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在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并且越發強調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在這種生活方式和觀念的影響下,便逐步加大了對舞蹈表演中鋼琴伴奏藝術的需求。從其特點來看,舞蹈是一種可視化藝術,鋼琴伴奏屬于可聽化的藝術,充分將二者的優勢進行相互融合,可以創造出一場視聽盛宴,從而更好地展現出這種表演形式的藝術特征。為此,本文在綜合了相關調查和研究之后完成,針對舞蹈表演中的鋼琴伴奏藝術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推動這種藝術形式的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舞蹈表演;鋼琴伴奏;藝術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6-00-03
從舞蹈鋼琴伴奏的特點來看,其綜合性特征極為明顯。對于大多數舞蹈專業出身的人而言,鋼琴伴奏更是一項非常熟悉的內容。當前階段,在諸多的舞蹈藝術專業中,都充分認識到了鋼琴伴奏的優勢。將鋼琴伴奏和舞蹈形式進行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彰顯出舞者優美的身姿,也可以體現出音樂形式的魅力,表現出不同舞蹈的獨特之處,從而給大眾提供一場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完美盛宴。
一、舞蹈鋼琴伴奏技巧分析
音樂和舞蹈歷來都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重要主體,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曾經出現了“樂”這一藝術形式。但其不僅僅是音樂,而是音樂和舞蹈的融合。而在當今的發展過程中,音樂和舞蹈融合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如果可以在舞蹈表演中有效運用到鋼琴伴奏的相關內容,則可以更好地呈現出舞蹈形式,并且二者的本質內涵是相同的,在文化內容和發展方向方面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相似性。將二者進行有效融合,可以提升群眾的觀賞性。在此過程中,若想保障音樂形式的作用能夠在舞蹈表演中進行有效發揮,則需要科學運用各種伴奏技巧,將二者之間的內容進行深度契合。同時,在鋼琴伴奏設計的過程中,也需要結合舞蹈形式創作的特點,設計一些獨特的、個性化的舞蹈動作,將二者進行呼應。
例如,中國古代所形成的舞蹈類型眾多,并且在表現形式方面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對于舞蹈表演者而言,若想結合不同舞蹈類型,完成這些高難度的動作,便對其身體的柔軟度和穩定性提出了較高要求。同樣的,也正是因為該方面特點的存在,才導致中國古代的各種舞劇在表現過程中都呈現出了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其中,尤其是各個地區、不同舞蹈類型在舞蹈動作方面所存在的差異性較大,給觀眾帶來了一種視覺上的沖擊。從該方面特點來看,在確定古典舞伴奏的過程中,便需要鋼琴伴奏者根據其中的各種音符,設計合適的曲目。在此過程中,既需要展現出表演者優美的身姿,又需要體現出不同類型的舞蹈魅力。例如,如果鋼琴伴奏者需要為中國傳統的民俗舞伴奏,則需要加強對其中的藝術表現形式、習俗文化方面的學習。在此基礎上,選擇更具針對性的伴奏形式。從該方面特點來看,在選擇鋼琴伴奏時,便需要結合其中各種不同形式的演奏技法來確定,保障民族舞蹈中鮮明的神韻可以得到充分彰顯。
在真正的舞蹈表演過程中,需要鋼琴伴奏者結合舞蹈表演者的表現形式、舞蹈風格等相關性因素,選擇最為合適的鋼琴伴奏曲。針對鋼琴伴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鍵盤力度不合適、手法不準確的等問題,需要和舞蹈表演者積極展開討論,避免該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正式的舞蹈演出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舞者的舞蹈內容、特點以及其中一些特殊性的內容,選擇不同的鋼琴表現形式。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舞蹈鋼琴伴奏,確保伴奏能夠充分融入舞蹈表演中,從而更為全面地彰顯出其中獨特的藝術價值[1]。
二、舞蹈中鋼琴伴奏的特點分析
