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朝陽市雙塔區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巷。小巷全長幾百米,散布著藥房、餐館、浴池、糕點店等商鋪,濃濃的人間煙火氣息與“百合胡同”這個詩意的名字并不違和,甚或讓你感覺,生活原本就是這樣,既有眼前的柴米油鹽,又有詩和遠方。正如每天出入這條小巷的西街小學的孩子們,既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又用雷鋒精神浸潤心靈。濃郁的學雷鋒校園文化,為他們稚嫩的翅膀增添了飛翔的力量,也標定了太陽的方向。
“沒有錢,我們就從辦公經費里‘擠’;缺人手,我們就自力更生,展板自己設計、自己安裝,活動一起籌劃、一起開展。”西街小學校長王秀華樸實的話語中透露出堅定和執著,“我們就是秉持一個理念:常態化學雷鋒,用雷鋒精神立德樹人。”
十年風雨“雷鋒路” 打造“雷鋒校園”
2013年7月,王秀華調任西街小學校長。如何打造校園文化、創建特色學校,是她要對全校廣大師生及許多家庭交出的第一張答卷。
“往年的學雷鋒往往是在3月5日前后搞搞活動,一陣風就過去了……”一些老師和家長的反映,讓長期擔任班主任,經常帶領學生清掃街路、慰問敬老院,自認“和雷鋒有緣”的王秀華茅塞頓開:應把學雷鋒作為創建特色學校的工作主線,把雷鋒精神滲透在德育、智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
從此,西街小學多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知雷鋒、講雷鋒、學雷鋒、做新時代雷鋒傳人。各班爭創“雷鋒班級”,人人爭做“雷鋒標兵”,各種學雷鋒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用雷鋒精神塑造師生健康人格”成為全校師生共同的努力方向。
2017年,西街小學先后派人到雷鋒的故鄉湖南長沙、雷鋒的“第二故鄉”遼寧撫順等地參觀學習,高標準打造“雷鋒校園”。1月,一個標準規范、圖文并茂的“學雷鋒教育長廊”在西街小學建成。8月,一尊雷鋒“風雨行”塑像落戶校園。
也是在2017年的一天,西街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初旭輝下班后,在超市偶遇全國銀行業“學雷鋒標兵”王建國。初旭輝主動上前,介紹了西街小學打造學雷鋒特色學校的做法和思路,被這位多年來矢志不渝收集雷鋒文化藏品、宣講雷鋒事跡的“雷鋒迷”引為知音。王建國欣然答應擔任西街小學的校外輔導員,還將自己多年來精心收集的部分藏品送到學校,建立了“雷鋒文化藏品室”。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西街小學多方籌集資金,先后建成“雷鋒文化墻”“雷鋒圖書角”“雷鋒失物招領處”等設施,讓學雷鋒的風氣更加濃厚、“雷鋒校園”越發豐實。
師生攜手“雷鋒行” 爭做“校園雷鋒”
在西街小學,弘揚雷鋒精神不僅體現在隨處可見的展板、掛畫、手抄報上,更體現在廣大師生攜手學雷鋒的火熱行動中。
2014年,三年一班班主任孫義秋老師給同學們講述了本班軒軒同學面臨的困境:軒軒的爸爸突發重病,需要長期臥床治療,一家三口只好賣掉房子,搬到廢棄的廠房里艱難度日。一場愛心接力由此開始:學校減免了軒軒的一切費用,校領導、老師和同學們踴躍捐款,為他提供每年2000元的資助,不少家長也給軒軒送來衣服和生活用品。每天早上,同學們都會偷偷地為軒軒帶來一份水果。一位在外地經商的企業家被學校師生的愛心行動深深打動,當即表示每年資助軒軒6000元錢,直到他讀完大學。久違的笑容重新綻放在軒軒的臉上,他自強不息、努力學習,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課余時間還照顧爸爸、幫媽媽干家務,被評為朝陽市“自立自強十佳少年”。如今,軒軒已經升入高中,正在向著更光明的未來努力拼搏。
高位截癱的學生小丁,從進入西街小學那天起,就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無微不至的關照。課間活動時,大家搶著把小丁抱上背下,用輪椅推著他沐浴陽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來自特殊家庭的學生小魯遇到了難心事:由于沒有戶口,他無法接受核酸檢測。為此,校長王秀華反復聯系小魯所在社區和疫情防控指揮部門,終于取得了圓滿的結果。
一次善舉,收獲一份感動;一縷清風,換來一片春色。熱心公益、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雷鋒式”教師不斷涌現,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陽光向上的“雷鋒式”少年燦若繁星,雷鋒精神深深地扎根在西街小學每名師生的心田,讓這所與共和國同齡的學校煥發著獨特的青春氣息。
廣泛結交“雷鋒緣” 譜寫“雷鋒之歌”
2022年“六一”兒童節前夕,王建國又一次來到學校,參加一年級學生的入隊儀式。
近年來,西街小學與朝陽多名“學雷鋒標兵”建立了良好的聯系。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魏國升志愿者愛心服務隊”組建者魏國升幫助面臨失學的學生小雪完成了學業;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朝陽市城區民用排污管理中心主任王玉柱義務為西街小學清淘下水管道。精神的融匯孕育蓬勃的生機,靈魂的碰撞迸發向上的力量,校內與校外、“大雷鋒”與“小雷鋒”并肩攜手,共同譜寫著弘揚雷鋒精神的協奏曲。
2018年11月,經常跟隨爸爸媽媽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方美襲同學在學校發起成立了“水滴愛心服務隊”。在學校的引導下,服務隊的同學們走進社區、養老院,走上街頭、來到河畔,開展各種志愿服務活動,將弘揚雷鋒精神的陣地擴展到朝陽的各個角落。西街小學全體教師也加入了這支隊伍,以捐助、義務輔導等方式幫扶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西街小學,正如浪花中的一滴水,映照著太陽的光輝,滋潤著人們的心田。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遼寧省最佳志愿服務項目和最佳志愿服務組織”“遼寧省學雷鋒學郭明義示范點”等稱號。在學校教學樓大廳里,一塊展板訴說著全校師生共同的心聲——學習雷鋒,永遠在路上。
編輯/牛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