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個稅改革是當前社會熱點話題之一,而高校收入分配問題也備受關注。文章以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關系為研究對象,從背景、現狀、影響因素和關系4個方面展開分析。研究認為,個稅改革會對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完善。
關鍵詞:個稅改革 高校收入 分配激勵機制 影響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12-105-02
一、研究背景
個稅改革是近年來我國經濟領域的重要變革之一,旨在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稅收制度,實現稅制的公平、簡潔、透明和有力地調節社會財富分配[1]。而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則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發展所必需的核心元素之一,以激勵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學術研究和教育教學,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促進整個高校的學術和教學水平。
因此,探討個稅改革對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影響,不僅有助于了解稅制改革對高校人才隊伍建設的影響,還可以為高校制定適應稅制改革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參考。同時,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關系也是當前熱門話題之一,對于促進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高高校在國內外的學術和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現狀
隨著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全面推進,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目前的個稅改革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調整個稅稅率結構,主要是對底薪較低、工資增長率較高的群體進行減稅。二是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通過與社保、住房等各類扣除項目相結合來實現個稅改革的目的。
高校教師作為一類高學歷、高技能、高知識的人才,其薪資水平相對較高,受到個稅改革的影響較大。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師的薪資水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本工資和職務津貼,二是績效工資。當月的收入均通過“正常工資薪金所得”統一計稅,并適用新政策的稅率。新政策通過調整部分稅率級距,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減輕高校教師的個稅負擔,相應的薪資水平也將得到提高。這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師的福利待遇,促進其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高校應該建立起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薪資分配機制,并采取不同的績效考核方式和激勵機制,以更好地適應個稅改革的影響,為高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提供更好的保障。
三、影響因素
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都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而影響這兩個方面的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
(一)我國稅制改革的不斷推進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環境變化的背景下,我國稅制改革不斷推進,也不斷強化個人所得稅的調整。隨著政策的許多變化,比如“六個千禧年計劃”和“三億城市群”等計劃的出臺,政策拐點的到來,各種稅收政策不斷調整,人民幣匯率的不斷浮動,使得個人所得稅的調整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復雜。同時,個稅的調整也影響著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從而使得人們在參與高校工作時,需要更多地考慮稅收因素。隨著稅收調整力度的加大和新的政策出臺,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
(二)高校師資隊伍的不斷優化
隨著我國高校的發展壯大,師資隊伍也在不斷壯大與改善,使得高校成為一個吸引人才的場所。高校應該在聘用教師和管理人員方面與個稅模式結合,構建一個合理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以更好地激勵優秀的師資隊伍的加入和活力發揮。
(三)制度環境下的政策實施
除了上述的高校和個稅制度本身的制約和變化,例如學術評價標準、部門批文等因素也在影響著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而個稅制度作為政策調整的核心,在不斷調整和變化中也在對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四)市場環境的變化與一般性原則的變遷
隨著我國市場環境的變化和一般性原則的變遷,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和個稅改革也不斷向多元和靈活的方向發展,以更好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并創造更加可持續的經濟環境。作為個人主體的教師,以效益為導向,借助市場公正競爭的效果,探索出一種更具激勵性的收入分配模式。
因此,應該更加重視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優化,合理地安排和分配人力資源,從而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好更大的貢獻[2]。
四、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聯系
(一)個稅改革的實施對高校教師的收入有直接影響
隨著稅負的調整,教師們在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中也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轉變。高校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個稅改革帶來的變化,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
(二)高校在實施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時需要考慮到個稅改革的影響
高校可以通過制定績效工資、考核獎金等分配機制來激勵教師積極投入教學科研工作,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高校可以考慮根據個稅改革的新政策制定相應的工資結構,使得教師在積極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能夠獲得經濟上的激勵和認可。此外,高校還可以加強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和專業素質,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績效和職業競爭力。
(三)個稅改革和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實施旨在改善教師的收入和工作環境,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和整體素質
