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系統檢索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關于紅色檔案研究的文獻,運用CiteSpace6.1.R6軟件對納入文獻的發文量、作者、機構、關鍵詞開展可視化分析,探討近10年(2012~2022年)我國紅色檔案領域的研究現狀、熱點和發展趨勢。共納入文獻433篇,10年來發文量呈上升趨勢,最高產作者是鄭慧和陳向陽,發文6篇;江蘇省檔案館是發文最多的研究機構,發文8篇;關鍵詞“紅色檔案”出現頻次最高(201次),形成了26個較為合理的聚類。近十年來,我國紅色檔案領域研究文獻發文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但仍面臨著不同研究機構和學者之間合作交流較少的問題。檔案館建設和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是主要的研究熱點,研究前沿為黨史學習教育。
關鍵詞:紅色檔案;研究熱點;發展趨勢;CiteSpace
紅色檔案,即革命歷史檔案,指1949年以前,反映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組織、革命根據地、革命政權以及革命活動家的檔案。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資源是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和運用好。紅色檔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形成的不畏艱難險阻、勇于開拓創新的紅色精神記錄,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展示了中國人民的優秀品德,賡續了華夏兒女的紅色血脈。目前,紅色檔案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已經成為我國檔案館、圖書館等文化機構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本研究基于CiteSpace軟件對近十年來國內發表的有關紅色檔案研究的文獻開展發文量、期刊、作者、關鍵詞等可視化分析,并對研究趨勢開展預測,旨在為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一、資料和方法
1.數據來源與檢索策略
系統檢索中國知網數據庫,檢索主題詞為“紅色檔案”OR“紅色資源”,語種限定為中文,檢索時限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檢索時間為2023年3月6日。
2.統計分析
選擇以“紅色檔案”為主題的文獻,按照WOS格式轉碼并導出,建立樣本數據庫。采用CiteSpace6.1.R6軟件對發文作者、研究機構共現分析,對關鍵詞共現分析和聚類分析。時間設置為2012~2022年,每1年為1個時間切片;閾值設置:選擇g-index,默認k=25,其余為默認值;剪切方式:勾選關鍵路徑法、修剪圖形和修剪合并網絡。
二、結果
1.年度發文量分析
本研究共納入“紅色檔案”相關文獻433篇,總體來看,10年間年發文量呈現上升趨勢。發文量從2019年開始有明顯增加,2021年和2022年呈現“井噴式”增長,2022年達到峰值,增幅達到176篇。
2.作者合作網絡分析
運行CiteSpace軟件,設置時間跨度為2012-2022年,時間切片設置為2年,節點類型為“作者”,得到節點數153個,連線38條,密度為0.0033的作者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節點數最大的學者為陳向陽、鄭慧、黃明嫚。圖中獨立節點較多,反映出我國學者在近年來紅色檔案領域研究上較為分散,溝通合作比較少。
3.機構合作網絡分析
運行CiteSpace軟件,節點類型為“機構”,其他參數不變,得到節點數為133,連線數為13,密度為0.0015的機構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圖中可見,江蘇省檔案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上海大學圖書情報檔案系和黑龍江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節點較大,表明這5所機構在紅色檔案領域的研究中發文較多。各機構節點間連線較少,且節點規模較小,表明在紅色檔案研究領域不同機構之間的相互協作比較缺乏。
4.關鍵詞共現分析
運行CiteSpace軟件,節點類型為“關鍵詞”,其他參數不變,得到節點數為273,連線數為513,密度為0.0138的關鍵詞共現網絡知識圖譜。圖中可見,除了與研究主題直接相關的“紅色檔案”一詞出現頻次最高外,檔案館、紅色基因、黨史學習、開發利用、紅色文化、高校、紅色資源、數字人文這幾個關鍵詞的出現頻次也比較高,表明這幾個方面是目前紅色檔案領域研究的熱點。
5.關鍵詞聚類分析
通過聚類分析可以直觀呈現不同文獻之間的關系,運行時選擇對數自然率(LLR)算法生成聚類圖,圖中每一個封閉圖形代表一個聚類,圖中可見,Modularity Q(模塊值)=0.6857>0.3,表明聚類結構清晰顯著,Mean Silhouette(平均輪廓值)=0.9039>0.5,表明聚類結果可靠、可信度較高。共生成了26個聚類,聚類最大的5個主題是紅色檔案、紅色檔案資源、紅色基因以及紅色文化。
6.關鍵詞突現分析
基于聚類分析的結果,截取突現強度排在前13位的突現詞繪制關鍵詞突現圖譜。圖中可見,持續3年及以上的研究熱點包括“檔案局”“百色起義”“檔案部門”“對策”“保護”“檔案”“檔案文獻”和“共產黨人”,近兩年的研究熱點主要是“檔案文獻”和“共產黨人”。
三、討論
1.研究現狀
《“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中提出要深入挖掘紅色檔案資源,傳承紅色基因。本研究顯示,近十年,我國紅色檔案領域研究的文獻總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特別是近兩年的發文量驟增,這和連志英等的研究結論“紅色檔案已經成為2022年檔案學研究的新主題”一致,這也是廣大檔案工作者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檔案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體現。從作者可視化分析結果看,該領域目前還未形成穩健的核心作者群,這可能和該領域在近年來才逐步受到關注、作者成果積累較少、沒有延續性有關。機構合作的可視化呈現出了各機構節點規模較小,缺乏合作,發表機構分散的特點,和謝欣珂的結論一致。因此,在該領域未來的研究中有必要加強不同學者、不同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以擴大合作網絡。
