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激素代替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醫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以常規治療方案治療,研究組以激素代替方案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生活質量、激素水平、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和負性情緒。結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0%(P<0.05);研究組心理質量、軀體功能、獨立功能、身體健康和認知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血清卵泡雌激素顯著低于對照組,雌二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P<0.05);治療后,研究組焦慮、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激素代替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負性情緒,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更年期綜合征;激素代替治療;療效;卵泡雌激素
更年期綜合征大多出現在50歲以上的女性群體中,患者在發病初期常出現月經紊亂等臨床癥狀[1]。現階段,我國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更年期綜合征發病率也逐年增高[2]。在絕經前后,女性常表現為內分泌功能紊亂,影響其體內內部環境,進而引發精神不穩、血管收縮、自主神經失調等癥狀,對女性生活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3]。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生理階段,誘發更年期綜合征的主要原因是性激素水平異常下降,導致患者出現骨關節肌肉痛、潮熱、記憶力降低等臨床癥狀[4]。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心理與生理上的變化與其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有關。激素代替療法主要是通過指導患者服用藥物的方式為患者補充雌激素[5]。本研究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醫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激素代替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以2022年3月~2023年3月醫院收治的100例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0例。對照組:年齡45~55歲,平均(50.21±7.21)歲;病程1~7年,平均(5.25±2.13)年。研究組:年齡44~56歲,平均(50.23±7.31)歲;病程1~7年,平均(5.35±2.3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更年期綜合征診斷標準;已行宮頸涂片、臨床病理檢查且檢查結果無異常;自然絕經時間在半年以上;臨床資料完整;參與本次研究前3個月沒有使用激素類藥物;配合度比較高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伴有精神類疾病或癲癇;伴有甲狀腺功能障礙;伴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對研究使用藥物過敏;伴有皮膚疾病;伴有貧血或營養不良。
1.2 方法
對照組以常規方案治療。逍遙丸口服,3次/d,8丸/次;樂力鈣口服,1次/d,1g/次。21 d為一個療程,對患者進行3個療程的治療。
研究組以激素代替方案治療。戊酸雌二醇,口服,1次/d,1片/次。每個療程后10 d聯合甲羥孕酮治療,口服,1次/d,4 mg/次。對患者進行3個療程的治療,3周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顯效,患者雌激素水平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患者雌激素水平趨于正常、臨床癥狀部分消失;無效,經過治療患者雌激素水平未提高、臨床癥狀未改善或者加重。總有效=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包括心理質量、軀體功能、獨立功能、身體健康和認知功能,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質量越高。(3)比較兩組激素水平:包括血清卵泡雌激素、雌二醇。(4)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5)比較兩組負性情緒:以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焦慮與抑郁情緒,評分越高表示患者負性情緒越重。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2.00%(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研究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血清卵泡雌激素顯著低于對照組,雌二醇高于對照組(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P<0.05)。
2.5 兩組負性情緒比較
治療前,兩組負性情緒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焦慮、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更年期綜合征又被稱為“圍絕經期綜合征”,是指絕經前后,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波動或減少,出現一系列身體、精神心理癥狀,根本原因是生理性或者病理性或手術引發的卵巢功能衰竭。卵巢功能衰竭、被切除或被破壞,會導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明顯減少。女性身體內存在400多種雌激素受體,分布在全身的組織及器官中。在雌激素減少的情況下,會引發器官與組織的退行性病變,進而出現多種癥狀。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早期存在月經紊亂、潮熱、心悸、頭痛、失眠、耳鳴、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抑郁等臨床癥狀。隨著患者病程的延長、病情的加重,會出現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量減少、月經周期不規則、多疑、情緒失控、記憶力下降等癥狀[6]。
現階段,臨床上主要以兩種方式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進行治療。其中一種是非激素治療,即藥物治療,主要的治療藥物為逍遙丸、樂力鈣。逍遙丸的主要成分是柴胡、當歸、白芍等中藥,具有疏肝、健脾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失眠等病癥;樂力鈣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檸檬酸鈣等,可以為患者補充鈣、鎂、鋅等元素。給予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樂力鈣,可以緩解患者腰背疼痛、關節疼痛等病癥,改善其生活質量,但無法調節患者體內激素水平,治療效果有待提高。另一種是激素代替治療,通過服用相關藥物的方式補充患者體內雌激素,使患者體內雌激素水平恢復正常,以緩解患者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引發的更年期癥狀。同時,采用此種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失眠、易怒、煩躁等臨床癥狀。此外,停止用藥后激素相關不良反應可消退[7]。
戊酸雌二醇、甲羥孕酮等都是激素代替治療中常用的藥物。戊酸雌二醇屬于有機化合物,是雌二醇的戊酸酯[8]。戊酸雌二醇的功效與雌二醇相似,屬于長效雌激素制劑。戊酸雌二醇可以調節女性生殖器官、副性征發育,調節卵巢軸功能,用于治療女性性腺功能不良、閉經、更年期綜合征等。用藥后,患者需定期檢查,并依據實際情況確定檢查頻率及檢查類型。使用戊酸雌二醇后,患者可能出現皮膚茍敏、高血壓、陰道不規則流血、乳房脹痛等癥狀,醫生會依據患者的情況合理調整用藥方案。甲羥孕酮指的是酸酯醋酸甲羥孕酮,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也是一種孕酮受體激動劑、合成的人激素孕酮變體。甲羥孕酮適用于治療痛經、功能性閉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先兆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腺癌等疾病。甲羥孕酮還可以用于補充雌激素或孕激素,支持子宮內膜[9]。使用甲羥孕酮后,患者也可能出現乳房痛、溢乳、閉經、失眠、惡心、消化不良、麻疹等不良反應,但停藥后不良反應會消失。甲羥孕酮的吸收速度比較快,用途比較廣。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進行治療,可以迅速恢復患者體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10]。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心理質量、軀體功能、獨立功能、身體健康和認知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血清卵泡雌激素顯著低于對照組,雌二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激素代替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負性情緒,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參考文獻
[1] 周林菊.激素替代療法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S2):88-90.
[2] 單清華.激素替代治療對改善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24):67.
[3] 孫星,王燕,郗軼楠,等.激素替代治療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性科學,2021,30(9):74-76.
[4] 王強.中醫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及對激素水平的影響[J].婚育與健康,2021,(20):187-188.
[5] 王倩,陳粉合,董淑萍.激素代替治療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激素水平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2,49(1):118-121.
[6] 王秀華.雌激素替代療法聯合中藥湯劑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綜合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21,(29):105.
[7] 蘇愛慧,張彥,張瑩瑩.激素替代療法對更年期綜合征婦女激素水平、癥狀改善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9):1541-1542.
[8] 倪國華.更年期綜合征激素替代療法依從性的影響因素[J].中外醫學研究,2021,19(22):143-145
[9] 馬立娟.更年期綜合癥患者的激素代替治療效果及對激素水平,心理狀態的影響[J].醫藥衛生,2022(12):290-292.
[10] 周建茹.激素替代治療用于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效果觀察[J].醫藥衛生,2023(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