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危害我國中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煙、家族史、肥胖等。
高血壓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收縮壓每升高10 mmHg,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9%;舒張壓每增加5 mmHg,腦卒中發病的相對危險增加46%。建議: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居民預防腦卒中的意識,建議≥35歲者每年測量血壓1次,高血壓患者應經常測量血壓,以調整服藥劑量;早期高血壓患者,首先采用改變生活方式進行治療,如3個月效果不佳,應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
心臟病
心臟病患者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比無心臟病者高2倍以上。建議:成年人(≥40歲)應定期體檢,早期發現心臟病;確診為心臟病,可使用華法林進行抗凝治療,或使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冠心病高危患者可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50~150 mg/d。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卒中危險性增加2倍。建議:有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人群應定期檢測血糖,必要時檢測糖化血紅蛋白;糖尿病患者應首先控制飲食,加強體育鍛煉,如2~3個月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應選用口服降糖藥或應用胰島素治療;更應積極治療高血壓、控制體重和降低膽固醇水平。
血脂異常
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與心腦血管疾病有密切關系。建議:血脂異常,尤其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者首先應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復查血脂。如果效果不佳,應服用降脂藥物治療;對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史的高脂血癥患者,采用他汀類或貝丁類藥物治療。
吸煙
吸煙主要會影響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統,如加速動脈硬化、升高纖維蛋白原水平、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長期被動吸煙也可增加腦卒中的發病危險。建議:勸吸煙者戒煙;動員全社會參與,在社區人群中采用綜合型控煙措施進行干預;政府部門盡快制定吸煙法規,如在辦公室、飛機、火車等公共場所設立無煙區。
飲酒
酒精攝入量對出血性腦卒中有直接關聯。建議:不提倡用少量飲酒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飲酒者一定要適度,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含量不應超過20~30 g,女性不應超過15~20 g。
肥胖
腹部肥胖比體重指數(BMI)增高的關系更為密切。建議:肥胖者應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體力活動等減輕體重;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成年人的BMI<28 kg/m2,或腰/臀圍<1,體重波動范圍在10%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