從舞蹈中鋼琴伴奏音的特點來看,這種聲音在發散的過程中多是呈現出一種動態的、三維的形式,能夠給人一種獨特的音樂享受,并且如果表演技法較高,還能夠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美感。不同的演奏人員對于音符和旋律的處理方面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一些演奏人員能夠很好地處理音符和旋律之間的關系。這種恰到好處的處理方式,便可以從多個角度、多方位調動和提升人們的感官情緒。對于大眾而言,仿佛置身于演奏者所創造的一個音樂世界中。但是如果演奏人員無法處理音符和旋律之間的關系,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觀眾的聽覺感受。在整個舞蹈鋼琴伴奏過程中,價值彰顯的核心是其中的舞蹈表演部分,而鋼琴僅是能夠起到一個烘托和輔助作用,以便更好地展現出舞者的特色。因此,在整個鋼琴伴奏由淺入深逐步推進的過程中,鋼琴伴奏藝術對于舞蹈的影響巨大。合適、恰當的鋼琴演奏方式還能夠起到激發舞蹈演員思維的積極作用。在表演過程中,舞蹈表演者會伴隨著演奏人員所賦予的旋律、節拍以及音調調整自身動作。如果發現其中出現了差錯或者其他問題,舞蹈演員則可以進行及時調整,以一種更加完美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從而展現出一支優美而完整的舞蹈。此外,完美的舞蹈作品演繹離不開舞蹈表演者和鋼琴演奏者之間的互相配合。在練習的過程中,舞蹈表演者和鋼琴演奏者會進行相互協調。對于演奏者而言,則需要繼續深入地學習,了解舞蹈表演者各種動作的特點,對自己的演奏方式進行調整。而舞蹈表演者則需要結合演奏者所提供的各種音符,完善舞蹈動作[2]。
三、舞蹈與鋼琴伴奏相融合
從舞蹈鋼琴藝術的內容角度進行分析,其主要包含了舞蹈表演藝術和鋼琴伴奏藝術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中,二者最為明顯的差異便是在主導位置上的不同。在整個表演過程中,經常性是以舞蹈表演作為主要內容。在整個表演過程中,舞蹈始終居于主導地位,而鋼琴伴奏只是居于附屬位置上。因此,若想進一步加強二者之間的協調性,保障舞蹈表演的藝術魅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發揮,還需要鋼琴伴奏者可以結合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情況,對自己的伴奏進行優化和調整。另外,還需要結合不同的舞蹈表演形式、不同的舞種選擇最為合適的鋼琴伴奏。
例如,在舞蹈鋼琴伴奏作品形成的初始階段中,舞蹈表演者因為對于舞蹈動作還不夠熟練,很有可能出現忘動作、動作連貫性不足的問題,其熟練程度方面也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問題。如果演奏者在該階段中仍然選擇使用原本的鋼琴伴奏進行演奏,將會導致鋼琴伴奏的節奏過快,而表演者表演節拍過慢的問題,并且最終還會影響到整部作品的呈現。在鋼琴伴奏中,還流傳著一種即興鋼琴伴奏的說法。也就是說演奏者需要結合不同舞種、舞蹈動作的特點,即興選擇最為合適的鋼琴伴奏形式。從該方面特點來看,舞蹈表演和鋼琴伴奏藝術之間是否能夠進行深度融合,對鋼琴演奏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熟練掌握各種音樂作品,還需要具備即興創作和發揮的能力,對不同的舞種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理解[3]。
四、舞蹈表演中鋼琴伴奏藝術的發展策略
(一)靈活使用鋼琴伴奏
在具體演奏過程中,需要鋼琴伴奏者加強學習,能夠結合舞蹈表演者的具體動作,看到其背后所蘊含的情感表達內容,從表面的肢體動作了解到其中的實質性情感。如果在表演過程中,舞蹈表演者出現了忘動作的問題,鋼琴伴奏者則應該結合前期的練習,為其提供指導和指示,幫助舞蹈表演者可以迅速糾正,保障舞蹈藝術的魅力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發揮。對此,在今后的鋼琴伴奏過程中,鋼琴伴奏者在確定演奏曲目時,不僅需要考慮到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方式,還需要充分考慮到舞蹈表演者肢體表達能力在表演過程中所產生的影響。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慮,選擇最為合適的鋼琴伴奏形式,確保伴奏和舞蹈的主題旋律方面可以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性。對于鋼琴伴奏者而言,還需要根據不同表演者在動作力度方面的特點,更加完善地掌握伴奏力度。在此過程中,鋼琴伴奏者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基礎知識,還需要盡可能豐富自己的表演經驗,提升應變能力。在演奏現場,實現鋼琴伴奏和舞蹈表演之間的高度配合,則可以更好地提升觀眾的觀感。如果說舞蹈表演者存在著舞蹈風格方面的變化,那么鋼琴演奏者也需要掌握多種不同形式的演奏風格,從而實現二者之間的高度融合[4]。
(二)強化舞蹈藝術修養
對于鋼琴伴奏者而言,在為舞蹈表演者進行鋼琴伴奏的過程中,還需要繼續進行深入的學習。不僅需要掌握一些音樂方面的知識,還可以結合舞蹈表演者的動作了解到在表演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失誤,盡可能多了解一些舞蹈藝術方面的內容和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當鋼琴演奏者長期處于這種不斷學習的狀態中時,便可以奠定成為舞蹈鋼琴演奏大家的基礎。同時,鋼琴演奏者是否具備了較高的舞蹈藝術修養,也成為評價一個鋼琴伴奏者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例如,在具體的舞蹈藝術表演中,觀眾總是會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舞蹈藝術的呈現方面。在韓國著名的K-pop訓練活動中,也是會選擇舞蹈作為更為重要的考核內容。結合相關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部分群眾認為舞蹈動作便是整部作品中的審美導向。但如果從舞蹈藝術的本質特征角度進行分析:這種觀念很明顯是錯誤的,都嚴重忽略了舞蹈動作呈現的重要底蘊和音樂意境。針對該方面的問題,則需要舞蹈鋼琴演奏者積極轉變自身觀念,對于舞蹈、鋼琴伴奏在舞蹈藝術表演中的作用形成正確認識。清晰地認識到舞蹈藝術所創造的藝術境界,并結合自己的認識和理解通過鋼琴伴奏的方式更好地呈現出舞蹈藝術的獨特魅力。唯有鋼琴伴奏者能夠深入其中之后,才可以引導觀眾進入此境界,進行更好的感知和理解。
