理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部分缺陷,提高了中醫院校《醫學影像學》教學效果。同時,對提升學生與教師及患者的溝通交流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促進了學生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的相互銜接,提高學生的影像診斷思維能力,為醫學生真正成為醫生筑牢根基[8]。
作者單位:張印 張剛 劉永天 吳云虎 賀俊景 " 鄭妍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參" 考" 文" 獻
[1] 劉源,王江.現代醫學模式下中醫院校《醫學影像學》教學困境及思考[J].內蒙古中醫藥,2014,14(23): 84-87.
[2] 王銳利,馬剛,陳松盛,等.PPT課件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誤區及對策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9(06):58,62.
[3] 楊弋,聶友源.淺談PPT課件在西醫院校中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05):79.
[4] 劉利群,武艷梅,耿煜,等.基于微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臨床見習的應用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21,19(08):25-27.
[5] 徐吉雪,劉佳,李春晶,等.“治趣”網絡平臺結合床邊教學對見習生學習投入及臨床實踐效果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21,18(06):31-33.
[6] 劉佳,徐吉雪,李春晶,等 .臨床思維訓練在線平臺與床邊教學相結合見習帶教對學習能力及學習效果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21,18(06):28-30.
[7] 李燕輝,鄒曼. 心內科見習教學中改良 LBL-PBL 教學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雜志,2021,13(22):43-46.
[8] 雷麗,王娟,張芡.微課聯合翻轉課堂模式在腎內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湘南學院學報(醫學版),2022(01):57-59.
基金項目:2021年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第一臨床醫學院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編號JXKT-202109)。
張印(1986.11-),女,漢族,河南信陽,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影像診斷;
通訊作者:張剛( 1968.10-)男,漢族,河南信陽,博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像診斷;
劉永天(1980.12-),男,漢族,河南焦作,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影像診斷;
吳云虎(1981.07-),男,漢族,山東萊蕪,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影像技術;
賀俊景(1990.06-),男,漢族,河南鞏義,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影像技術;
鄭妍(1987. 07-),女,漢族,河南鶴壁,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影像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