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如何讓我國高校找到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文章從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創新的角度,提出預算績效管理是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關鍵詞:預算績效管理 高校高質量發展 新引擎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12-069-02
我國高校在經歷擴招、快速發展后,多數高校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遇到發展“瓶頸”期。就其制約因素,從財務預算管理角度觀察,不難發現傳統預算管理存在許多缺陷:一是重預算編制,輕預算考核;二是重視預算執行進度,忽視產出效益;三是預算考核與下期預算安排脫節;四是資源配置與學院、部門、教工績效相分離;五是預算考核與績效評價考核相分離。
可見傳統預算管理只是“單純的預算管理”,未引入績效理念,更沒有與績效管理相結合,預算的執行結果未與單位績效和教工績效掛鉤,這樣的預算管理缺乏激勵機制和動力源泉,預算執行變成“完成任務”,預算管理本應發揮的功效就可想而知。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我們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覺通過調整生產關系激發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自覺通過完善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符合規律地向前發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高校教職員工積極性的體制機制,就能突破“瓶頸”,使高校進入快速發展的快車道,這種體制機制就是預算績效管理。
一、何謂預算績效管理
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在預算管理中引入績效理念,在關注預算投入的同時重視預算產出和效益,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跟蹤、績效評價及結果運用納入預算編制、執行、考核全過程,以提高預算資金配置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為目的的系統性管理活動。
預算績效管理,就是要建立以績效目標實現為導向,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應用為前提,以改進預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控制節約成本、提高財務預算服務水平為目的,覆蓋所有預算資金,貫穿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預算績效管理應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考核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預算績效管理是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相結合的結果,是提高高校治理能力水平的內在要求,是財務預算管理體制機制的重大創新。
二、如何實施預算績效管理
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應將績效管理深度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建立關鍵績效指標體系,預算考核以關鍵績效考核為核心,關鍵績效指標考核結果是當年學院部門和教工工作績效評價和下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1.績效管理深度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決算、監督全過程,購建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體”的績效管理閉環系統。(1)建立事前績效評估機制。對新增重大基建項目、重大科研項目、重大教學改革項目、高值設備采購開展事前績效評估,重點論證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和籌資合規性等。(2)強化績效目標管理。提高績效目標編制質量,加強績效目標審核,績效目標與預算同步批復下達,并逐級分解,全員知曉。(3)做好績效運行監控。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績效目標按期保質實現。(4)以關鍵績效指標為核心開展績效評價,提高績效自評質量,完善重大基建項目、重大科研項目、重大教學改革項目、高值設備采購的績效評價常態機制,健全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制度和績效問題整改責任制,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2.績效管理覆蓋校內所有單位、所有人員和所有預算資金。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覆蓋校內所有教學科研單位和行政后勤單位,覆蓋校內所有人員,覆蓋所有預算資金,并延伸至資金使用終端。
3.建立關鍵績效指標體系。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通過對各部門關鍵績效指標考核、評價、反饋、結果應用為手段來實現的。關鍵績效指標,是對學校績效產生關鍵影響力的指標,是通過對學校戰略目標、關鍵學科領域、關鍵科研項目的績效特征分析,識別和提煉出的最能有效驅動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指標。按照教學規律和科研規律識別出關鍵驅動因素,科學、合理地選擇和設置關鍵績效指標體系。
