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書如其人”之論。何謂如人?如人之心性、心智、心量、心境也。有何等之心,便有何等之人;有何等之人,便有何等之書。在時間長河里,我將書法作為生命之河流動的力量。浪花聚集、涌起、崩碎,回歸而又前行,如此不止。歲月的年輪里依然充盈著對未知激情和對美好的向往。其間偶爾也會有疲憊和茫然,但藝術思想和追求不斷在自省和否定中得以提升、探索、前行……

今年3月26日,三亞海棠灣陽光燦爛,在萬豪度假酒店噴泉廣場,時有李國勇、丁海燕、劉斌湘、曾志華4位學生和酒店人員助陣,我創作了《天高地闊》《中國精神》兩幅巨幅榜書。然后又在一個會議廳前的院子里,創作了八尺整紙橫接十米長的草書作品和七幅丈二高的大對聯。這些都是我平生第一次創作的巨幅作品。15件大幅作品共分兩個上午完成,一次創作五六個小時。書寫時酣暢淋漓,物我兩忘,情懷聚焦在筆墨起伏跌宕之間,頭頂藍天白云,筆下心泉突涌,激情流淌,創作結束雖精疲力竭,卻心曠神怡。

此次創作的作品,集中體現了我目前的創作水平,作品以大草為主,有隸書、魏碑、行楷丈二、八尺大對聯,風格沉郁、厚重、挺拔、端莊、典雅,用筆蒼茫、雄渾、粗放、豪邁,透露出了我北上后的心境變化和對生命的感悟。
不同的年齡、環境、心境影響著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理念,更影響著作品的審美取向。藝術體現著藝術家的個體生命價值,也是藝術家認知、解讀、求證世界的載體。作者通過作品來實現對道的追求、證悟,所有的作品皆為心靈之顯相,生命之化生,是人生的四季之花。花開蓮現,生命之花純然靜好,姿態如煙,豐肌清骨,初心不悔。

藝術就是一座誘人的魔殿,一旦進去,就不想出來,窮其一生,藝術家于此獲得了靈覺的新生,如此、如心、如性、如愿、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