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兒童視力不良問題呈現高發趨勢,低齡化現象凸顯。據國家衛健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近視人口超過7億,其中兒童青少年占到總近視率的52.7%以上。從現實角度出發,兒童青少年時期是眼球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眼保健不到位,出現真性近視,便很難治愈。一旦發展至高度近視,甚至會引發視網膜撕裂、脫離、青光眼、白內障等疾病。本文將對兒童眼保健相關醫學常識進行科普,以期讓更多家長了解兒童眼保健知識,做好相應兒童眼保健預防工作,引導兒童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降低近視發病率。
孩子出生后,眼睛和視覺功能是如何發展的
6歲前是眼球視覺結構和功能發展的重要時期。寶寶剛出生時,視力只有光感,之后才逐漸發展為遠景。一般來說,1歲時視力可以達到0.2,2歲時視力能達到0.4以上,3歲時視力可達到0.5以上,四歲時視力在0.6以上,5歲及以上時視力在0.8以上。此外,立體視是分辨物體遠近、凹凸的能力,大約在5~6歲的時候基本會完全發育成熟。
寶寶剛出生時,眼球會比較小,眼軸比較短,此時雙眼處于生理性遠視的狀態。隨著身體不斷長大,眼球也會不斷增長,眼軸逐漸變長,生理性遠視慢慢減少,趨向正視。正視后,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眼球繼續增長,眼軸過長,就會發展為近視。
兒童近視原因
兒童出現近視多與長時間持續用眼、空間區域光線過強或過弱、長時間看電視和手機、經常吃甜食、營養不均衡、看書寫字姿勢不當等有一定關系。此外,家庭遺傳也可能導致兒童先天近視。
如何辨別兒童常見眼病和視力異常
(1)眼睛紅、不斷流淚、分泌物多,可能為結膜炎或新生兒淚囊炎 。
(2)如果發現孩子瞳孔區發白要高度重視,有可能是先天性白內障等眼底疾病,要盡早去醫院檢查。
(3)看東西距離過近、喜歡瞇眼、揉眼、畏光,或者兩個眼睛大小明顯不一致,可能是視力異?;蜓鄄?。
(4)總是歪著頭看東西,可能是斜視。雙眼球有時會不自主地有節律轉動,可能視力較差,應盡早檢查確認。
3~6歲兒童眼保健
合理調節
在兒童3歲時,家長便要有意識開始引導,比如讓兒童端正坐姿,看繪本時眼睛必須保持一尺左右,每20 min起來活動一下。根據房間空間大小,選擇尺寸合適的電視屏幕,使人眼距離保持電視屏幕對角線6倍距離以上,且兒童在觀看30 min后,便要引導其休息或者起來運動。4~5歲的兒童,家長要時常讓其多眺望遠處,或引導其辨別遠處任意目標,調動兒童眼部肌肉,使眼部肌群得到一定放松。每半年或者一年帶兒童做一次視力檢查,以及時掌握兒童視力發育情況。發現兒童有斜視跡象時,要第一時間予以治療,切忌拖延。
監測兒童視力發展情況
家長要學會主動監測兒童視力發展情況,了解最新國際標準視力表及對數視力表的特征,定期幫助兒童檢查視力。如果發現兒童單眼視力存在異常,如屈光不正、斜視等,第一時間進行干預。因為單眼視力不好未能及時處理,隨時間推移會逐漸發展成弱視,最后即使佩戴眼鏡矯正,視力也難以恢復至健康正常水平。臨床醫學研究發現,6歲前是矯正治療兒童視力的最佳時期。一旦超過6歲,視力矯正治療難度便會直線上升。通常兒童視力檢查,可按照半年或者一年來進行。如果條件允許,也可按照每3個月為節點檢查一次。
預防感染性眼病
3~6歲兒童眼保健期間,家長需要格外關注感染性眼病的預防。因為此時的兒童和外界接觸增多,發生感染性眼病的風險也會隨之上升。比如沙眼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眼病,在進行集體活動、公共泳池游泳時極易患上。所以,家長需盡可能為兒童做好防護,注意區域環境衛生狀況,選擇風險因素較低的環境供兒童活動。此外,還有眼瞼急性化膿性炎癥,屬于比較嚴重的感染性眼病,家長也必須做好針對性的預防,平時引導兒童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飲食營養均衡,注意個人衛生。
合理調整兒童日常膳食結構
良好的飲食對兒童視力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有研究資料表明,富含維生素A的食材對維護兒童視力健康有積極的作用。同時,還可通過飲食充分攝取葉黃素,有助于充分清除眼部自由基,提升兒童視力健康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番茄、胡蘿卜、蛋黃以及肝臟等食材均正被證實對視力健康有益。基于此,家長應積極做好兒童的合理飲食引導,確保日常營養的合理搭配。對于存在偏食與挑食問題的兒童,應及時加以糾正。
引導兒童積極參與體育訓練
大量研究資料顯示,積極引導兒童參與體育鍛煉有利于改善其視力水平。因此,家長應在生活中抽時間與兒童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幫助其在運動過程中不斷強化自身體質。實踐表明,相關活動可以進一步推動兒童體內血液循環速度,對于視神經血氧供給需求的滿足具有重要意義。
兒童眼保健認知誤區
綠色并不能護眼
很多家長對兒童眼保健存在一些認知誤區,如認為多看綠色可有效緩解眼部疲勞,繼而將兒童桌面背景、房間壁紙都換成綠色。其實,讓孩子多看看遠處的綠色風景放松眼睛,重點在于遠眺,而不在綠色。
護眼模式未必護眼
現在很多電子產品,或者燈光、家具等,都會采取色溫處理,比如將暖色調設置為護眼模式。柔和的光線感官確實不會刺激到眼睛,但如果長時間、近距離觀看,在環境光照強度不變的前提下,兒童眼睛視力仍然會受到損害。所以,家長不能迷信護眼模式,而是要引導兒童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
經常滴眼藥不可取
經常滴眼藥并不能緩解眼部疲勞,且眼藥水本身含有防腐劑,經常滴會導致兒童淚液循環系統失衡,繼而誘發結膜炎等眼部疾病。建議眼藥最好在醫生建議下合理使用。
綜上所述,家長作為監護人,要格外關注兒童眼睛健康程度。在兒童生活學習期間,要注重環境光線適度,保持適宜的距離,不要長時間用眼;同時,家長要定期帶兒童做好眼部檢查,遵醫囑行事,從而全方位保障兒童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