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湛江引調水工程輸水管線穿越西溪河,采用沉管的方式,管道材質為鋼管,直徑DN2600,為水下開挖、水中下沉。由于西溪河與南海相通,受潮汐影響較大,采用沙石材料回填,會對回填料會產生沖移,產生浮管。同時,咸潮對鋼管的腐蝕較大,對鋼管的使用壽命有較大影響。為確保水下沉管今后可靠運行,延長其使用年限,在沉管到位后,對沉管四周包裹澆筑水下混凝土。本文主要介紹了沉管水下混凝土施工技術,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沉管;水下混凝土;施工技術
DOI:10.12433/zgkjtz.20233550
一、工程概況
湛江引調水工程由取水口、泵站前池、取水泵站、調壓塔、輸水管道等組成。主要施工內容是輸水管線,包括輸水管道工程、穿鐵路頂箱涵工程、穿運河頂管工程、穿高速頂管工程、穿國道頂管工程、沉管工程、調壓塔工程、機電安裝工程等,具體樁號范圍16+699.76~50+429.502,共計34.60km。
湛江引調水工程沉管,位于遂溪縣許宅村附近的西溪河,施工樁號為34+759.825~34+926.690,全長167m,鋼管規格為DN2600(壁厚26mm,Q345CZ)。在管槽底部填筑0.5m的碎石和0.5m的砂墊層后,水下澆筑C25素混凝土,超過管頂1m,并在頂部中心6.652m范圍外形成1:6的坡度,總澆筑方量約為7460.73m3。
二、水下混凝土澆筑
(一)施工布置
在西溪河現狀右岸平整出20×100m的施工平臺作為沉管施工場地。沿右岸布置一座30×50m的臨時碼頭,設置400KW的變壓器一臺,利用許宅村通往西溪河的道路作為此次水下混凝土澆筑的施工便道。
(二)測量放線
沉管施工準確就位后,依據布設好的施工控制點恢復管道軸線,安排潛水員在水下配合測量人員測出澆筑寬度和高度。
(三)水下混凝土配合比
水下混凝土要在水下進行灌注施工、完成強度增長,混凝土必須滿足強度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自密性、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1.混凝土的和易性
水下混凝土采用導管法施工,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會受高差和重力作用,因此,混凝土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能經受高差,下料后不得產生離析現象。
2.混凝土的自密性
水下混凝土屬于自密實混凝土。混凝土的密實等均由混凝土自身的重量密實,配合比設計按自密性指標進行。
3.混凝土的強度
水下混凝土施工和凝結硬化,會受上部水的滲透影響,改變水灰比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
4.混凝土的耐久性
水下混凝土在施工后凝結硬化,水下混凝土必須嚴格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一般最小水泥用量不小于350kg/m3,以保證混凝土能達到規定的使用壽命。
三、水下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泵管架設
采用混凝土泵送浮箱系統實施水下混凝土澆筑,以5~10m為一個澆筑區域。采用泵管浮箱架設新技術,可有效解決水上混凝土連續泵送的效率問題和成本節約問題,關鍵是在水流較湍急的河流中可抵御水流的沖擊,混凝土泵送浮排系統可正常工作,混凝土澆筑的效率是常規方法的三倍以上。水下混凝土澆筑泵管架設,如圖1所示。
1.浮排材料的選擇
浮排采用鐵桶,2個桶為一組,用鋼管扣件綁扎固定。西溪河道較寬,因此,應在對拉鋼絲繩上游設工程船定位,兩根鋼絲繩拉住軸線對拉鋼絲繩,避免鋼絲繩過長,因水流沖擊而向下游形成較大的弧度,連接好的混凝土輸送泵管整體弧度過大。
2.對拉鋼絲繩的布置
為了抵御水流的沖擊、保證浮排系統的穩定牢固性,需在澆筑點軸線上游布置對拉鋼絲繩,一側埋地錨,一側用25T卷揚機收緊,選擇適宜的對拉鋼絲繩的直徑和張緊度,對拉鋼絲繩全部在水上1m高度為宜。
