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效果。方法 以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61例。兩組均接受常規抗結核治療后,對照組應用阿米卡星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研究組應用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病灶吸收率、痰菌轉陰率)、免疫功能指標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病灶總吸收率為93.44%、痰菌轉陰率為57.3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69%、36.07%(P<0.05);治療后,研究組 IgM、IgG、IgA和CD4+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CD8+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6.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9.67%(P<0.05)。結論 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促進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耐多藥肺結核;卷曲霉素;莫西沙星;臨床效果
肺結核是傷害性較強的一種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及生活,降低患者的幸福指數。肺結核具有諸多證型,最常見的為耐多藥肺結核。耐多藥肺結核對藥物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臨床主要對其進行常規治療[1~2]。卷曲霉素屬于環多肽類藥物,可以干擾細菌的滋生、增長,有效殺滅肺部結核分枝桿菌。莫西沙星是一種新型研制的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滲透性、吸收性,且安全性高[3~4]。相關研究指出,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聯合應用卷曲霉素與莫西沙星,能有效提高抗結核效果、改善機體免疫功能[5~6]。本研究旨在探討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每組61例。對照組男35例,女26例;年齡25~56歲,平均年齡(38.71±3.59)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4.84±0.68)年。研究組男36例,女25例;年齡24~57歲,平均年齡(38.59±3.76)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5±0.5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低于60歲;心肝腎功能正常;拍攝胸片可見肺結核;痰結核菌檢查結果為陽性。
排除標準:藥物過敏;伴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近期未應用免疫抑制劑。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抗結核治療:對氨基水樣酸異煙肼片,每次口服劑量為0.3 g,頓服;吡嗪酰胺片,每次口服劑量為0.5 g,3次/d;丙硫異煙胺腸溶片,每次口服劑量為0.25 g,3次/d。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阿米卡星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左氧氟沙星,每次口服劑量為0.2 g,2次/d;硫酸阿米卡星,靜脈滴注治療,劑量為0.4 g,1次/d。研究組給予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卷曲霉素深部肌肉注射,劑量為0.75 g,1次/d;莫西沙星,每次口服劑量為0.4 g,1次/d。兩組均進行為期6個月的治療,同時應用護肝藥物。
1.3 指標觀察
(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包括病灶吸收率和痰菌轉陰率。病灶吸收率具體為藥物治療6個月后,兩組均接受胸部 X 線片檢查,病灶縮小程度或空洞縮小范圍超過50%記為明顯吸收,病灶縮小程度或空洞縮小范圍在25%~49%之間記為吸收,病灶縮小程度或空洞縮小范圍低于25%記為不吸收。病灶總吸收=明顯吸收+吸收;痰菌轉陰率具體為藥物治療6個月后,檢查兩組結核菌培養及痰涂片抗酸桿菌,痰培養及痰涂片檢查結果均為陰性,說明痰菌轉陰。
(2)比較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治療前、治療6個月后,分別采集兩組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液為標本,劑量為5.0 mL。將采集的血液標本進行離心,取上層血清,然后保存于零下20 ℃的冰箱。使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兩組血清內CD8+、CD4+含量。使用ELISA 檢測法檢測兩組血清內IgM、IgG、IgA 含量。
(3)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病灶總吸收率為93.44%、痰菌轉陰率為57.3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69%、36.07%(P<0.05)。見表1。
2.2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 IgM、IgG、IgA和CD4+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CD8+指標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9.67%,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討論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對2~5種抗結核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一般為異煙肼、利福平等藥物。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抗結核的首選藥物為二線注射劑及氟喹諾酮類藥物,同時可以結合2或3種二線口服藥物、吡嗪酰胺進行輔助治療[7~8]。本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病灶總吸收率、痰菌轉陰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證明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抗結核效果更為顯著。
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均屬于氟喹諾酮類藥物,但左氧氟沙星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時間較早,應用范圍較廣,耐藥性逐漸升高。而莫西沙星在抗結核的治療中應用時間較短,能夠起到良好的抗結核作用,而且生物利用率可達90%,口服吸收性良好,聯合其他抗結核藥物治療不會出現交叉耐藥性。莫西沙星的抑菌效果是左氧氟沙星的2倍,即使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對左氧氟沙星藥物具有較高的耐藥性,應用莫西沙星的敏感性依然較好[9];同時,莫西沙星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較少。所以,臨床治療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在選擇氟喹諾酮類藥物時,應以莫西沙星為主。卷曲霉素屬于環多肽藥物的一種,可以有效阻滯細菌DNA的復制,有效殺滅結核分枝桿菌。卷曲霉素與莫西沙星聯合用藥,可發揮良好的協同作用,病灶吸收率及痰菌轉移率均明顯提高,抗結核效果較好[10]。
結核病的病理機制與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緊密相關性,耐多藥肺結核患者通常機體免疫力較低[11]。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共同參與肺結核的免疫應答機制,而免疫球蛋白是機體體液免疫功能的重要影響因素。通過檢測患者血清內免疫功能指標,能有效評價其體液免疫功能狀態。細胞免疫功能的重要影響因素則是 T 淋巴細胞,通常表現為 CD8+含量升高、CD4+含量下降[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 IgM、IgG、IgA、CD4+均顯著高于對照組,CD8+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患者能有效提高其免疫功能,利于抑制結核分枝桿菌,從而提高其抗結核治療效果。在藥物安全性方面,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的安全性更高。此外,由于抗結核藥物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的肝臟具有一定的損害,所以在治療期間同時應用護肝藥物,對肝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13]。
綜上所述,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促進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參考文獻
[1] 鄧江生.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9,34(4):455-457.
[2] 楊沐陽,關昊,李婷,等.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5):88-89.
[3] 王明芹,付華,馮基.卷曲霉素聯合莫西沙星對耐多藥肺結核的治療作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4):72-73.
[4] 邢麗,田瑞飛,慕楊娜.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33):60-61.
[5] 王曉紅,楊立明.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藥肺結核治療方案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6):103-104.
[6] 石淑華,劉曉穎.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應用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聯合化療方案治療的臨床效果探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78-79
[7] 溫俊霞,安賀娟,張進明,等.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及對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4(30):3349-3350.
[8] 黃愛民.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對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和肝功能的影響[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9,39(9):1026-1029.
[9] 文軍,王繼業,田群,等.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療效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9,7(3):30-33.
[10] 何清蔓,馮光輝.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治療耐藥性肺結核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3):9-10.
[11] 魏代燕,宋國強,于家慧.耐多藥肺結核給予卷曲霉素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的價值評價[J].當代醫學,2018,24(7):86-88.
[12] 任斐,許優,黨麗云,等.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在耐多藥結核病治療中不良反應的觀察及對比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8,40(8):815-820.
[13] 劉杰,趙英仁.莫西沙星聯合卷曲霉素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痰菌轉陰率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1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