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檔案館信息無障礙建設是保障公眾平等地利用檔案信息的重要舉措。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視化軟件對國外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研究的相關文獻進行數據處理并構建知識圖譜,從文獻數量、國家分布、合作機構、學科分布和研究主題等方面系統的分析,總結國外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研究進展的情況,希望為我國學者的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知識圖譜;共被引分析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一詞的概念最早是在2000年八國首腦會議的《東京宣言》中伴隨著數字鴻溝等相關問題而提出的,意思指“信息無障礙”或“信息可及性”。我國工信部將其定義為“通過信息化手段彌補身體機能和所處環境等存在的差異,使任何人(無論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能平等、方便以及安全地獲取、交互以及使用信息”。目前,我國殘疾人總人數至少在8502萬以上,全國65歲及以上的老齡人口為20978萬人,其中大部分人在信息社會中屬于弱勢群體。為此,社會各界需要共同努力,消除“數字鴻溝”,促進社會信息公平。作為國家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檔案館更需要加強信息無障礙建設。本文通過對國外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研究情況的分析,期望對國內的相關建設和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一、數據來源與方法
國外研究文獻來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設置檢索主題Archives AND(“Accessibility”OR“Disability Services”),限制論文格式,時間截至2023年2月23日,最后得到636篇文獻。
本文選擇陳超美教授開發的Citespace軟件,對國外的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的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這種方法可以非常直觀地呈現某個學科的某領域的地區合作、機構分布、學科分布和研究熱點等情況。
二、文獻年度分布
國外研究從1996年起步,之后,文獻數量呈緩慢波動上升趨勢,并且,在2004年后突破個位數,這也和相關政策標準的推動有關。1997年,萬維網W3C成立了Web無障礙推進組織,并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標準、規范和測評方法。這些標準規范在世界范圍內推行,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的發展。在2021-2022年期間,國外研究文獻數量有一定的下降,這也表明國外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研究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獲得一定的成果后,其研究熱度有階段性的回落。
三、重要國家和機構
通過Citespace軟件對國外研究的重要國家分析,將節點類型設為Country,起止時間設為1996-2023年,時間切片設置為1。圖中節點大小代表國家發文數量,顏色的深淺代表文獻的出現時間早晚,連線代表合作關系。
圖中涉及79個國家,發文量排名前五的是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以及中國。并且,這幾個國家的研究橫跨時間較長,涉及的合作也更多。其余的國家還有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印度以及法國等,周邊的國家基本都是圍繞著中心發文較多的國家密切合作。
通過Citespace軟件對國外研究的重要機構分析,將節點類型設為Institution,起止時間設為1996-2023年,時間切片設置為1。圖中節點標簽的大小代表機構的發文量,連線代表合作關系。
圖中涉及480個研究機構,排名靠前的是中國科學院、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布朗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從連線情況看,研究中心集中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布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其余周邊機構主要圍繞中心區的這些機構合作。
四、學科分布和研究熱點
通過Citespace軟件對國外研究的學科分布分析,節點類型設為Overlay Maps,將“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研究”的數據源導入底圖運行,得到國外研究學科分布圖譜。
期刊的雙地圖疊加是在底圖上疊加另一幅圖譜,底圖數據的期刊來源于《期刊引文分析數據庫》,左邊為施引文獻來源期刊,右邊是被引文獻來源期刊。將目標文獻數據導入后,分布疊加在左右圖譜上,從而展示學科之間的流動關系。圖4中主要有深藍、淺藍、黃色和綠色4種顏色的條帶,其中,深藍色條帶的施引文獻分布在生態學、地質學和海洋學,而右邊被引文獻分布到兩個方向,分別為植物學、生物學、動物學以及化學、材料學和物理學等領域;圖中黃色條帶的施引文獻分布在分子學、生物學和免疫學,右邊被引文獻指向分子學、生物學和基因學等領域。圖中綠色條帶的施引文獻主要分布在醫學、神經學、運動學和眼科學,被引文獻指向分子學、生物學、基因學、康復學、護理學和醫藥學等領域。圖中淺藍色條帶的施引文獻分布在心理學、健康學、教育學和經濟政治學,右邊指向系統學和計算機科學等領域。
借助Citespace軟件對國外研究的重要熱點分析,將節點類型設為Keyword,起止時間設為1996-2023年,時間切片設置為1,得到國外研究的關鍵詞共現圖譜。
頻次排名靠前的關鍵詞“cultural heritage、impact、model、big data、digital archive、information、system、knowledge、management、algorithm、care、classification、open access、cloud computing等”即“文化遺產、影響、模型、大數據、數字檔案、信息系統、知識、管理、算法、關懷、分類、開放獲取以及云計算”等。這些關鍵詞代表的是國外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的研究熱點。
五、研究主題分析
對國外研究文獻內容具體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幾個主題。
第一,社交網絡服務。GANG J等人選擇美國NARA、英國TNA、澳大利亞國家檔案館和韓國國家檔案館在Twitter的數據信息,按時間線對信息類型和趨勢分析,并提出韓國國家檔案館的振興途徑。YOUNG P J等人針對韓國國家檔案館信息服務的情況研究,發現檔案館信息服務的利用方式和可訪問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提出借助YouTube提高國家檔案館信息的識別度和可用性。
第二,檔案項目服務。PATERSON C針對道格拉斯大學檔案服務處一個藝術人文項目研究,該項目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旨在改善檔案館的可訪問性,以促進用戶更全面地獲取有關的信息。MIRANDA A等人對“檔案考古學:通過哈拉爾德·英霍爾特的數字檔案保護和分享巴爾米拉文化遺產”的項目研究,并說明檔案館的可訪問性和檔案材料本身在考古學中的作用和潛力。
