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網策劃聯動中心組織專家評審會,評出2023年7至8月融媒體工作室優秀產品獎11件,其中特等獎1件、一等獎1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6件。獲獎作品聚焦重大主題,解讀社會熱點,發揮內容優勢,創意精巧、畫面精美、功夫精深,通過短視頻、動畫、Vlog、微博話題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實現“報刊網端微屏號”等多平臺傳播,讓主流聲音在網絡輿論場更響亮。
產品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重要論述,以說文解字的方式,將“山水林田湖草沙”7個字分別拆解,從字形演變,到字義分析,并結合總書記考察調研畫面、綠水青山圖景、動畫、解說原聲、音效等元素生動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產品將深刻思想借助精巧的創意和交互的表達傳遞,讓受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

美國人加德納與福州鼓嶺的故事跨越百年,見證源遠流長的中美人民友誼。該產品是自1992年《人民日報》刊發文章《啊,鼓嶺!》之后,《人民日報》首次以視頻形式報道鼓嶺故事,產品通過采訪《啊,鼓嶺!》文章作者、當年福州外辦的翻譯、鼓嶺管委會主任等人物,結合資料視頻、報紙版面、景物鏡頭、現場解說等大量素材,以獨家視角講述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親自發掘的中美友好佳話,產品內容獨家,剪輯精心,故事動人,情感豐富,借助多平臺推廣,有效放大傳播效果。

產品緊緊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給中華大地帶來的巨變,選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大美畫面,配以鳥鳴、水流、清風等自然界聲音和全國森林覆蓋率等權威數據,創新運用AI、VR、MR等技術手段,打造沉浸式和交互式的全新敘事框架,讓受眾仿佛置身其中,帶來“在場感”的觀影效果。產品思想深刻、素材多元、畫面精美,讓人們充分領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

把思政課從線下搬到線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思政微課堂系列短視頻做了成功探索。系列短視頻每期邀請重點高校一線思政課優秀青年教師,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理論創新等內容,通過多機位、多鏡頭拍攝,打破時空限制,融合現場視頻、扎實文本、暖心畫面等多種元素,讓網上思政課走近網友內心,有效拓展融媒體時代理論傳播疆域,有力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人民日報記者和成都大運會吉祥物蓉寶是這件Vlog產品的雙主角,記者出鏡打卡,帶著網友逐一體驗成都大運村的翻譯對講系統、蘑菇車聯自動駕駛巴士、機器人咖啡等“黑科技”,呆萌的蓉寶形象,讓產品的驚喜感滿滿,雙主角的精心設計,讓網友身臨其境全方位領略好看好玩的亞運村。產品被制作成日語、韓語等多語種精準傳播,海內外網友紛紛留言“想去”“一起打卡”,起到了非常好的內外宣聯動效果。

成都大運會是青春的盛會,《UP青年·青春主場》以“青年”“青春”為主題,采訪成都大運會首金獲得者曹茂園、蛙泳三金得主覃海洋等5位中國青年運動員,以第一視角講述各自愛上體育、追求夢想的故事和感悟。人物故事與大運會熱點渾然一體,青春主場與體育精神激蕩人心。

短視頻以英國小哥司徒建國的第一視角,記錄他在福州夜市品嘗馬蹄糕、酒糟肉夾餅、福鼎肉片等當地特色美食的場景和感受,外籍主持人在體驗中的新鮮感以及夜市的繁華景象,令中國美食和煙火氣呼之欲出。中英文雙語字幕、接地氣的話語,讓產品特色鮮明,易于傳播。

產品中,人民日報前方記者“變身”為參加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中國代表團的一員,新穎的形式,獨家的視角,吸引網友跟著記者的鏡頭,探秘中國代表團參加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的幕后故事,感受到超出電視轉播畫面所呈現的新奇感。短視頻被制作成年輕受眾喜愛的Vlog形式,有效拉近了內容與網友的距離。

這個短視頻是8月28日刊發在《人民日報》大地副刊的報告文學《播種信念的人》的轉化產品,講述了“新中國最美奮斗者”、天津師范大學退休教師王輔成29年來堅持“三觀”宣講的故事。通過剪輯王輔成宣講的視頻畫面,讓人們對主人公的形象、事跡、精神有了直觀認識,是對報告文學進行可視化傳播的有益嘗試。

針對有關部門對有經營價值、“誠實而不幸”的危困企業實施“破產拯救”的創新做法,大江東工作室敏銳感知這一優化營商環境舉措的新聞價值,以上海市破產管理人協會幫助鼎力置業(上海)有限公司“破產”重生的案例為切入口,詳細分析這一做法對企業有序退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意義。報道兼具專業性和可讀性,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充分彰顯主流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在日本政府不顧國際社會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于8月22日宣布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作業后,這件“人民評說”產品圍繞“核污染水排?!毕嚓P熱點話題,運用花字、大字幕、空鏡素材等配合評論員的點評觀點,深刻揭露這一錯誤做法的極其自私自利、極其不負責任。產品以適應手機閱讀的豎屏形式制作,方便人們觀看和傳播,及時有效引領網上輿論。

(作者為人民日報社研究部主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