2.研究熱點和趨勢
基于關鍵詞共現、聚類的分析結果,可以將我國紅色檔案研究的熱點歸納為以下三個部分:檔案館建設、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黨史學習教育。
(1)加強紅色檔案館建設是關鍵
作為紅色檔案資源的主要保管基地,檔案館在展示和呈現紅色檔案資源及其內容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檔案館可以利用面向社會舉辦展覽、出版書籍等多種形式來展現紅色檔案資源。在這一點上,江蘇省檔案館作為發文最多的機構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江蘇省檔案館通過辦好展覽、拍好視頻和編好書稿、講好故事等一系列舉措不斷實現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強紅色檔案館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各地檔案館應深入研究紅色檔案資源本身所蘊含的紅色基因,多產出一些有高度和深度內涵的作品,以增強紅色精神的感召力;二是加大紅色檔案資源的傳播力度,傳播媒介不應局限于傳統的線下展覽以及門戶網站,還應積極融合互聯網媒體技術,如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和抖音短視頻等新媒體,積極打造“線上+線下”的混合式紅色檔案傳播方式,有效提升其影響力;三是以生動、多樣富有吸引力的形式展現紅色檔案,以吸引和感染公眾,進而增加紅色檔案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2)加快推進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是核心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有研究指出,我國紅色檔案的開發利用還存在著整體利用率偏低、存在“信息孤島”和檔案隊伍人員建設不足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圍繞如何加快推進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國內相關學者進行了有效的探索。首先,應加強紅色檔案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提升紅色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程度,使其掌握先進的管理技術和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其次,利用全息投影、虛擬現實以及數字沙盤等數字技術,活化紅色檔案資源,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技術,加強紅色檔案資源的信息化建設,推動紅色資源數字化保護;最后,通過開發以真實紅色檔案為依據的影視劇、舞臺劇,將紅色檔案的精神內涵通過藝術化加工,更生動、更震撼地呈現在公眾面前,引發公眾共鳴,而以紅色檔案資源為元素創造的檔案文創品,讓紅色歷史更加貼近百姓生活。
(3)紅色檔案助推黨史學習教育是研究趨勢
檔案工作姓黨。隨著機構改革,多地黨史、地方志部門與檔案部門合并,檔案部門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強。因此,檔案部門要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館藏紅色檔案資源,主動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加強紅色檔案資源建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發展,都是新發展階段面臨的重要議題。紅色檔案資源是助推黨史教育深入學習的理論之基,是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模式的重要媒介,是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重要途徑。因此,可以看出紅色檔案資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殊功能。依托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和烈士陵園等紅色資源,打造新時代共產黨員黨性教育的“初心”課堂,引導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賡續紅色基因,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四、結語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6.1.R6軟件,運用可視化分析方法,直觀展現我國2012~2022年紅色檔案的研究現狀、熱點和未來趨勢。結果顯示,近十年來,我國紅色檔案領域研究文獻發文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但研究機構、不同學者之間合作交流較少,缺乏協作。建議國內該領域作者加強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加強不同機構和人員之間的合作。目前,檔案館建設和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是主要的研究熱點,紅色檔案資源助推黨史學習教育是其未來發展趨勢。本研究的不足在于未納入我國學者發表在國外學術期刊上的文獻,同時,也沒有對國內數據庫施行全面的檢索,導致納入的文獻代表性不足,后續可以擴大檢索范圍解決。
參考文獻:
[1]尚宏雁.建設共享平臺" 服務中心大局——河北省館藏紅色檔案異地跨館查詢利用平臺建設紀實[J].檔案天地,2022,No.337(05):7-10.
[2]連志英,徐擁軍,陳 怡.2022年中國檔案學研究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基于對《檔案學研究》《檔案學通訊》的發文統計[J].檔案學研究,2023,No.190(01):12-17.
[3]謝欣珂.我國紅色檔案發文現狀研究[J].文化學刊,2022,No.142(08):125-128.
[4]周云峰.奮力開辟江蘇紅色檔案資源開發新境界[J].檔案與建設,2023,No.409(01):79-80.
作者簡介:劉娜(1987—),女,漢族,陜西延安人,本科,館員,研究方向: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