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高畜牧獸醫專業核心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更符合企業崗位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文章以《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課程為例,將課程與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大綱、動物檢疫檢驗崗位技能要求融通,對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體系進行了重構,探索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促進“崗課證”融通發展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崗課證”融通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 教學模式 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F061.3;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12-169-02
2021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關于“崗課證”綜合育人的意見。實施“崗課證”融通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使其更滿足企業崗位的要求。高職院校應“以崗定課、以課育人、以證驗課”[1],其中,課程是融通的核心和載體[2]。本文以《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課程為切入口,探究此課程在“崗課證”融通教學模式下的改革和實踐應用。
一、基于“崗課證”融通的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課程內容的構建
(一)構建項目化課程,促進“崗課”融通
以就業為導向,適應企業要求,實施“崗課”融通,以此培養符合職業崗位需求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是職業院校辦學的宗旨[3]?!秳游镂⑸锱c免疫》課程內容對應的典型工作崗位有動物檢疫檢驗員、獸醫化驗員、動物疫病防疫員等,其工作內容涉及動物傳染病的檢測和防控,這不僅關系到畜牧業的穩定發展,也涉及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因此,該課程的教學質量與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密切相關。根據動物傳染病發生發展的整體脈絡[4],以動物檢疫檢驗員等崗位群工作任務為驅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項目化模塊化設計教學和實踐內容,如表1所示。
(二)優化教學內容,促進“課證”融通
“證”是檢驗課程教學效果的行業標準,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認可憑證。執業獸醫資格證是獸醫行業的準入性資格證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我國實行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規定從事動物診療的從業人員必須持有證書方可進行動物診療及開具獸藥處方等活動[5]。該證的考試內容包括基礎、臨床、預防和綜合應用四個科目,其中,《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考查內容貫穿預防和綜合應用兩個科目,分值占比最大,可見該課程在全國執業獸醫資格證書考試中占有重要地位[6]。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職業資格證考試要求掌握的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導致學生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難度提高,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執業獸醫資格證考試涉及的內容多,覆蓋面廣,具有一定的考試難度。通過分析其考試大綱發現,每年考點變動幅度很?。?%~5%)[7],因此根據其考試內容范圍、知識點考試頻次對原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進行了調整,對課程內容進行了系統梳理,把知識點分為了3個層次,分別為了解、熟悉和掌握[8],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學院依托《動物微生物與免疫》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項目,創建了大量微課視頻、教學課件、課堂測驗等基礎教學資源,以及支撐“崗課證”融通教學的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大綱、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真題庫和模擬題庫、企業案例教學資源、職業標準等,使課程所有基本知識點、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內容、崗位基本技能點都被覆蓋。
《動物微生物與免疫》是一門重要的橋梁課程,將基礎獸醫學與臨床和預防獸醫學緊密聯系,其有關動物傳染病病原的知識涉及到后續臨床和預防課程的學習,而這兩部分內容也屬于執業獸醫資格證考試科目。然而,由于部分授課老師未充分考慮相關課程間的聯系性,導致《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與其他關聯課程內容銜接不連貫,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性理解和應用。因此,以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常見動物傳染病和人畜共患傳染病為引導,重構課程內容體系,將有關知識點碎片化分解至課程內容教學過程中,形成15個教學情境(見表1),制定以執業獸醫資格證考試為導向的高職畜牧獸醫《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課程標準,從而實現融“證”入“課”。
二、基于“崗課證”融通的《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豐富教學評價內容,科學評價教學效果
課程評價為課程的開發、實踐、改革指引了方向,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9]。部分院?!秳游镂⑸锱c免疫》課程考核內容與執業獸醫資格證的考核內容相比有所欠缺,且未充分融入企業崗位任務要求,導致老師對學生能力獲取程度缺乏全面性的評價。