只有在政策制定和實施中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除了改善教師的收入和工作環境外,還需要加強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和尊重度,給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只有這樣,在未來的教育領域中,才能有更多渴望從事教育事業、愿意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人才加入進來,共同譜寫教育事業的美好篇章。
五、個稅改革對高校教師收入分配的影響
隨著我國個稅改革的逐步推進,對于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一)個稅改革政策使得高校教師的稅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減輕
根據新政策,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3500元提升至每月5000元,超出部分在扣減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為應納稅所得額,并按新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在個稅改革的新政策下,使得高校教師可以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專項附加扣除,享受具體的優惠政策,進一步減輕個稅負擔,增加實際收入。
(二)個稅改革政策對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進行了優化
根據新政策要求,對于年收入在12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其納稅方式將由綜合所得稅改為分類所得稅。這一政策的出臺使得高校教師的收入可以更加靈活地分配,可以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入分配方式,從而提供更多的激勵機制。同時,個稅改革政策還規定:對于工資收入,可以采取專項附加扣除的方式進行稅收政策優惠;對于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可以通過“全年一次性獎金”方式計稅。在次年進行個稅匯算清繳時更好地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從而鼓勵高校教師在教學和科研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個稅改革政策對于高校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整體效果比較顯著
通過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教師的實際收入,同時,分類所得稅政策的出臺還可以更好地滿足高校教師個性化需求。從整體角度來看,個稅改革政策為高校教師的收入分配提供了更加合理的約束機制,可以提高高校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激發其個人的潛能。
六、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研究
隨著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高校作為我國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主要陣地,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高校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必須得到優化和完善,以保持和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
在高校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方面,必須考慮到如下幾個方面。
(一)績效工資制度的實施
績效工資制度是目前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主要方式之一。該制度強調員工的績效和表現,員工的工資水平與其工作表現和成果成正比。高校可以制定不同的工資水平和績效評價指標,以適應不同的員工類型和工作職責。通過績效工資制度,高校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努力程度,提高高校的綜合競爭力。
(二)發揮競爭機制的作用
高校可以通過建立內部競爭機制來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努力程度。內部競爭機制可以包括內部競聘、評選和晉升等。通過這些機制,員工可以發揮出其所長,同時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和努力程度。與此同時,高校也可以通過這些機制來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進一步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
(三)確定合理的薪酬水平
高校的薪酬水平必須公正、合理、穩定和可持續。高校可以根據員工不同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表現來確定不同的薪酬水平。高校還可以通過適當調整薪酬水平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努力程度。此外,高校還應該建立有效的薪酬管理和審查機制,以保證薪酬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七、個稅改革對高校人才引進的影響
高校科研人才的引進也是高校發展的重要方面。個稅改革對高校人才引進也產生了一定影響。一方面,個稅改革提高了高校教師的收入水平,使得高校在向外招聘時更具有競爭力;另一方面,個稅改革可以優化社會分配結構,吸引更多的高水平人才進入高校。
(一)提高高校引進人才的吸引力
高校在引進人才時,可以通過提供更高的工資待遇來吸引外來人才,在個稅改革之后,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影響,高校可以在不增加工資預算的情況下提供更優惠的稅收政策,從而增強高校的吸引力。
(二)促進高校內部收入合理分配
個稅改革有望減少高校內部不同崗位之間的收入差距,促進高校內部的收入合理分配,激勵教師更加積極投入到教學和科研中,提高高校整體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并有利于留住高水平人才[3]。
(三)優化高校人才管理體制
個稅改革還將對高校人才管理體制作出促進作用,對于招聘和任命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還可以為其提供稅款代繳、專項附加扣除等優惠政策,使高校的人才管理更加科學、成熟和完善。
綜上所述,個稅改革與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存在密切關系。個稅改革的實施直接影響著高校教師的個人財務狀況[4],特別是對于收入較高的教師而言,其納稅額的增加會進一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和獎勵激勵。因此,高校應該針對個稅改革的實施,調整和優化教師的工資及獎勵分配機制,更好地發揮激勵作用,提高教師積極性和創造力,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志鳳,歐永豪,焦熙.共同富裕視角下個稅改革對居民消費的經濟效應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3(01):151-153.
[2] 譚茂飛,董曉琳.讓個稅改革的溫暖直抵人心[J].中國稅務,2021(01):40-41.
[3] 李新,卿松.高校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的構建對策研究[J].經濟師,2022(04):82-83.
[4] 許蒙亞,鄭剛,程佳宇.個稅改革這十年:走向現代化的稅制重塑[J].中國稅務,2022(09):46-47.
(作者單位:湛江幼兒師范專科學校 廣東湛江 524037)
[作者介紹:黃湛陽(1972—),女,漢族,廣東惠州人,本科,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