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亞洲育齡女性高發的一種面部慢性獲得性色素增加性皮膚病,好發于顴頰部,常呈蝴蝶型對稱分布,可累及眶周、前額、口周及頦部,皮損表現為大小不一、邊界清楚的黃褐色斑片,日曬后顏色加深,夏重冬輕,通常沒有自覺癥狀。黃褐斑發病率高,其發生機制以及臨床治療一直是皮膚科醫生關注的重點。針對黃褐斑的病因、發病機制以及預防做相關介紹,以便廣大女性對該病有一個比較充分的認識。
黃褐斑的發病因素
紫外線照射、激素水平以及遺傳背景是黃褐斑的主要風險和觸發因素。空氣污染、不良化妝品的使用、精神壓力、烹飪高強度燈光等熱暴露,以及甲狀腺、肝腎胃腸的慢性消耗性疾病,都是黃褐斑的重要發病因素。
黃褐斑的治療
對黃褐斑的治療以色斑變淡、面積縮小為目標,盡量選擇溫和、不刺激的方法。目前,治療上不再單純針對色素問題,而是更加強調避免誘因、抑制血管增生、抗炎、修復皮膚屏障及抗光老化的重要意義。
醫生會根據黃褐斑的臨床分型及患者皮膚狀況,聯合使用口服系統藥物(氨甲環酸或甘草酸苷)或外用藥物治療(氫醌、壬二酸、氨甲環酸等),以及化學剝脫、中胚層治療、光電治療及中醫中藥治療。此外,祛斑美白類功效性護膚品在黃褐斑的維持治療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需注意,黃褐斑一定要在正規醫院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
黃褐斑的預防
做好防曬
可以根據紫外線的強弱選擇不同倍數的防曬霜(UVA+UVB),或者利用防紫外線的口罩、帽子、墨鏡及傘進行防護。若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應即使補涂防曬霜。盡量避免陽光直曬,即使在室內也應注意防曬。另外,感光性較強的食物,如芹菜、香菜等也容易引起黃褐斑,在紫外線強烈的天氣應盡量避免食用。
日常護膚
根據自己的皮膚狀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醫用護膚品或知名品牌的護膚品。避免過度清潔皮膚以及使用劣質的不明來源的護膚品,以免破壞皮膚屏障。日常護膚中,除了應用保濕性好的護膚品,還可以堅持使用一些兼具抑制色素、抗炎、抗氧化及抗糖化的產品,可以有效對抗光老化帶來的危害。
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做到營養均衡,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適當補充維生素,養成運動的習慣,可以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皮膚的營養狀態也會隨之改善。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愉悅的心情,盡量減少烹飪時的油煙刺激,從而有效預防或減輕黃褐斑。
避免過度刺激皮膚
對于干性或較薄的皮膚,盡量用清水潔面,必要時每天使用一次弱酸性的洗面奶即可,避免使用潔面儀潔面。潔面或涂抹面霜時力量要溫和,不要用力揉搓皮膚。在醫美流行的當下,應選擇正規的機構,避免頻繁地做各種項目,且每次治療后需給予皮膚充分的修護產品及修護時間,不要過度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