傳統的課程考核環節主要包括課堂出勤、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考核內容比較單一,學生的課堂獲得感不高。為了培養“崗課證”融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在原有基礎上豐富了教學評價內容,另外增加了證書考核內容。無論學生今后是否想考取執業獸醫資格證,證書的考核內容都可以檢驗學生對動物微生物與免疫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情況,與課程教學目標并不沖突。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堂獲得感,鞏固知識,讓他們感到考核不僅能獲得較高的平時分,還有助于將來證書的考取[10]。另外,在課程的每個項目內容學完后布置一份實踐任務,模擬企業工作任務要求,以小組為單位,在規定時間內分工合作完成相應的實踐任務。通過增加此考核內容可讓老師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和實踐操作水平,同時,也能及時檢驗“崗課”融通教學模式的效果,有利于后續探索出更適應企業崗位需求的教學模式。
(二)優化教學評價方法,突出評價的激勵作用
執業獸醫資格證考試主要以案例的形式進行考核,考查考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與企業崗位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傳統的課程考試以理論性知識考核為主,與執業獸醫資格證考試和企業崗位要求都相差較遠[11]。以“崗課證”融通為契機,對課程教學評價方法進行優化。以執業獸醫資格證考試題型為標準,以崗位工作要求為指導,對《動物微生物與免疫》的期中、期末考試題和日常測試進行了題型和內容的改革,增加了案例分析題型,以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收集近幾年執業獸醫資格證考試的真題和模擬題,建立動物微生物與免疫真題庫和模擬題庫,對學生進行日常測試,其成績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激勵學生主動學習證書考核內容,讓學生提前了解和熟悉證書考試的題型和難度,同時可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便任課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及時調整[12]。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評價的激勵作用,在課程的每個項目內容學完后組織學生以小組闖關游戲、打擂臺等多樣化形式對學生進行學習效果考核。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評價主體由傳統模式中單一的教師角色轉變為教師評價、企業導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彌補了課程評價中教師主觀分比重大的缺點[13],也增加了學生的課程參與感。
三、結語
“崗課證”融通教學模式的改革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更有利于培養符合企業崗位要求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本文以畜牧獸醫專業核心基礎課程《動物微生物與免疫》為例,根據崗位任務及執業獸醫資格證書考試要求,將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體系進行了重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專業技能水平,有利于培養更符合人才市場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基金項目:2022年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專項“以執業獸醫資格證為導向的《動物微生物與免疫》課程教學改革實踐”(JG2022-02)。]
參考文獻:
[1] 程智賓,李宏達,張健.崗課賽證融通培養模式的價值追問、學理依憑和實踐創新[J].職教論壇,2021(11):68-74.
[2] 和光.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J].職業技術教育,2021(32):1.
[3] 張樹琳,張穎梅,歐麗紅.高職藥學專業“崗課證”融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22,40(13):13-15.
[4] 李永鑫,王煥春,王英南.“德、技、課、證、崗”五維融通的“病原生物學”在線課程立體化建設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22,36(05):591-596.
[5] 劉興國,任禾,馮學俊,于自強.我國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進展狀況與成效分析[J].中國動物檢疫,2016,33(08):59-62.
[6] 朱錢龍等.執業獸醫背景下高職《動物微生物》教學改革與實踐[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9(04):14-16.
[7] 廖曉萍等.基于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的獸醫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獸醫雜志,2016(05):123-125.
[8] 安芳芳等.基于獸醫師資格制度下的動物病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J].河南農業,2020(10下):43-44.
[9] 張培,高艷平,鄒陽.“歸因自組織”模式下高職課程評價體系改革與實踐研究——以電工技術課程為例[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5(01):88-90+94.
[10] 劉曉麗.課證融通背景下《航空貨運代理實務》課程過程性評價方法探討[J].物流科技,2022,45(04):180-182.
[11] 鄭家三,等.基于執業獸醫資格考試的獸醫外科學與獸醫外科手術學課程教學改革[J].現代農業科技,2018(06):274-276.
[12] 丁月霞等.執業獸醫資格考試驅動的動物生理學教學改革[J]. 當代畜牧,2020(02):35-37.
[13] 辛改芳,朱俊,唐靜.智能制造類專業“崗課賽證”融通育人模式的探索——以“數控機床電氣傳動”課程為例[J].南方農機,2022,53(24):163-167.
(作者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0)
[第一作者簡介:陳曦(1994—),女,湖南郴州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動物微生物與免疫。]
(責編: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