3.混凝土輸送泵管的連接方法
每組浮排間距3m,混凝土泵送管長度3m,縱向架設在浮排上,卡扣位于兩組浮排之間,方便拆卸。浮排的上游鋼管用塑料繩連接卸扣固定在對拉鋼絲繩上,每組浮排都設置一個繩索固定點。在連接長距離輸送泵管時,可一邊連接混凝土輸送泵管,一邊往施工點送浮排組合。在此過程中,連接對拉鋼絲繩與浮排的卸扣在對拉鋼絲繩上向前滑動,直至連接到水下混凝土澆筑施工點。
(二)水下混凝土澆筑
采用導管法施工,澆筑應盡量縮短時間,堅持連續作業,每倉澆筑5~10m左右。沉管水下混凝土澆筑斷面如圖2所示。
1.單元法澆筑水下混凝土
考慮到水下混凝土澆筑導管初始瞬間埋深需在0.5m以上,而現場澆筑范圍非常大,漏斗里灌滿混凝土只有0.86m3左右,為了確保混凝土不離析,潛水員應先到水下導管位置用沙袋圍一個圍堰,高度1m,直徑比導管稍大即可,從而確保初始混凝土澆筑時導管的埋深達到1m。排水塞擬用沙袋排水,將沙袋放進導管后,末端用鐵絲連接,當漏斗內混凝土快要注滿時,迅速剪斷鐵絲,使混凝土瞬間沖落,馬上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應連續不間斷地進行。
第一,安裝D=250mm的鋼導管,導管接頭采用螺紋連接,并帶有橡膠密封圈,確保接口嚴密,有足夠的抗拉強度。保證導管不滲水、不透氣,并要經閉水、承壓試驗后,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第二,河中水下混凝土澆筑,采用船吊將導管吊澆筑單元內,位置應保持居中,導管下口與孔底間距離保留在30cm左右。
第三,水下混凝土漏斗中放入首批混凝土。在確認儲存量充足后,即可剪斷鐵絲,澆筑的首批混凝土量應使導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不小于0.5m。
第四,首批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連續不斷澆筑,澆筑過程中,應用測繩測探混凝土面高度,計算導管下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并做好記錄。當埋管深度符合要求后,應及時進行導管的提升和拆除。
第五,導管內混凝土不滿時,必須緩緩灌注混凝土,防止在導管內形成負壓,導致混凝土無法灌注。在灌注過程中,應保持基槽水頭高度,定時探測槽內混凝土面的位置,及時調整導管埋深。
第六,為保證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灌注完成時,混凝土面應較設計標高高出0.2~0.4cm。
2.各工作單元移位
一個位置澆筑到達設計標高后,如果要移到其他段面水下澆筑施工,工程船移位可采用一邊絞錨纜一邊送錨纜的方式,使船舶沿上下游及左右移動,移動速度每分鐘不可超過1m,移動時不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面。
水平泵管移位時,應先拆除船舶與浮箱上的泵管連接。將船舶移位定位后,再將泵管接到船上,與船上的泵管連接。浮箱與船舶分開后,最下游的浮箱要拋錨穩定,防止整條浮箱管線來回擺動。
澆筑水下混凝土時,潛水員應在水下控制混凝土的流動性及標高。水上人員應配合用測繩測量混凝土的高度,澆筑不可超過設計標高,避免造成混凝土的浪費。由于混凝土澆筑方量較大,一次性無法全部澆筑完成。當天的混凝土澆筑完成后,要排空導管內的混凝土,將導管提出水面。泵管中的混凝土也要排空,并用清水沖洗。
四、水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一)水下混凝土澆筑
第一,每段施工前,對上一段已初凝的混凝土進行鑿毛,確保結合面質量。第二,每次提升導管前,用測繩測量澆筑面高度,計算埋入導管深度。每次提升導管,至少要保證導管埋深1m以上。第三,水下混凝土施工,應根據設計圖紙的軸線和斷面尺寸,在西溪河兩岸設置控制網點,建立水下混凝土澆筑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網。第四,施工中,每次進行測量放樣前,應檢查測量控制網的精度,做好測量技術交底工作。第五,應檢查混凝土攪拌站原材料的試驗資料。項目部質量控制人員要到商品混凝土站對各類原材料進行取樣,在工地實驗室進行檢測,把好材料質量關,使其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后再投入使用。
