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的動畫場景設計廣泛應用CG技術,同時又受到AI技術興起的挑戰和沖擊,手繪場景設計被很多創作者所忽視,相關的研究也近乎空白。手繪場景設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易于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宮崎駿先生創作的動畫場景作品大多采用手繪形式完成,并使用了不透明水彩進行表現,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和經驗啟示。本文以不透明水彩在手繪動畫場景設計中的應用為主題,對其在動畫場景的各方面應用進行分析,同時又闡述其實踐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不透明水彩;手繪;動畫場景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6-00-03
在一部影視動畫中,場景是角色活動與表演的場合與環境,使觀眾在觀賞的過程中,了解故事發生、發展的時間、地點、環境,對影片有更加充分的理解和感受,對影片的敘事產生更強烈的共鳴感。場景是動畫片中一切空間的構成,為動畫角色的表演提供了充分的舞臺,只有在相應的環境中,動畫角色的表演才能達到相應的目的與效果。[1]在CG技術廣泛應用于動畫創作的今天,仍然有一些創作者堅持采用手繪的方式進行動畫場景的構思與繪制。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宮崎駿先生的作品,如《天空之城》《龍貓》和《千與千尋》等家喻戶曉的動畫電影中的場景設計都是以手繪的形式完成,并且在繪制過程中大量使用了不透明水彩,形成了令人過目難忘的鮮明藝術風格。其實,與CG技術相比,手繪場景設計的工作效率相對較低,且整個完成過程比較煩瑣,成本也較高。那么,為什么一些創作者寧愿費時費力也要堅守手繪傳統領地?在數字科技越來越先進的當代,手繪動畫場景設計具有什么樣的意義與價值?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究。此外,在以往的傳統美術教育背景下,我們對于一些繪畫材料的概念認知出現了偏差,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對水彩和水粉的區別認知比較模糊,尤其是對于不透明水彩的概念,能夠準確理解的人并不多,相關的理論研究也幾乎是空白的。如今的中國動畫已經與世界深入接軌,當下的國產動畫處在亟須提升藝術品格的轉折點上。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動畫場景繪制的一些材料的概念進行厘清,同時也有必要對不透明水彩在動畫場景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一、不透明水彩的概念與特點
水彩的名稱源自英文俗稱的watercolor,其意是水加彩,指以水為溶劑稀釋顏料的方式作畫。水彩畫用色通常比較稀薄透明,覆蓋力很弱,這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透明水彩,也是大部分人對水彩顏料的固有認知。然而,還有樹膠水彩畫和蛋彩畫,在我們通稱水粉畫,多以水為溶劑,只是顏料較厚,多含粉質,因此不太透明,亦稱廣告色。[2]但是,本文中所指的不透明水彩與國內俗稱的水粉是有區別的,國內俗稱的水粉主要指高考美術考前訓練時所采用的水粉顏料,這種水粉顏料品質較低,顏色干后容易發灰,膏體用料較粗糙,無法作為場景繪制的顏料來使用。本文所指的不透明水彩是指那些品質高的水粉顏料,所含色粉和添加劑的質量都很高,色彩飽和度極高,且干后不易發灰。加入大量的水后也具有較高的透明性,不加入水或加入少量水時具有較強的覆蓋性,可濕畫也可干畫,因此非常適合作為動畫場景繪制的顏料,目前市面上常見的不透明水彩品牌主要有NICKER和櫻花。
二、不透明水彩在動畫場景設計中的應用
(一)在前期概念設計中的應用
場景設計的構思需要在短時間內快速記錄下想法,并把鮮活的色彩感受迅速反映到畫面上。雖然現如今很多場景畫師都習慣于使用數位板在電腦上畫概念設計稿,但無論多智能的技術也代替不了紙面的溫度,代替不了創意在第一時間反饋到紙面上的生動。水彩工具簡單便攜,因此被很多創作者前期構思時所使用。不透明水彩加入很多水后亦可形成透明水彩般的效果,可以快速在線稿上上色,并且色彩效果良好。宮崎駿先生習慣于使用水彩進行場景設計的草圖繪制,在《千與千尋》《龍貓》等影片的手稿中,他先用鉛筆快速確定好場景的構圖,勾勒出場景的輪廓,然后用水彩畫出好幾套色彩方案,色彩都不濃烈,只是以淡彩的方式表達出想要賦予的顏色。同時,這些色塊因為非常輕薄又具有透明性,所以不會覆蓋掉線稿。在方案的比較中,我們既可以看到清晰的線稿又可以看到明確的色彩。因此,在用不透明水彩繪制草圖時,應該多調一些水去稀釋顏料,以便獲得較透明的顏色。此外,在繪制過程中一般很少會進行顏色的濕疊,當需要畫出新的層次時,大多采用干畫法進行疊加。
