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蘭、匈牙利一直是對令歐盟頭痛的“好兄弟”。2022年,以歐爾班為核心的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青民盟)在匈議會選舉中第四次連任,開啟了歐爾班連續執政的第12個年頭,這在歐洲選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作為匈牙利的“好哥們兒”,以卡欽斯基為核心的波蘭法律與公正黨(PiS)也已兩次獲得連任,在年初的民調中始終以40%多的支持率排名第一,各界紛紛猜測該黨將會繼續刷新歷史。然而,2023年10月15日舉行的波蘭議會選舉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法律與公正黨雖以35.38%的支持率獲得眾議院總共460席中的194個,繼續是波蘭第一大黨,但卻因沒有超過半數而丟失了組閣權;在參議院的100個席位中則只獲得34席,波蘭前總理唐納德·圖斯克領導的反對黨公民聯盟以及另外兩個反對黨第三條道路、左翼聯盟則席卷了參議院。法律與公正黨政府基本失去繼續執政的希望,波蘭政局迎來2015年以來的最大轉變。
在此次進入議會的五個黨派中,只有聯盟黨同法律與公正黨較為親近,其他三個反對黨中右翼的公民聯盟、中間派的第三條道路和左翼的左翼聯盟雖然執政理念并不相同,但卻在選前達成一致,決心聯手推翻法律與公正黨的執政地位。法律與公正黨是保守主義政黨,其掌控媒體、挑戰三權分立、拒絕難民入境、阻止平權等政策為歐洲現行政治潮流所不見容。圖斯克在選舉結束后激動地表示,“一年前沒人相信反對派會獲勝,好在我們結束了這個糟糕的時代”。
這次議會選舉是波蘭當代政治史上參選人數最多、單個候選人支持率最高的一次。眾議院平均投票率高達74.38%,馬佐夫舍省(首都華沙所屬)達79.27%,克勒沃夫區甚至高達90.57%。法律與公正黨信守極端保守的天主教傳統,在過去幾年中出臺全面反墮胎法案等政策,引發不計其數的抗議示威活動。2021年一位名叫伊麗莎白的婦女因無法墮胎而喪命,引發成千上萬民眾高舉“墮胎是女性的權利”等標語上街游行抗議。圖斯克利用民眾情緒,在選舉前幾個月重提伊麗莎白事件,策劃了有近100萬人參與的“百萬顆心”大游行,并在游行中激昂承諾結束“波蘭人與波蘭人的戰爭”。這場大游行點燃了民眾對執政黨的反抗情緒,并將投票熱忱推至高潮,圖斯克本人也創造了波蘭議會選舉史上候選人的最高得票記錄——53.8萬張選票。圖斯克曾帶領公民綱領黨以41.51%的支持率單獨執政,2007至2014年任波蘭總理,卸任后曾擔任歐洲理事會主席,其個人吸引力是反對派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波蘭的左翼政黨從執掌政權到大權旁落已經過了20多年,2015年甚至未能進入議會,今年則以8.61%的支持率獲得26個席位。雖然三個反對黨很可能在未來聯手獲得聯合執政的機會,但圖斯克勢必成為其中的絕對領袖人物,左翼聯盟難以擺脫成其政治配角甚至附庸的命運。雖然此次是圖斯克帶著反對派贏得選舉,但依舊改變不了任何單一政黨支持率都無法過半的事實。過去20年法律與公正黨同公民綱領黨“雙頭壟斷”、輪流執政的歷史固然被打破,一黨執政的輝煌也難再現,圖斯克將不得不聯合與其理念并不相符的政黨來繼續對抗法律與公正黨,波蘭國內政治正不可避免地走向碎片化。
在議會選舉結束后30天內,同法律與公正黨保持親密關系的杜達總統將會對總理人選進行提名,有關人選在獲得眾議院絕對多數同意后,獲得半數以上席位的政黨或政治聯盟即可執政。選舉結果顯示,法律與公正黨即使獲得聯盟黨支持也依然無法獲得半數以上席位,反對派三黨聯合執政成為最大可能。
預計新政府將清理法律與公正黨主席、現政府副總理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的所有“遺產”,并追究前執政黨的“統治責任”。新政府將解散法律與公正黨設置的愛國基金會等16家機構。在引發波蘭與歐盟深刻分歧的司法改革問題上(注:波蘭政府于2015年設立專門針對法官的紀律審查機構,并賦予其剝奪法官司法豁免權等特殊權利。歐洲法院以“違背歐洲憲法”為由予以干預,發起訴訟和制裁,至今未決),新一屆眾議院可能通過決議,推翻有關改革議案。新政府也會重新調整公共媒體與政府的關系。新政府掌權后,唯一可能繼承前政府工作成果的是在社會領域,也即延續普惠式社會政策。波蘭將于2025年舉行總統選舉,同法律與公正黨關系密切的杜達謀求連任面臨的困難因素增多。
波蘭將從“疑歐者”變為“親歐者”。圖斯克是歐洲聯合主義者,堅定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政治立場。卡欽斯基時期,波蘭是歐洲內部“疑歐派”的代言人,與匈牙利互為助力對抗歐盟的一些政策,包括拒絕難民攤派、強推媒體法和憲法改革等,導致歐盟拒付復蘇基金,波歐關系急劇惡化。圖斯克將開啟波蘭“回歸歐洲”之路,保守派支持者關注的歐盟機制中國家權利讓渡問題對新政府而言將不再是問題。波蘭與德國的關系也將順勢得到改善,從而使重啟德法波“魏瑪三角”成為可能,波蘭在整個中東歐地區乃至歐盟中的話語權會進一步擴大。不過,波蘭也會自此失去與歐盟談條件的原動力,圖斯克將領導波蘭回歸歐洲主流,波蘭人的身份認同將被重新塑造。當然,波蘭國內圍繞如何處理波歐關系的爭論也會延續,法律與公正黨將竭盡所能發揮制衡作用。
對于烏克蘭危機,波蘭現有的挺烏反俄政策不會削弱。波蘭與俄羅斯在歷史上有著不可調和的民族仇恨,一旦政府有任何對俄態度的軟化,都可能被解讀為“叛國”,影響其執政合法性。基于此,波蘭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基本立場不會改變。但圖斯克并不滿意現政府在向烏提供大量武器后又禁止烏糧食進口并暫停提供武器的“自相矛盾”行為,認為波蘭需要一項強硬而務實的政策來既支持烏克蘭又確保波蘭的利益不受損害。明斯克協議的失敗令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和平機制失去光彩,波蘭很可能轉而積極推動歐洲共同防務,這將是一個長期課題,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在對華關系方面,波蘭將繼續采取務實態度,但也要看到,對圖斯克的政府而言,與歐盟的關系更為優先,歐盟近年陸續出臺的《芯片法案》、碳關稅措施等壁壘將對中波合作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