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北京數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數字政通”)在北京創立,是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和甲級測繪資質企業,新型智慧城市核心應用與運營服務提供商,目前設有北京、武漢、長沙三大研發中心。2010年,數字政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300075)。公司長期致力于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城市管理精細化、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監測智能化、城市運營服務智慧化等核心業務領域。
通過多年發展與積累,數字政通目前在全國500多個城市、1000多個縣成功建設超過5000個數字化平臺項目。在國家強有力的數字化政策推動下,公司積極適應社會治理、城市治理和數字政府建設需求和發展趨勢,積極融入地方數字經濟發展大局,通過產業運營、產業基金、產業基地等新發展模式,與各地城市開展深度合作,共謀發展,共贏未來。
作為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先行者,數字政通深耕“網格化+智慧城市”行業領域,用科技賦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數字政通“一網統管”解決方案以城市運行中心為運作實體,以城市運行體制機制為保障,以整合城市數據要素為基礎,以“一網統管”事項清單為準則,以城市治理應用場景為核心,構建“1+1+1+N”的方案架構,即“1”個城市大腦、“1”個核心平臺、“1”個數字底座和“N”個行業應用。
深圳市坪山區匯聚“集中受理、統一分撥、全程監督、閉環運轉”為一體,建成了全區統一的智慧管理指揮平臺,通過整渠道、統分撥,并表單、縮時限,抓實效、優體驗,融智慧、助治理,實現了一個系統分事件、一套標準抓落實、一張表單統情況。依托民生訴求系統,解決了基層治理平臺多、渠道雜、流程繁、事權亂等問題。2020年以來,累計受理訴求事件13萬宗,辦結率99.98%,近一半事件實現“當日清”,平均處置時長3.3天,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很快得到妥善辦理,真正實現民生訴求“一網統管”。
在合肥市包河區,“大共治”社會治理新模式備受關注。系統整合業務流、工作流、信息流,以區級平臺為中心,以街鎮平臺為樞紐,以居村工作站、網格員手持PDA(掌上電腦)、微信公眾號等為基點,建立一體化信息平臺,并通過建設統一的運行機構、網格劃分、歸口受理、工作流程、考評體系、標準規范、坐席隊伍,“七個統一”保障“大共治“模式有效運行。
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是基于現有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縱向對接國家平臺、省級平臺的相關應用系統,聯通市(縣、區)平臺;橫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關部門數據資源;統籌協調、指揮調度、監測預警、監督考核和綜合評價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工作的信息平臺。
數字政通深度參與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兩標準、一指南”編制工作,以物聯網、人工智能、城市信息模型、時空大數據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為支撐,以“高效處置一件事”“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推動城市綜合運營管理數字化轉型”“防范化解城市運行重大風險隱患”“科學評價城市運行管理服務綜合水平”為核心,結合各地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實際,不斷創新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打造“好用、實用、管用”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2022年,公司先后承建了北京、重慶、黑龍江、吉林、山東、云南等6個省和直轄市級平臺,杭州、寧波、沈陽、西安、石家莊、西寧、濟寧等70余個市(縣、區)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助力各級政府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與水平。
青島市以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為契機,按照“1中心+1平臺+1張圖+N應用”的建設思路,探索推進平臺應用體系、數據體系、運行規范體系和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整合供熱供氣、環境衛生、綜合執法等16個城市管理行業部門數據,共享住房和城鄉建設、園林、公安、交通、水務等28個市級部門及市(縣、區)數據,高標準建設了涵蓋城市運行、行業監管、綜合執法等領域的7大支撐系統和24個特色場景應用,構建了“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協同聯動、全市一體、高度集成”的城市運行管理服務體系,不斷創新城市治理手段和模式,推動城市治理數智化轉型。