(二)在自然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自然景觀表現是不透明水彩的強項,不透明水彩的濕畫法可以產生一種色彩間相互暈染和滲透的效果,這種效果是自然的、渾然天成的,色彩的淺薄之處又透出紙面的紋理。觀眾在觀影時,可以通過熒幕感受到這種天成之美,這種美是具有東方審美特質的。吉卜力工作室的場景畫師喜歡用NICKER牌水彩顏料,該品牌的純度非常高,同時顏色之間的過渡很細膩。使用不透明水彩進行繪制時,因為水媒介的自然流動,有時會產生一些偶然效果,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種偶然性,使之成為手繪場景的獨特魅力。如宮崎駿導演動畫場景中的云的暗部,加入了大量的水分,讓顏料在水彩紙上滲化,產生了一些不規則的擴散,這種擴散的自然性是計算機技術做不到的。
在技法上,不透明水彩在自然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采用干畫法和濕畫法結合,濕畫法適合表現一些輪廓和轉折柔和的物象,如云彩、遠山、水面等,而干畫法適合表現一些輪廓轉折硬朗、明確的物象,如樹干、石頭以及水紋等。
例如,在動畫電影《龍貓》中,那些日本鄉村生活的景象有很多都是使用不透明水彩的干濕結合畫法完成的,那些滿眼綠色的田間植物色彩之間過渡柔和自然,綠色的運用豐富又和諧。作者把遠處的自然物象概括成一個整體的色塊,多采用濕畫法,以產生滋潤的水味。對于中景和近景的一些需要重點表達的物象,則在濕畫法的基礎上用干畫法進行透疊或覆蓋,用來強調其結構和一些細節特征。此外,不透明水彩的濕畫法也適合表現一些物象的神秘性,如電影《千與千尋》中,場景畫師將隧道入口處的樹林的深綠色用濕畫法表現,讓各種有著微妙色相和明度差異的深綠色自然滲化融合,在水的作用下使這些綠色產生一種難以言說的神秘感。
(三)在人文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人文景觀中包含了人類社會性活動因素,因此往往體現出一定的文化內涵,如古建筑和文物古跡等。動畫場景中的人文景觀設計常常以現實景物為參考,加入創作者的主觀想象,將其藝術加工成符合劇情需要的場景。如《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紅頂房屋素材來源于法國阿爾薩斯省的科爾瑪小鎮,該小鎮的房屋有著色彩豐富的木質骨架以及幾何圓形的木頭外墻,具有鮮明的十六世紀風格。場景設計師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提取了其房屋結構特征,在色彩上夸張了其飽和度,發揮了不透明水彩的色彩飽和優勢。在技法上,主要使用不透明水彩的干畫法層層覆蓋來表現房屋硬朗的結構,在重點區域加入很多細節刻畫,表現出了歷史文化沉淀的厚重感。場景設計需要想象力,《千與千尋》的“油屋”建筑設計是以日本著名的道后溫泉為原型,道后溫泉是日本最古老的溫泉,“油屋”的色彩設計以紅色為主同時搭配一些綠色,場景畫師把紅色和綠色的純度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時注重幾塊紅色在色相、明度和純度上的微妙變化。建筑的外墻因為歲月變遷產生了一些肌理感,畫師為了表現這種斑駁感,在底色上進行了幾種紅色的疊加,讓上面的色彩可以透出一些下面色彩的色相,因此讓紅色顯得非常豐富多元,又透出一種神秘氣息,符合場景風格的設定。而對于一些粗糙厚重的亮部,則采用厚畫法調較濃稠的顏料進行覆蓋。值得注意的是,不透明水彩的厚畫法與油畫和傳統水粉的厚畫法相比,顏料并沒有那么厚,一般不會出現像油畫般堆砌的筆觸,只是相對于底色區域來說厚一點。總體來說,不透明水彩的繪制以薄畫法為主,讓觀眾能感受到水分的存在,以獲得唯美的視覺體驗。
三、應用的意義與價值
(一)打破對科技的完全依賴
在如今的動畫業界,大量CG技術應用于動畫場景設計,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推動了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CG動畫場景面貌模式化、畫面缺少情感共鳴等,甚至還產生一些版權問題,有少數作者為了效率,把別人的作品直接拿來用軟件稍加改動并替換一下顏色搭配就變成了自己的作品。在高校動畫專業教學中,有些學校大幅縮減手繪教學課程,大量增加軟件繪畫課程,有的甚至從大一開始就讓學生直接學習軟件繪畫。這些情況導致很多動畫場景創作者在進行設計時完全依賴電腦繪圖工具和軟件,離開了這些輔助設備,甚至無法完成場景的構思和繪制。科技不斷進步給藝術創作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作為一名動畫創作者,不應成為科技的奴隸,應該有自己堅守的領地,應該遵循藝術創作的規律。
如果一味地依賴高科技,動畫場景設計師的自身職業很有可能被新興技術所取代。從2022年開始,AI繪畫正大范圍進入人類生活,不管是短視頻上刷到用戶分享的花式特效圖,還是這兩年進入市場的各種AI繪畫軟件,都在刷新人們的認知。細膩的筆觸,精致的構圖,流暢的畫面,很難想象這并非出自人類之手,數字藝術的門檻變得如此之低。即便一個毫無藝術細胞的人,只要在AI繪圖軟件里輸入幾個關鍵詞,選擇喜歡的畫風和視角,就能收獲多幅與AI共創的精美畫作,從麻瓜變成魔法師只差“一鍵生成”。今年以來,無數AI畫作被生產出來,人工智能向人類藝術領域發起沖擊。[3]在AI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動畫場景設計師的工作難免受到挑戰,如果一位場景師只懂得依賴新技術,其結果很有可能是被技術無情地淘汰。將不透明水彩應用于場景設計中,強調手繪場景設計的存在價值,可以打破創作者對科技的完全依賴,回歸到場景藝術創作的本質,激發我們的藝術思維,從而創作出能夠帶給觀眾視覺溫度的作品,創作出能夠引起觀眾情感共鳴的作品。