關鍵績效指標應含義明確、可度量、與學校戰略目標高度相關,每一層級的關鍵績效指標一般不超過10個,對特別重要的關鍵績效指標可賦予適當權重,單項關鍵績效指標的權重一般設定在5%~30%。根據高校特點,應設置以下關鍵績效指標: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數、國家社科獎獲獎數、省級自然科學獎獲獎數、省級社科獎獲獎數、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論文發表篇數、國內核心期刊論文發表篇數、著作出版情況、專利數、畢業生就業率、人均公用經費、人均業務活動費、學生教工比、安全事故數、基建完工優良率等。
關鍵績效指標的確定,應根據學院、部門的性質、功能、發展規劃的不同,而有所區分和側重。比如以教學為主的學院、研究型學院和公共教學部門,文科學院與理科學院,學院與行政后勤。有的關鍵績效指標可能是全校所有學院部門都必須有的指標,有的關鍵績效指標可能是有些學院或部門都有的,有的關鍵績效指標也可能是某個學院、部門獨有的,總之,關鍵績效指標的確定應在學校總體發展戰略下,結合各學院部門的性質、功能、發展規劃而定。
4.關鍵績效指標考核結果,是當年部門和教工工作績效,及下年度部門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預算績效管理能不能最大限度發揮其功效,關鍵在于關鍵績效指標結果的有效應用。關鍵績效指標結果的應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當年部門和教工工作績效的重要依據,使預算績效與部門和教工的工作績效直接掛鉤,形成部門和教工工作有目標,績效有激勵,工作有“奔頭”,績效“看得見”。讓激勵深度融合到部門和教工每一天的工作中,從而使部門和教工產生強勁的內生動力,最大限度地推動部門和教工各項工作的開展,促進學校教學科研的高質量發展。二是關鍵績效指標結果作為下年度部門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在安排下年度部門預算時,對于關鍵績效指標完成優秀的教學科研部門可適當提高比重,避免“平均用力”,讓這些教學科研部門加快發展,不斷培育優勢學科,努力增強學校的科研競爭力。同時這些優秀的教學科研部門可以發揮“領頭羊”和示范激勵作用,促使全校形成爭先恐后的奮進趕超氛圍。關鍵績效指標結果的有效應用的“雙重”發力,預算績效管理就必然成為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5.硬化預算績效責任約束。壓實績效管理責任,強化各部門、各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責任,遵循“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加強預算績效監督問責,充分發揮教代會和審計、紀委、檢察的職能作用,對預算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及績效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機制。
三、以績效管理為核心的預算績效管理,必定是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全面預算管理是高校發展戰略和年度計劃在財力安排上的具體體現,是連接高校戰略目標和考核結果的預算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預算績效管理是高校中長期發展戰略和年度計劃,嵌入學校每月每天每項教學科研工作、行政及后勤保障工作中的最有效的預算管理機制,與每個學院、部門、教工的工作緊密聯結。由于關鍵績效考核結果,是當年部門和教工工作績效,和安排部門下年度預算的依據,使得工作成果成效與下年度預算安排和當年部門教工績效緊密聯結,使得預算績效管理,不僅具有預算管理功能,還具有將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深度融于每月每日的激勵功能。預算績效管理是將學校中長期發展戰略和年度計劃,深度融合并內化為每個學院部門教工每月每天的具體工作中,這樣,學校的中長期發展戰略,對于每個學院部門教工來說,不再是抽象的東西,不是只停留在學校的規劃文件上,不再只是學校領導關心和重要會議上講講的響亮話語。
綜上所述,學校預算績效管理是高校將戰略發展目標——當年部門績效考核結果——下年度預算安排連接起來的最有效預算管理機制、激勵制度,真正讓每個學院、部門、教工工作“有目標”“有努力方向”,成果效果與部門、教工績效相掛鉤,充分體現成果大小與資源分配使用相匹配,貢獻大小與績效相匹配。年度績效考核不再是“空洞的”,不再是形式,不再是干好干壞一個樣。它的劃時代意義在于考核標準不再等同于等級標準。這樣,必將釋放強大的生產力,預算績效管理必將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院部門教工的工作積極性,產生強大的內生動力和持續發展動力,即預算績效管理必將成為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參考資料:
[1] 習近平.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2018.5.4.
[2] 財政部會計財務評價中心編著.高級會計實務[J].經濟科學出版社,2023.
[3]芮明杰.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四版)[J].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
(作者單位:云南大學 云南昆明 650091)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