(三)熟練運用伴奏技巧
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鋼琴演奏者應當結合學習情況,對手指靈活度、耳朵靈敏度、手指的力量進行針對性訓練。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訓練,都應該選擇更具針對性的曲目,切不可出現急功近利的心態。將該方面的學習作為一種長期的、持續性的過程,并納入自己的生活和訓練中。在持續性的訓練中,逐步突破各種指法的技巧。在長期的訓練中,鋼琴演奏者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手指靈活性。同時,在舞蹈藝術表演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則需要鋼琴演奏者能夠從節拍和韻律上給表演者提示,讓他們進行調整。因此,還需要逐步加強對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從其特點來看,該方面的培養更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需要大量的舞臺經驗積累。對此,鋼琴演奏者若想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則可以自己進行深入、拓展形式的學習。在掌握了一些較為熟悉的、基礎的曲目之后,便可以針對性選擇高難度、復雜的鋼琴曲目進行練習。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結合自己的認識對鋼琴曲目進行二次創作。結合曲目的特征,思考其中可能會出現偏差的點,為即興表演積累充足的素材。當舞蹈表演者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中,伴奏人員還需要及時觀察舞者的身體律動、動作和鋼琴伴奏方面是否達到了高度契合。在進行客觀評價之后,針對性地調整伴奏[5]。
(四)提升藝術的韻律感
舞蹈表演者、鋼琴演奏者還需要結合對方的表現形式,對自己的表演進行調整。從鋼琴演奏者角度來看,其需要結合舞蹈表演者的動作形式、舞蹈風格,對其各種肢體動作進行精準把握。并以此為基礎,創造性地表現出和舞者動作進行深度融合的鋼琴伴奏藝術,提升舞蹈藝術的質感。另外,鋼琴演奏者還需要結合舞蹈表演者的肢體變化、情感變化,對其所演奏的伴奏節奏進行調整,盡可能地達到和舞者進行情感共鳴的形式,從而實現表演者和演奏者之間的交流。在此過程中,舞者的表現力會融入鋼琴伴奏中,進一步提升其藝術呈現效果。另外,鋼琴演奏者還需要結合不同舞種、不同動作,為表演者搭配形式多樣的鋼琴伴奏曲目。例如,如果舞蹈表演者所表演的舞蹈形式為蒙古族舞蹈,則可以模仿馬頭琴的音色,彰顯出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特點。
(五)把握和聲織體脈絡
對于鋼琴演奏者而言,還需要結合舞蹈表演者的內容,對所呈現出的伴奏形式、伴奏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并盡可能展現出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這種伴奏方式的有效運用,可以更加完善地彰顯出舞蹈表演深厚的底蘊,將舞者的動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眼前,從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氛圍。同時,鋼琴演奏者還可以對所演奏的音樂形式進行創新[6]。
五、結束語
舞蹈鋼琴伴奏所具備的文化底蘊深厚,而如何能夠選擇更為合適的歌曲伴奏便是彰顯出舞蹈藝術魅力的一項重要因素。為了保障鋼琴伴奏音樂形式積極作用可以在舞蹈表演中得到有效發揮,還需要廣大鋼琴伴奏者繼續進行深入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竭盡全力選擇最合適的伴奏形式配合表演者的舞蹈,以便提升舞蹈作品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趙靜.舞蹈表演中鋼琴伴奏藝術探微[J].戲劇之家,2022(30):129-131.
[2]莎麗娃.試析如何提升舞蹈鋼琴伴奏的藝術效果[J].尚舞,2022(12):122-124.
[3]路丹丹.鋼琴伴奏在舞蹈表演實踐中的相關問題研究[J].藝術評鑒,2022(07):117-119.
[4]宋萍.談舞蹈鋼琴伴奏的藝術特點[J].藝術品鑒,2022(06):103-105.
[5]晉聞硯.舞蹈鋼琴伴奏藝術的探究[J].藝術評鑒,2021(23):64-66+70.
[6]馮立宜.舞蹈鋼琴伴奏的教學路徑[J].當代音樂,2020(01):46-47.
作者簡介:夏米西努爾·阿不都熱合曼(1976-),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本科,副教授,從事舞蹈音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