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克蘭危機的升級,使地區乃至全球安全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際戰略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多國紛紛提速國防裝備建設和裝備采購。而隨著烏克蘭危機加劇,俄羅斯持續消耗其武器裝備庫存,美歐等西方國家源源不斷地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全球范圍內的武器裝備庫存消耗顯著增大。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緊張局勢將進一步刺激全球軍貿市場采購活動;另一方面,美俄等國的武器裝備訂單交付能力面臨巨大挑戰,一些新興武器出口國家開始崛起,國際軍貿市場格局出現重大變化。
從需求側看,烏克蘭危機對全球軍貿市場的影響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全球多國強化防務自主,軍費持續加碼,軍貿需求攀升。根據2023年4月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全球軍費開支達2.2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7%,系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占38%。北約推動各成員國將軍費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提升至2%以上。德國計劃設立1000億歐元的國防基金,在未來幾年持續增加國防支出。日本計劃斥資43萬億日元用于未來五年的國防開支,比上一個五年增長56%,是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軍費計劃。作為軍貿活動資金的最終來源,軍費是軍貿市場的風向標。在國際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未來三年全球軍貿市場或將迎來整體性高增長。
二是傳統型號更新換代升級,新域新質作戰力量需求提升。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現代戰爭信息化、體系化以及精確打擊能力的重要性不斷凸顯。以無人機、海馬斯火箭炮系統等為代表的遠程精確打擊方式大放異彩,推動全球主流軍備進口國改變采購方針。未來全球軍貿市場將從過去的有人、傳統打擊、單件裝備交易向無人、精確制導、體系化解決方案轉變。以電磁武器、激光武器、低軌衛星、電子對抗等為代表的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以激光武器為例,其可重點應對俄烏戰場中“低慢小”無人機對陸軍造成的威脅。與傳統導彈等武器相比,激光武器發射僅需消耗電能,作戰效費比優勢顯著,同時激光武器還兼有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抗電磁干擾和附帶殺傷小等特點,有望成為反無人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是精確制導等高消耗武器及彈藥需求激增。目前,在全球軍貿市場中,“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標槍”反裝甲導彈、海馬斯火箭炮系統等精確制導武器訂單激增。俄烏目前均面臨彈藥儲備不足的問題。當前雙方沖突放緩,也是武器彈藥消耗過多的體現之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充足的武器彈藥庫存是獲得戰爭持久優勢的重要保障。特別是高精度武器彈藥庫存充足,更容易獲取火力上的優勢,進而在戰場上占據主動。
從供給側來看,在烏克蘭危機下,國際軍貿市場發生了一系列變化。美國在全球武器出口市場中所占份額進一步擴大。根據SIPRI發布的五年期全球軍貿數據,美國在全球武器出口中占比從2013~2017年的29%上升至2018~2022年間的40%,持續拉大與俄羅斯之間的差距,超過俄羅斯24個百分點。烏克蘭危機為美國武器出口創造了新的機會,北約的歐洲成員國開始積極采購美軍事裝備,美國由此獲得的武器出口合同總金額已超過100億美元。SIPRI數據顯示,2022年,歐洲多國一半以上的軍事支出流向了美國武器制造商。歐洲國家誓言將其武器庫擴大2300億美元。未來,隨著俄羅斯與美歐持續對立,美武器出口潛力將持續存在,美國在全球軍貿市場的占有率將進一步擴大。
此外,美國軍貿產品供應能力可能下降。烏克蘭危機不僅影響了美國國內武器庫存,而且有可能波及美國向其他客戶出口武器的能力。美國開發的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海馬斯及其制導M30火箭等武器裝備在烏克蘭戰場大顯身手,給俄軍造成極大損失。然而,美國海馬斯火箭炮系統及其火箭的庫存,以及“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標槍”反裝甲導彈的庫存都大量消減,進而影響其他客戶訂單交付情況。為了解決對外軍售效率低下的問題,2022年美國加快對外軍售機制改革,美國防部成立“老虎小組”,以期進一步簡化對外軍售流程,加快武器裝備出口進程。
俄羅斯武器裝備訂單交付能力或下降。俄羅斯半導體、微電子產品、精密儀器和軟件等物項受到美西方制裁和出口管制,這影響其軍用裝備生產及交付能力。烏克蘭危機導致俄武器裝備庫存減少,俄政府必將要求國內軍工企業加緊保障前線戰事所需的軍事裝備生產,直接導致軍貿出口裝備供給及排產計劃滯后甚至終止,而且由于受到通航受限、金融結算凍結等美西方制裁帶來的負面影響,俄羅斯軍事裝備出口訂單的交付能力將面臨巨大挑戰。
韓國、土耳其等新興軍貿國家逐步崛起。近年來,韓國一直在加強國防能力建設和武器出口能力。2022年12月,韓國防部表示,力求在2027年前實現軍品出口占全球武器出口市場5%的份額,成為世界第四大武器裝備出口國。2018~2022年,韓國武器裝備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九位,與上一個五年相比增長74%。在航空武器方面,韓國多款戰機、教練機都實現了出口,波蘭和印度尼西亞均與韓國政府簽署戰機訂單,波蘭和印度等國則部署了韓國K-90坦克。
近年來,土耳其在軍貿出口方面表現活躍。2018~2022年,土耳其在全球武器貿易中的份額從0.6%上升至1.1%,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12大武器出口國。2022年全球百強軍工企業中有三家土耳其企業,武器裝備國產化比例已達到70%。土耳其將TB-2無人機作為開拓國際軍貿市場的王牌產品。負責研發TB-2無人機的拜卡技術公司已與21個國家達成合作意向,與16個國家簽訂購買合同,在無人機等領域表現亮眼。
烏克蘭危機導致國際軍貿格局加速演變,加強國防建設成為世界多國迫切需求。軍貿是國際政治的延伸,是大國地位和國防實力的集中體現。長期以來,美國將對外軍售視為實現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目標的重要工具。然而,美國借戰爭之機搶占國際軍貿市場份額,鞏固國際霸主地位和話語權,日本等國借機大幅增加軍費開支,擴大軍事力量,亦值得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