沈陽市以智慧城管和城市網格化管理體系為基礎,搭建1個城市運行管理核心工作平臺,匯聚形成1個綜合性城市運行管理數據庫,建設完善市政、園林、市容、環衛、亮化、執法等6個行業應用系統,創新“1+6+N”的路長制管理模式,實現市、區、街、路長(網格)四級聯動,借助智能場景實現了城市運行的分析預警,拓展開發城市運行管理智能化應用場景,提升沈陽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形成“精管、共管、智管”的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工作格局。

數字政通著力于通過信息化手段,推動城市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高效處置、源頭治理轉型。在城市基礎設施普查方面,數字政通緊緊圍繞城市生命線安全,充分發揮在城市信息模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術積累,形成了面向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監管、城市內澇防汛、燃氣安全、供水安全、供熱安全等領域的“設施普查+平臺賦能+運營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積極開展各類城市基礎設施隱患排查和整改,加強設施運行監測預警和突發事件協同處置,為各類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高效運行提供支撐。
數字政通結合武漢市燃氣管理需求,因地制宜創建燃氣安全全周期綜合治理模式,建立武漢市燃氣安全綜合管理平臺,針對燃氣管理對象量大點多面廣、安全檢查不到位、隱患消除不及時、燃氣事故頻繁發生等現象,建立了市級督辦與區街排查相結合、經營企業入戶安檢與區級監督相結合、送氣工隨瓶安檢等常態化安全隱患管理機制,構建了管道氣、瓶裝氣、車用氣等專項安全管理場景,形成了燃氣安全全周期綜合治理模式,實現了燃氣設施數據全掌握、燃氣單位管理全統籌、燃氣綜合檢查全記錄、隱患整改情況全明晰。
數字政通助力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打造北京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平臺,建立了政府、企業、社會協同共管的地下管線防護機制,實現了施工方快捷發布道路挖掘工程信息,管線安全防護各參與單位暢通、有效溝通配合,政府監管部門高效開展統籌協調、統籌監管,讓工程匹配更加精準、信息共享更加充分、統計分析更加系統、防護態勢更加清晰,有效預防了施工破壞地下管線事故發生。2022年,北京市通過該平臺發布了4780項工程,無一發生挖斷管線事故,全年施工破壞地下管線事故同比下降60%。

數字政通大數據綜合運營服務以釋放城市管理數據價值為核心要義,探索數據要素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的新路徑,構建了城市運行“數據全量采集—數據資源化管理—數據價值釋放”的數據運營體系。
一是形成了規范化、多維度的數據感知與采集體系。憑借對數字城管業務的深刻理解,拓展網格化信息采集服務,綜合利用人工智能、視頻采集、GPS定位、無線傳輸、云計算等技術,構建了以移動視頻采集車、二輪車、全息采集車、無人機、半固定點位、“棋驥”無人駕駛網格車為主要手段的城市管理信息多維采集模式;不斷提升數據采集空間覆蓋范圍,統籌城市建成區、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等不同區域類型的數據采集能力;不斷豐富數據采集業務領域,在數據采集體系中持續融入新技術應用;不斷完善采集數據項,拓展道路積塵、道路病害等方面的采集能力,匹配各類城市精細化管理需求。
二是構建了城市運行管理數據資源體系規范。針對采集的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明確“一數一源”原則,確保數據資源真實性和準確性,倒逼數據采集途徑規范化,避免冗余采集和無效采集。同時,深入結合運行管理服務管理監督指標和運行監測指標、重點城市綜合管理考核辦法、城市治理重點關注事項和公眾反饋問題,參考全國部分地市先進經驗,以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為目標,構建數據資源分級分類清單,統一數據字典,明確數據屬性,不斷促進數據資源體系全面化和規范化。此外,持續構建數據變化多源快速發現機制,優化完善數據長效更新流程,形成統一數據資源庫和更新庫,保障數據資源鮮活性。
三是深化城市運行管理數據分析與價值釋放?;跀祿恋砼c行業模型積累,充分發揮已積累的各城市大腦智能化應用場景構建經驗,全面升級智能化應用場景,打造更精細、更逼真、更實用的新城市大腦,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責任編輯:張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