(二)發揮藝術創作思維發散的優勢
CG技術應用到場景創作中的時候存在一定局限,場景師在創作的過程中只能夠面對電腦畫面,局限了其藝術創作的思維發散,在一定程度上局限繪畫者的思維發展,不能將畫手的技巧充分展現出來,無法體現作品的藝術性。長期不進行手繪練習也會造成畫手繪畫技巧的退步。[4]人類從出生到學會寫字、看書都是通過紙面完成的,我們小時候涂鴉也大多是畫在紙面上,面對紙面更有益于我們的思維發展,這是從兒時形成的思維烙印。長大后,當我們開始藝術創作時,最有效的辦法自然是用筆在紙面上勾勒形象進行構思。就場景設計的手繪工具材料來說,最便捷的當屬鉛筆和水彩顏料,油畫或丙烯顏料因為材質和媒介的局限不適用于動畫場景繪制。常見的透明水彩可以在繪制場景草圖時使用,但因為其覆蓋力差所以很難畫出產品級別的主流動畫場景作品,因此動畫場景設計多采用不透明水彩顏料,不透明水彩顏料性能全面,能夠應用到從構思到繪制完成的整個工作流程中。當面對紙面時,我們更容易獲得靈感,當靈光閃現后,通過鉛筆和不透明水彩快速記錄到紙面上,這個過程有點像兒時的涂鴉,不用考慮正確與否,只需要輕松地畫出頭腦中的想法。水彩顏料調色的過程,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這個過程也能夠激發我們的藝術思維,紙面水色的溫度帶給我們的身心體驗是冷冰冰的電腦屏幕無法做到的。
(三)提升動畫的藝術品格
如今中國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經歷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想要實現質的飛躍,必須提升動畫作品的藝術品格,有一批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代表性作品??v觀世界經典的動畫作品,都是那些品格很高的,而不是那些流水線生產出來的俗品。對動畫場景設計師來說,不能固守單一的主流CG畫風,應該多從純繪畫、建筑、雕塑、民俗文化等多種藝術形式中獲取新鮮的視覺感受,提高審美品位。宮崎駿導演作品的動畫場景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是因為他吸收了很多日本民間的藝術元素,再加上唯美細膩的水彩畫風表達。觀眾細讀這些場景作品能夠獲得身心愉悅的藝術感受。我國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些“中國學派”動畫場景作品也是同樣采用了手繪形式,主要使用高麗紙和水粉顏料繪制,在場景設計中融合了水墨畫、年畫、剪紙等表現形式,打造出了中華民族的動畫風格。如今我們擁有質量更高的不透明水彩顏料,更應該繼承發揚前輩的優良傳統。不透明水彩操作簡單,具有亮麗、飽和度高、滋潤的藝術特性,因為是以水為媒,所以與我國的水墨畫又有著淵源關系,因此可以進行嫁接表現,表現出東方美感。作為場景設計師,應該擁有強大的手頭繪制能力和廣泛的藝術視野,多關注手繪藝術的發展,善于吸取不同的藝術形式運用到場景設計中。
四、結束語
盡管高科技越來越廣泛應用于動畫場景設計中,但是也產生一些新問題,手繪場景設計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將不透明水彩應用到動畫場景設計中,是從宮崎駿及其團隊作品獲得的經驗與啟示。不透明水彩具有良好的材料性能和豐富的表現力,同時操作簡便,適用于整個場景設計的過程,可以打造出具有強烈美感的動畫場景作品。展開對不透明水彩在動畫場景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同時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當代手繪場景設計的探索,可以打破對高科技的完全依賴,有助于更好地發揮藝術創作發散思維,有利于提升動畫的藝術品格。目前關于手繪場景設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很匱乏,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手繪場景設計,發揮其特有的藝術性,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動畫場景風格,并以此推動國產動畫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鴻良.影視動畫背景繪制技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2]潘耀昌.中國水彩畫觀念史[M].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13.
[3]俞靈琦.AI繪畫熱潮背后的冷思考[J].華東科技,2022(12):10-11.
[4]劉丹青.CG插畫藝術在動畫場景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美與時代(上),2021(05):7-8.
基金項目:2019年度淮南師范學院質量工程項目“手繪場景設計(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MOOC示范項目)”。
作者簡介:夏權(1981-),男,安徽合肥人,博士,講師,從事水性繪畫、數字媒體藝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