第三,道德倫理和檔案立法。CQUEEN K等人在對檔案館設計元數據模式過程中存在的倫理問題分析,指出檔案管理員在尋求訪問與控制之間的平衡時,必須找到解決個人權利和社會利益之間矛盾的方法。NETSHAKHUMA N S等人對部分南部非洲國家檔案館的項目調查,發現檔案館之間在記錄的定義、轉移、處置和可獲取性等方面存在差距,指出需要通過修訂立法來保障國家檔案館的作用,而檔案館也需要及時更新檔案立法并有效執行。
第四,具體設計方案。SEOL M-W學者對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以及韓國的國家檔案館在線研究指南的情況調查,并分析了指南的名稱、可訪問性、主題覆蓋范圍和分類、完成的指南數量以及與每個指南鏈接的資源的結構和類型。根據研究結果,作者提出韓國國家檔案館設計研究指南的方向。WOO-CHEOL J等人就韓國地方檔案評價模型的可訪問性問題探討,并提出了具體的建設模型。MUKWEVHO J等人認為南非公共檔案館的可見性活動在促進檔案館藏和檔案服務的可見性和可及性方面效果甚微,并提議建立可及性框架和主要利益相關者的數據庫 。
第五,高校檔案館。SEO E-G等人從有用性、可用性、信息質量和網絡可訪問性方面對韓國大學檔案館網站建設情況探討,指出要在數字記錄的數量、通信工具的建設、系統的收集管理程序、人性化的網頁設計以及可訪問性標準的遵循等方面繼續加強。PACIOS A R借助評估軟件對西班牙部分公立大學檔案館網站的透明度分析,發現存在透明度低、信息局限的問題,并指出使用網站服務評估工具對此類機構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六、結語
檔案館信息無障礙對于促進社會信息公平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外檔案館信息無障礙研究涉及普遍的學術研究合作、跨學科交叉的研究領域以及豐富多樣的研究熱點和研究主題,期望能給我國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唐思慧,鄧美維.我國信息無障礙研究綜述[J].檔案學通訊,2011,No.201(03):83-87.
[2]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殘聯關于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EB/OL].(2020-09-11)[2023-03-08].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70087.htm.
[3]國家統計局.人口總量略有下降,城鎮化水平繼續提高[EB/OL]. (2022-06-06)[2023-03-03].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301/t20230118_1892285.html.
[4]GANG J,KIM T-Y, JUNGWON C, et al. A Study on the Vit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Current Status Analysis of National Archives [J].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6,33(3):263-85.
[5]YOUNG P J, YEON B J, KIM Y H, et al. The Utilization of the Archival Contents of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Korea via YouTube Channel [J].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8,35(4):165-93.
[6]PATERSON C. Selling Fashion: Realizing the Research Potential of the House of Fraser Archive, University of Glasgow Archive Services [J]. TEXTILE HISTORY,2009,40(2):170-84.
[7]MIRANDA A, RAJA R. Archive Archaeology: Preserving and Sharing Palmyra’s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Harald Ingholt’s Digital Archives. A case study in the accessibility and potential of archives [J]. ANTIQUITY,2022,96(385):229-37.
[8]CQUEEN K. Ethical Issues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in Designing a Metadata Schema for the Leo Kottke Archives [J]. KNOWLEDGE ORGANIZATION, 2015, 42(5): 332-8.
[9] NETSHAKHUMA N S. The role of archives and records management legislation after colonialism in Africa Case of Southern Africa [J]. 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 2019, 29(1-2): 210-23.
[10]SEOL M-W. A Study of Online Research Guides for User Support to Find and Understand Archival Records in National Archives [J]. Journal of Korean Society of Archives and Records Management,2015,15(1):53-87.
[11]WOO-CHEOL J, RIEH H-Y. Users'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University Archives [J]. Journal of Korean Society of Archives and Records Management,2016,16(1):195-221.
[12]MUKWEVHO J, NGULUBE P. A framework for enhancing the visi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archives in South Africa [J]. ARCHIVES AND RECORDS-THE JOURNAL OF THE ARCHIVES AND RECORDS ASSOCIATION,2022,43(3):297-315.
[13]SEO E-G, SON J-Y. Meta Analysis of the Websites of University Archives in Korea [J].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2,29(1):351-74.
[14]PACIOS A R,PULIDO M P, VIANELLO M. Voluntary Transparency in Spanish University Libraries [J]. JLISIT,2022,13(2):74-91.
作者簡介:陳紅(1996—),女,漢族,江蘇宿遷人,上海大學文化遺產與信息管理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檔案學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