(二)異常情況和解決方法
1.導管封堵包頭管內堵塞
原因分析:開始水下混凝土灌注時,管節受損變形或內壁殘留混凝土渣未清除干凈;導管封堵包的形狀或封堵包制作的材料堅硬。
預防措施:采用柔性材料,如橡膠空心球塞等作導管塞。下管前,認真檢查導管的垂直度,做落球試驗;混凝土灌注前,安排專人灌注適量的砂漿進行導管潤滑處理。
處理方法:混凝土剛開始灌注即發生導管阻塞,可判斷為球塞卡堵,應及時提升導管,上、下來回緩慢升降處理。若導管內混凝土仍不能下料,應立即拆除導管重新安裝,再重新下管澆筑。
2.導管堵塞
原因分析:當混凝土的落度偏小、和易性和流動性差、氣溫較高時,混凝土未添加緩凝劑。混凝土灌注時埋管過深,澆筑過程中因故停頓時間長,造成混凝土初凝等。
預防措施:導管連接應采用螺旋式,以減小提升阻力。混凝土灌注宜加緩凝劑;澆筑混凝土時,應嚴格控制入倉混凝土的質量,特別是混凝土的塌落度。同時,加強拌和能力,保證混凝土的供應速度;混凝土灌注過程中要勤起拔,嚴格控制導管的埋深,一般以不得超過6.0m為宜。
處理方法:埋管深度不大時,應停止澆筑,拆除上部導管,挖除已經澆筑的混凝土。
3.導管接頭處滲水
原因分析:外部泥漿壓力作用下縫隙擴大、滲水,導管接頭橡皮墊圈老化、損壞等;接頭連接不緊,起吊過程中松動等。
預防措施:導管在地面做導管連接及密封試驗,導管下管前,應對橡皮墊圈仔細檢查,按密封圈的使用壽命及時進行更換處理。
處理措施:導管漏水部位較深時,則提出導管,處理滲漏處或更換導管,重新下管至混凝土面1.5m以上,用小吸泵抽凈管內泥漿,繼續澆筑。若導管漏水部位較高,可提升導管,最下面的導管不能提出混凝土面,對滲漏的接頭進行處理,符合要求后下導管,繼續澆筑。
五、主要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水上起重船作業
第一,施工期間需向申請航道管理部門發布航行通告。水面作業均應備足救生衣具,進入作業現場必須穿救生衣。第二,在水面作業施工區邊界打木樁,4根為一級,共3~4級,木樁上設信號燈和信號球,相鄰木樁之間用鋼絲繩連接,以此隔開通航區和施工區。第三,起重船舶錨泊時,白天應掛信號旗等規定信號,夜晚應有燈標并派專人值班。
(二)潛水員作業
第一,潛水作業前,必須對專用設備進行檢查,潛水員和潛水助理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確保潛水設備安全、正常運轉,并配備應急設備和專人監護。第二,潛水助理必須認真檢查潛水員穿戴的衣具,確認安全可靠后,潛水員才能下水。潛水員下水作業時,潛水助理應堅守崗位,隨時準備接聽潛水電話。潛水作業結束后,應整理潛水記錄。第三,潛水員與潛水助理可采用專業對講機聯系,每隔15s相互聯系一次,若聯系中斷,應立即下水施救。
六、結束語
西溪河沉管段鋼管改用外包混凝土的形式,西溪河沉管段管道由原管道兩側及上方回填中粗砂改為外包C30素混凝土,取消防沖刷干砌石。水下混凝土澆筑采用導管法,分單元澆筑水下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切實可行。現場作業時,安排專職質檢員和安全員跟班檢查,嚴格執行施工技術方案,經過12天連續作業,順利完成水下混凝土施工。經第三方質量檢測,水下混凝土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GB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2]DL/T 5309-2013,《水電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規范》[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