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雨 徐元玉



為了探究揚州市湯汪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體質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程度,以達到提高中考升學率的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測量法及數理統計法等,選取揚州市湯汪中學初三年級114名學生,調查分析其體質健康與心理健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體測成績與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呈負相關關系;心理健康量表中的適應不良程度因子分數與體測成績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得出結論:體質越好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態越好;學生適應不良得分越高即適應能力越弱,體質越差。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學校的體育衛生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加之生活節奏增加、社會競爭更加激烈,中學生巨大的升學壓力,讓學生們承擔著巨大的心理緊張情緒和抑郁心情,從而導致身體的免疫功能、消化和呼吸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紊亂,以及人們的基本感情都逐漸不適合外界環境[1]。青少年學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各種身心活動非?;钴S,各種心理素質處于未穩定的形成階段,易變形較強,也具有巨大的可塑性[2]。從教育部門對全國初中生心理健康發展狀況所開展的檢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學業的不斷深入,以及學歷的日益提高,導致存在心理障礙的人愈來愈多。
為了保證能有效解決中學生身心健康問題并使中學生能夠保持身心健康的正常發展,有必要對中學生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展開深入研究。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揚州市湯汪中學的初三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70名,女生44名,共114名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搜索知網、百度文庫等方法,查閱關于中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及現狀和心理健康的文獻與資料,并對此進行研究分析,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2.2 測量法
根據國家體質測試方案,男女生分別進行體質測試,包括800m跑(女)、1000m跑(男)、50m跑、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肺活量及坐位體前屈等。
1.2.3 問卷調查法
問卷選自我國著名心理學家中科院心理所王極盛教授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量表內容側重于調查該班級學生日常生活,包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感、適應程度、情緒穩定性、心理不平衡等方面。
1.2.4 數理統計法
對所采集到的數據用Excel軟件、SPSS27.0統計軟件進行常規統計學處理,對初三學生體質健康成績與心理健康量表結果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 研究結果和討論
2.1 初三年級學生體質測試成績情況分析
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完成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學生體質健康成績多為及格及以上;體質測試成績突出的學生較少,尤其是女生沒有體質測試成績突出的人;體質測試成績不及格的女生比男生少。
總體而言,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合格率符合江蘇省教育部門制定的《江蘇省全面深化學校體育改革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目標,但與國務院公開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2030年的及格與優良率有一定差距。老師與學生需共同關注體質測試,進一步總結體育中考經驗,逐漸提高體育中考的分值。學生通過身體力量訓練,跟隨體育老師進行相應訓練,便可較快改善體質測試中的缺陷,以及提高體質測試成績。
2.2初三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分析
經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學生心理健康程度較好。由于青春期女生的心思更加細膩,對事物更加敏感,因此給自身帶來更大的焦慮感,所以女生焦慮程度的平均值高于男生[3]。由于男女生待人處事的方法不同,在情緒不平衡程度方面,女生平均分高于男生。
同時,男女生強迫程度平均值均偏高,且數值相近,研究發現男生強迫癥狀檢出率高于女生,但是在同一年級中性別間不存在差異[4],所以男女生間強迫維度無顯著差異性。
2.3 初三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成績與心理健康水平相關性分析
2.3.1 初三年級學生不同體質測試成績與心理健康水平相關性分析
根據體質健康測試總成績,將學生分為四組,與《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總分進行相關性研究,結果如表3所示。體質優秀的學生的體測分數與《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的p=0.00,在0.01水平上顯著負相關,即體質優秀學生的體測成績與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呈負相關關系,即體質優秀的學生的體測分數越高,心理健康量表得分越低,即心理健康狀況越好。
體質較好的學生的心理狀況更加穩定,運動促進機體分泌多巴胺,從而產生愉悅的心情。這種愉悅的感受在運動中和運動后均會體現[5]。同時,參與體育運動能提高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提高了大腦皮層中興奮與抑制之間的協同能力,豐富了周圍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間的相互轉變過程,增強了大腦皮質層神經的平衡性和精準性,從而推動了人類認知能力的發展,從而增強并促進了人腦對思考想象的靈敏度、協調性、反應速度等[6]。
2.3.2 初三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成績與不同心理健康維度的對比分析
將心理健康量表中各維度與體測成績進行相關性分析,結論如表4所示。經Pearson相關分析,適應不良與體測成績得分的p=0.024,適應不良程度與體測成績存在負相關。適應不良得分越高即適應能力越弱,體質測試成績越差。社會適應能力不但影響學生智商與性格的發展,同時還影響了學生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這主要由于運動能夠推動神經的正常發展,從而提高了神經沖動與控制之間的平衡性,進而提高了大腦皮質的分析、總括能力,從而產生了積極的自我概念,增強了適應應激的能力[7]。
適應不良與體測成績相關性最高,除此以外的九個因子與體測成績相關性并不顯著,焦慮與體測成績相關性最低。據研究,焦慮與體質測試成績的關系受運動項目種類的影響,除了與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的正相關關系,焦慮與其他身體健康測試項目都為負相關關系。同時由于學生性別的差異,焦慮程度也會產生差異。女生焦慮程度明顯高于男生,表明女生在生活中更易產生緊張情緒;但即使是焦慮程度較高的女生,其體測成績也高于男生[8]。心理問題也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在學生的身體機能訓練和體育技術方面。由于學生的心理問題會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學校體育教師也可以采用心理教學方法來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的目的[9]。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揚州市湯汪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多為及格及以上。
揚州市湯汪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程度較高,其中強迫程度較高,女生心理焦慮程度比男生高。
揚州市湯汪中學初三年級體質優秀學生的體測成績與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呈負相關,即體質越好,心理量表得分越低,心理越健康;適應不良程度因子與體測成績存在負相關。適應得分越高的學生,即適應能力越弱,體質越差。
3.2 建議
學校每天要確保學生一小時的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的運動量,同時,增加初三年級學生休閑娛樂時間,減輕壓抑焦慮的狀態。尤其重視女生心理焦慮狀況,必要時對女生進行心理疏導,防止女生因學習壓力而產生不良的情緒;
家長給予學生的壓力要適當,多利用空閑時間陪孩子出門鍛煉,對孩子進行開導性教育,不要一味的追求孩子學習成績,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形成健康的成長環境;
學生應了解自己的體質狀況與心理健康狀況,遇到異常情況多同家長和老師進行交流。同時學生也應多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多與同伴交流,培養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鄭頌平,顧曉箐.對制定《研究生體育合格標準》的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1997(01):55-57.
[2]吳慧攀.中國心理亞健康青少年體質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9.
[3]王極盛,李焰,赫爾實.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及其標準化[J].社會心理科學,1997,0(4):15-20.
[4]李占江,邱炳武,王極盛.青少年強迫現象及其發展特點[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04):266-269.
[5]蔡先強.運動對小學生體質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響[J].青少年體育,2019,0(4):36-37.
[6]宋柏紅.論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相相互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08(18):109-110.
[7]張伊娜.不同體質初中生心理健康狀態分析[D].蘇州大學,2017.
[8]秦慧芳,任亮.大學生焦慮心理對體質健康狀況的作用機制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5):236-238.
[9]肖建忠.學生心理問題與體質健康及體育活動的關系[J].體育學刊,2004(05):102-104.
通訊作者:徐元玉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體育學院)